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喬達摩
喬達摩>第137期

神明聯誼和布袋戲的時光之旅

文/編輯部   圖/佛陀紀念館

布袋戲彷彿踏著時光之旅列車,再次穿越而來,202012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要讓台灣布袋戲迷驚喜不容錯過的「黃俊雄布袋戲團」、「小西園布袋戲團」,將到佛陀紀念館演出,精彩呈現台灣布袋戲文化。黃俊雄布袋戲團最為知名的《雲州大儒俠》獨樹一格歷久不衰。小西園掌中劇團至今逾九十年歷史,為台灣少數歷史悠久、最具號召力且活躍於國內外表演舞台之古典精緻布袋戲團,2008年已榮獲登錄文化資產。

如果大家記憶仍深刻的話,佛陀紀念館曾在2014年國際書展有揚州木偶戲演出;2015年有「指掌春秋─閩台木偶藝術展」,來自大陸泉州提線木偶、閩南掌中木偶、台灣布袋木偶等400件木偶作品,從清朝到現代完整呈現布袋戲的發展,首次在台亮相。開幕時還結合了泉州木偶劇團和台灣嘉義諸羅山木偶劇團的布袋戲表演,頓時勾起大眾兒時在戲棚下看戲的回憶。甚至在展覽之前,全球首部3D動畫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在佛館公益首映,邀請偏鄉孩童及各級學校校長、老師等人一同來觀賞。所以,佛館和布袋戲早就廣結善緣了。

布袋戲和神明有什麼關係?布袋戲在華人地區以台灣的發展最為蓬勃,與宗教信仰、天地神人、酬神文化相當緊密。1225日神明聯誼會藉由布袋戲文化達到宗教、聯誼、娛樂、教育等功能,將帶著觀眾重踏時光之旅。

布袋戲

又稱布袋木偶戲、籠底戲、掌中戲,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或木材雕刻成中空的人頭,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早期「布袋」是因單人演出時,肩擔收放道具的大型布袋,此布袋又可當作遮蔽主演身軀的布帷,遂稱為「布袋戲」。現今布袋戲團普遍共識稱為「掌中戲」,主演的雙掌能夠「十指弄成百萬兵、十指搖動古今事」,將布袋戲的表演提升到藝術的層次,唯民間仍俗稱「布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