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景點導覽

Attractions 佛光大佛 Fo Guang Big Buddha 大佛平台 Big Buddha Court 行塔 Stupa of Practice 智塔 Stupa of Wisdom 悲塔 Stupa of Compassion 願塔 Stupa of Vow 禮敬大廳 Front Hall 一教塔 One Teaching Pagoda 二眾塔 Two Assemblies Pagoda 三好塔 Three Goodness Pagoda 四給塔 Four Givings Pagoda 五和塔 Five Harmonies Pagoda 六度塔 Six Perfections Pagoda 七誡塔 Seven Admonishments Pagoda 八道塔 Eightfold Panda Pagoda 萬人照相台 Grand Photo Terrace 菩提廣場 Bodhi Wisdom Concourse 滴水坊 Camphor Groves Tea House 雙閣樓 Twin Pavilion 本館 Main Hall 佛陀行化圖 Stories of the Buddha Teaching the Dharma 禪畫禪話 Chan Art and Stories 護生圖 Life Protection Murals 護生圖 Life Protection Murals 護生圖 Life Protection Murals 護生圖 Life Protection Murals 護生圖 Life Protection Murals
佛光大佛

星雲大師說:「佛像不是一個相,是每個人的本來面目。大家看到佛光大佛那麼崇高,就是看到自己的崇高;看到佛光大佛那麼莊嚴偉大,就是看到自己的莊嚴、自己的本性。」。

佛光大佛即為釋迦牟尼佛,位於佛陀紀念館中軸線的最高處,本館後方、佛光樓上方,地基加佛身共有一百零八公尺,等於一般建築的三十六層樓,為亞洲著名地標之一。由星雲大師發起鑄造,共用一千八百多公噸銅鐵建造,費時一年半完成,為世界最高的銅鑄坐佛,屬傲世之作。

佛光大佛高四十八公尺,是參考唐代(618~907)時期的佛像造型,像貌圓潤飽滿,慈眼垂視眾生,宛如正在對朝聖者說法。大佛下方的基座係高十二層的佛光樓,可提供住宿、餐飲。

為了讓世人認識自己的如來佛性,星雲大師建造了這尊佛。他用建築表達了「我是佛」,呈現在佛陀紀念館的「佛光大佛」上。
當全球各地的參訪者踏進佛陀紀念館,仰頭看見「佛光大佛」崇高偉大、慈眼廣視眾生,星雲大師希望:「每一個人來了,都能感覺到佛陀就是自己,即使是信仰天主、基督、媽祖,也能感覺自己有著天主、基督、媽祖的崇高本質。我想到創造這樣的情境,讓人人藉著對佛的崇敬禮拜,而提昇自我、開發自我,以覺性的啟發來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大佛平台

大佛平台是連結本館與佛光樓的平台,佇立在此可瞻仰佛光大佛,感受到佛陀的慈悲與寬大胸襟,也是與大佛接心最近的地方。星雲大師為了「給人歡喜、給人方便」,開放一處可容納兩千人禮佛的寬廣之地,並不定期舉辦朝山、繞塔、誦經祝禱等修持活動。

在大佛平台可南望靈山,北觀恆河、祇園,遠眺成佛大道,繚繞的大武山雲氣及高屏溪的點點白鷺盡在眼前。

大佛平台、四聖塔於每週六下午由法師帶領大眾修持,唸佛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並行繞塔,見塔如見佛,印度自古即盛行「右遶三匝」,以表示對佛、塔之尊敬。繞塔三圈,回向師長親人,能累積無數福德,清淨本心。

四聖塔

從大佛平台禮拜後便可到四聖塔參拜,四座塔位在本館外圍四個角落,塔內分別供奉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願地藏菩薩、大行普賢菩薩。

「四聖諦」是指苦、集、滅、道四種正確無誤的真理,也是一切佛法的鋼要,所有三藏十部經典的根本。隨著佛教的發展,義理付諸行動與實證,成為「四弘誓願」。而四弘誓願的代表者,就是象徵悲、智、願、行的四大菩薩。

苦諦,因為眾生多苦,所以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集諦,因為苦由業集,所以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道諦,為令眾生向道,所以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

滅諦,為使眾生證果,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觀音菩薩因「大悲心」而遊諸世界、尋聲救苦,滿足眾生的求願,實踐的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

地藏菩薩因「大願力」而發心到地獄裡度眾生,救度眾生貪瞋癡煩惱的痛苦,猶如出脫地獄的刀山劍樹,是「煩惱無盡誓願斷」的功德。

文殊菩薩因有「大智慧」而讓人從迷取覺、從非而是,是「法門無量誓願學」的深刻表達。

普賢菩薩因「大行力」而導萬行歸淨土,讓所有苦難的眾生都能得救,展現的是「佛道無上誓願成」的悲心。

不僅如此,佛陀紀念館並將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以及安徽九華山等四大聖地的四大菩薩,呈現在四聖塔。人們只要蒞臨佛陀紀念館大佛平台,就如同造訪佛教四大名山,即可感受中國佛教在台灣重現。

四聖諦塔承接四大菩薩之精神_悲智願行 四聖諦塔承接四大菩薩之精神_悲智願行 四聖塔-觀音塔-老太太恭謹地參拜觀音塔,說這菩薩與家鄉供奉的菩薩一樣 四聖塔-觀音塔-老太太恭謹地參拜觀音塔,說這菩薩與家鄉供奉的菩薩一樣

四聖塔-文殊塔-考生愛在文殊塔內禮佛,求智慧金榜題名 四聖塔-文殊塔-考生愛在文殊塔內禮佛,求智慧金榜題名 四聖塔-普賢塔-企業家到普賢塔內頂禮,學習大行實踐 四聖塔-普賢塔-企業家到普賢塔內頂禮,學習大行實踐

四聖塔-地藏塔-修行者也歡喜參拜地藏塔,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四聖塔-地藏塔-修行者也歡喜參拜地藏塔,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大佛平台、四聖塔於每周六下午由法師帶領大眾修持,唸佛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並行繞塔,見塔如見佛,印度自古即盛行「右遶三匝」,以表示對佛、塔之尊敬。繞塔三圈,回向師長親人,能累積無數福德,清淨本心。

大佛平台、四聖諦塔
開放時間:09:00~17:00
繞塔修持:每周六下午16:00
平日接受40人以上團體預約
集合地點:大佛平台
洽詢電話:(07)656-3033分機4000、4001

佛光樓

佛光樓,位於佛光大佛座下,不僅提供佛光山功德主回來佛陀紀念館參加年度活動時,可享賓至如歸優渥的住宿區。佛陀紀念館每年4-12月舉辦「心的旅程」活動時,參加的學員也會很幸福享有一人套房的住宿體驗。最主要的是,佛光樓九樓國際會議廳,提供適合國際學術研討會或學術團體、企業主管高層會議、各種大型活動會議申請使用,會議、住宿一體,落實了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四給」的精神。

 

佛館建館緣起

佛陀涅槃後,留下三顆佛牙舍利流傳於世。其中一顆,由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秘密保護了三十年。
1998年,貢噶多傑仁波切有感於星雲大師在佛教界的貢獻與對世界和平的努力,與12位仁波切聯名認證,將佛牙託付給星雲大師。
為了虔敬供奉佛陀真身舍利,星雲大師興建佛館。他說:「佛陀並不需要我們禮拜供養,但眾生需要藉此啟發善念、淨化心靈。」於是,經過多年奔走籌畫,大師幾乎每天都到工地關心工程,歷經9年的努力,2011年12月25日,佛陀紀念館正式落成啟用。

雄偉開闊 彰顯人本意涵

無論您是開車或是搭大眾運輸前來,「問道堂」是大眾參訪佛陀紀念館的第一站,此處不僅提供諮詢服務,也能作為禮佛、閱讀及休憩的空間。「問道」二字是由星雲大師親自命名,在問道堂裡,民眾可以問路,也可探尋佛法的道理。
「問道堂」總高度達六十六點六公尺,地理位置十分顯目,從遠處就能看見巍然聳立的「佛光」地標;最上方設有鐘樓,樓內安置大陸蘇州寒山寺贈送的古鐘,名為「和平鐘」。

禮敬大廳

星雲大師說:「今後的時代、社會,必定是一個服務的時代與社會,當民眾進到禮敬大廳,享受各種接待服務的同時,透過整面大玻璃望去,大佛、寶塔映入眼簾,立刻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   

因應需求 充分服務

「禮敬大廳」,具有「禮敬諸佛」之意,是進入佛陀紀念館的第一棟建築物;佔地一千四百坪,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宛若一棟城堡聳立在前。星雲大師為了大眾的需求,細心周到的規劃設計,一切有關人事時地物的各種需求,在這裡,都可以獲得貼心的接待與充分的服務。

當人們長途舟車遠道而來,對第一次參訪佛寺而言,擔心會不會失禮,不知要從何走起,禮敬大廳營造的是一種接納性的服務氣氛。廳內具備各類諮詢、路線指引,輪椅借用,讓人可以很安心、很清楚地進行一趟參訪之旅。如果有些餓了、渴了,也提供用餐、喝水、方便、洗手的場所,處處皆能得到貼心的接待,乃至等人逗留的零碎時間,也有紀念品區可以逛。禮敬大廳的功能是真正做到因應需求、充分服務。

給人方便的公共服務

大師在建館時,特別在入口停車場蓋了兩座巴士造型的「淨房」,園區內也建造了777間洗手間。 佛館停車、入館參觀免費,還提供導覽、
寄放行李、輪椅、嬰兒車借用,申請場地的服務,全館為無障礙空間,也有遮風避雨的走廊,提供給人方便的公共服務。

獅象家族 歡喜迎賓

在步入禮敬大廳之前,就可見到門口左右,各有一隻高達五公尺,長達六公尺的獅子、大象,帶著幼小的獅、象群歡迎您的到來!
獅與象,在佛教中皆有象徵之意。象是佛教中高貴的代表,佛陀乘著白象入胎,所以用大象紀念佛陀的降誕人間。
獅子是百獸之王,能降伏ㄧ切,在佛教的許多經論中,都用獅子來比喻佛陀的說法及其無畏與偉大。
除了獅象雕塑有別於傳統外,以禮敬大廳取代天王殿的格局,更是一項創舉。此處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深遠意涵,也表達了對佛陀的尊崇恭敬,因為佛陀紀念館就是佛陀的家。

服務台有佛光小姐親切的解說服務 服務台有佛光小姐親切的解說服務 素食的星巴克及7-11便利商店在禮敬大廳內為大眾服務 素食的星巴克及各式商店在禮敬大廳內為大眾服務

琳瑯滿目的念珠藝品是年輕人最愛 琳瑯滿目的念珠藝品是年輕人最愛 日正當中何處裹腹、用餐? 日正當中何處裹腹、用餐?

 

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功德芳名碑牆

在成佛大道兩側的風雨廊道內,黑色花崗岩上刻滿了千家寺院、百萬人士的功德芳名,他們都是為了佛館的興建而獻上心香的功德主。
星雲大師說:「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因為有你們,才有今天的佛陀紀念館。」館內的一樑一柱、一花一草,都是眾志成城的成果,為感念眾人的布施,將這些報佛恩的善心善念刻在牆上,永世流傳。
本著「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的理念,全面實施免費入館。但為持續環境維護與館內各項支用,除設立「佛陀紀念館護持委員會」,也開放個人隨喜贊助。

二眾塔 | 三好兒童館

「互動」、「科技」與「遊戲」,歡喜學三好。專為兒童設計的「三好兒童館」,是以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中心思想規畫而成。

翻開三好問題,看看如何行三好 翻開三好問題,看看如何行三好 三好姐姐向小朋友介紹翻轉牌的用意 三好姐姐向小朋友介紹翻轉牌的用意

以人間衛視優質卡通「我愛歡喜」為故事背景,一走進三好兒童館內,即是一趟驚奇之旅!跟隨著卡通主角小沙彌「歡喜」,在遊戲設施「三好轉盤」、3D電影「三好劇院」和多媒體感應互動「三好學園」,體驗三好運動的內涵,實際行動體會行三好的歡喜。

「三好轉盤」有著一個個色彩豐富的翻轉牌,牌上寫著「身」、「口」、「意」文字和三好問題。翻開牌子,學習由「身」出發,即做好事;由「口」出發,即說好話;由「意」出發,即存好心。三好問題的翻轉牌以問題引領小朋友思考,翻轉後再給予答案。遊戲中訓練以眼去看、以心思考、以手行動去找答案,加上佛光老師從旁說明,清楚建立三好觀念。

人間衛視的「我愛歡喜」動畫影片連續獲獎,儼然成為佛光山歡樂泉源的代言角色。2017年榮獲第52屆電視金鐘獎「動畫節目獎」、2017美國金勳章國際影片大賽動畫卓越獎、2017美國景深國際影展最佳動畫短片、2018美國全球獨立電影獎「最佳動畫電影銅獎」、2018印度 AAB國際影展。因此,佛陀紀念館委其再製作,為三好兒童館添新妝,擴大發揮三好精神,持續帶給大家歡喜。

「三好劇院」播映我愛歡喜「一起做花燈」,劇情透過小朋友們齊心合力製作出應景的花燈,過程中從小朋友的紛歧到最後團結就是力量,突破萬難完成元宵花燈。

「三好學園」的互動體驗則讓大家透過體高科技互動感應,協助農人,幫鳳梨戴帽子,創作出美麗的圖畫,感受做好事的快樂。另也透過集體聲音的能量,協助受傷的小鳥振翅高飛,感受說好話的力量。透過集體演奏美妙的音樂、以及帶動唱,感受最美好的心音,也是存好心的滿足,不僅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陪同的大人也投入其中。

小朋友體驗三好學堂互動區 小朋友體驗三好學堂互動區 館內有天燈祈願卡,可以祈福噢 館內有天燈祈願卡,可以祈福噢

大家體驗完三好的力量後,更能在現場向諸佛菩薩點燈祈福,將滿滿的祝福和歡喜帶回家。

館內一隅 館內一隅 館內一隅 館內一隅

館內一隅 館內一隅 館內一隅 館內一隅

小朋友開心於三好兒童館合影 小朋友開心於三好兒童館合影

八塔

充滿生命力的佛館八塔

星雲大師說:「塔是人佛共有,佛在上面,人在下面。這個空間的增加、意義的衍伸,不是為單一個人,而是為所有大眾,我想,我努力這樣做。」   

八塔位於成佛大道兩側,是八座中國樓閣式塔,各高三十八公尺。外觀簡潔樸素,沒有繁複的斗拱、彩繪、雕花,也沒有華麗的琉璃、飛簷,色調很寧靜,氣勢昂藏而祥和。星雲大師為這八座塔各取了名字,八個名字組合起來,畫出一個佛教修行的整體輪廓,可以助人修持、讓人領悟成佛。

一教塔,一切的佛法都在人間,就是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是人間需要之教、善美之教、佛陀之教。

二眾塔,是指出家眾與在家眾同道修行。

三好塔,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

四給塔,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要「給」才會有「得」。

五和塔,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最基本是家庭和順,因為「家和萬事興」。

六度塔,發菩提心,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波羅蜜。

七誡塔,從殺盜婬妄酒的五誡,增加誡賭博、誡暴力,成為七誡。

八道塔,佛陀的教法「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個修持的方法。

八塔的象徵,不只是一座座佛塔的名字、一個個信念的口號,而是流動如空氣,就如「四給」精神就處處可見。每個角落布滿周詳的心思,八座塔一樓與風雨走廊相連接,無論春夏秋冬、陰晴晨昏都能舒適通行。

八塔也具有實用性功能,每座塔的基座,均規畫給不同族群使用。

二眾塔,三好兒童館是孩子專屬的空間,放映3D影片及遊戲間。

四給塔,佛光文化書籍及文物展售。

五和塔,提供佛化婚禮,亦可舉辦生日及毓麟等不同的祈福活動。

六度塔,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及一筆字展,大師墨寶拓印、三好祈願卡等文教活動。

七誡塔、八道塔,均提供茶水、休憩、會議、咨詢及簡報等服務。

為何要建造佛塔?
佛塔的由來:佛陀涅槃後,經過火化,留下許多舍利子,但是當時印度的八個國家都想要得到佛陀的舍利子而發生衝突,最後各國經過協調,決定將佛陀舍利平均分成八份,每個國家各自迎回一份回國家興建佛塔供奉。及至阿育王統一印度,將分散各地的佛陀舍利集中一起,並於印度各地道路的十字路口,興建了八萬四千座塔,各供奉佛陀舍利。

建塔的目的,就是要讓人們看到佛塔,就如看到佛陀一樣,時時憶念佛陀的教誨。佛陀教導我們遠一切殺、盜、婬、妄、酒、賭博及暴力,要發起菩提心,行六度波羅蜜。人們從自心和悅做起,到世界和平,互相給予信心與歡喜、希望與方便;人人行三好,身口意三業清淨,回到最初的四聖諦法教,來到佛陀的跟前,親近佛陀的心。

萬人照相台

「萬人照相台」的台階共有三十七級,即是「三十七道品」的寓意。這個佛法修行的基礎,包含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與八正道,是追求智慧、解脫成佛的菩薩法。

萬人照相台

「萬人照相台」是一個空間的介面,往前的『本館』是印度式的風格,往後的『八塔』是中國式造形,象徵佛法從印度傳播到中國,而在這一時空中呈現出人間佛教。所以當人們站在這裡照相,往本館方向拍攝,是印度式的背景;如果轉個身,往山門的方向取景,則能把中國式的塔樓及宮殿造形,攝入畫面。這是大師的創意,創意裡隱含佛教流傳的時間過程,佛教東傳二千年的概念就在空間裡流動。」

萬人照相台 萬人照相台

菩提廣場

經過成佛大道,即是可供萬人以上集會的「菩提廣場」,廣場上經常舉辦大型祈福法會或活動。廣場前方為萬人照相台,後方有八宗祖師,「十八羅漢」尊像矗立於兩側。

入寶山.尋法寶 入寶山.尋法寶

人間佛教 八宗兼弘

佛教東傳後,融入中國文化與地方風俗,歷代祖師對教理的探索和大量佛教經典的翻譯,引領著大眾佛學思想的研究風潮,促成各種學派的相繼成立,使得佛教在中國開創了嶄新的面貌。

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八宗兼弘,所謂「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正是八個宗派的最大特色。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為了把佛教的精神落實在人間,特地在佛陀紀念館建造了八宗祖師石雕像,希望藉著祖師的風範作為僧信二眾立身處世的楷模。

行解並重 八宗祖師

八宗祖師坐落在本館前方、菩提廣場後方,由星雲大師主持監製,雕塑家吳榮賜以泉州白石雕作而成。以本館右側有代表「行門」為主的祖師有四,以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最為人們熟悉,其眼光炯炯、屈指握拳表現出堅毅的傳法精神,雖與梁武帝語不相契,但於嵩山少林寺閉關九年等待傳人,後將禪宗法脈付予慧可禪師,傳法一偈:「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除此,淨土宗慧遠大師、律宗道宣律師與密宗善無畏大師,都散發著堅毅卓絕的典範。

左側則是以「解門」為重的天台宗智者大師,止觀雙修、教禪合一;華嚴宗賢首大師、三論宗吉藏大師,亦是嚴謹修持的表徵。而最為世人尊崇、盛名永世的莫過於法相宗玄奘大師,十二歲出家即誓願弘法利生,有感於佛教義理解釋不一,因此發願至天竺取經,「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的決心,歷經十七年學成歸國後也口述《大唐西域記》一書,由弟子辯機撰錄。玄奘大師帶領著譯經團隊十九年來翻譯了千百餘卷的經典,可謂是中國佛教史上集佛學家、譯經家、外交家、地理家於一身,精通經律論的三藏大師。

佛陀為眾生廣說八萬四千法門,從各種聽經聞法、佛經薰習而領略教理是為「解」,依循教理實踐修行是為「行」,八宗祖師其實是行解兼修的,如星雲大師所說:「將書本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的體驗連接起來,知行合一,解行並重。」即是人生修行道路的不二法門。凝視八宗祖師雖經歷了許多滄桑和困蹇,但卻澆不熄弘揚佛法的信念,他們的精神與典範將永遠常懷世人心中,佛光普照。

「行門」為重:左起達摩祖師、慧遠大師、道宣律師、善無畏大師 「行門」為重:左起達摩祖師、慧遠大師、道宣律師、善無畏大師 「解門」為重:右起吉藏大師、賢首大師、玄奘大師、智者大師 「解門」為重:右起吉藏大師、賢首大師、玄奘大師、智者大師

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矗立在本館前的菩提廣場兩側,由星雲大師監製,造型依雕刻家吳榮賜所作的十八羅漢樟木像,再以青斗石刻鑿而成。這十八尊羅漢包括大迦葉、舍利弗、須菩提、迦旃延、周利槃陀伽、賓頭盧、羅睺羅、阿那律、阿難陀、富樓那、迦留陀夷、目犍連、優波離、大愛道比丘尼、妙賢比丘尼、蓮華色比丘尼,及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與一般常見的十八羅漢組合略有不同。

這組羅漢以佛陀十大弟子為主,加入《佛說阿彌陀經》諸羅漢以及中國佛教常見的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其中最特別的是包含大愛道、蓮華色、和妙賢三位比丘尼尊者,係星雲大師有鑑於比丘尼對佛教亦有諸多貢獻,將其納入十八羅漢之列,彰顯佛教眾生平等的教義,也賦予兩性平等的時代性。

每尊羅漢線條簡潔流暢,刀法樸拙,造型、神情、衣著、年齡及姿態,各有不同,無一雷同;比如周利槃陀伽是位掃地開悟的羅漢,手握掃帚,衣紋隨著掃地動作而波動。三位比丘尼尊者,面相柔和又堅毅。每尊羅漢皆依其本身的修行歷程與性格,呈現體相,展現出證悟尊者之道行與風範。

滴水坊

星雲大師說,「滴水坊,寓意著『滴水之恩,湧泉以報』感恩思想。父母、師長、國家、親朋的滴水之恩,我們都要湧泉以報。感恩的人生,才是富貴的人生。」

「滴水坊」的成立,主要是推動社會回饋與報恩的思想,將「知恩、念恩、報恩」的理念推及社會大眾,並以弘揚佛法及廣結善緣的想法服務大眾。「滴水坊」志不在謀利,只為給人方便,以一麵一飯為大眾提供一處用餐的場所。

為了服務廣大的來山信眾和遊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設置了多座滴水坊及一處自助餐。每一座滴水坊皆有不同的特色,有半月形的樟樹林滴水坊、風格雅緻的小品店,還有傍水而立的雙閣樓滴水坊;在窗明几淨的空間,或用餐,或喝茶,或悠然沉思、或聊天談心,處在自然美景的休憩園林,欣賞不同角度的佛館風景,還可品嘗風格迥異的美食,享受悠遊自得的意趣。

喝茶品香 清談 觀雲水─小品店

小品店位在佛光大道、施茶亭旁,是一處集文物、書香、沉香及咖啡香於一室的世外桃源。小品店內設有流通處、滴水食堂和太禾賞。流通處陳列書籍、佛像、佛教文物及精品,可供觀賞或選購;滴水食堂供應中式輕食及冷熱飲,「太禾賞」在此駐店服務,和您一起喝茶、品香、談香道。

店內設計具有新古典華麗風,簡單而時尚,在舒適優閒的氛圍裡,可讀書、賞文物、品香;室外也設有座位區,可觀賞高屏溪斜張橋的景觀,視野寬敞,清淨自在,是忙裡偷閒的好去處!館內備有小客車及遊覽車停車場,地點適中,停車便利,適合公司行號、機關學校開會或聚餐使用,歡迎個人及團體預約。

服務電話 07-656-3033 分機4358
營業時間
平日:09:00-18:00
假日:10:00-19:00

供餐時間
平日:11:00-17:30
假日:11:00-18:30

品嚐料理的用心─禮敬大廳滴水坊

禮敬大廳是進入佛陀紀念館第一座建築物,為提供信眾方便用餐,在廳內一樓亦設有滴水坊。溫馨典雅的室內設計,以俐落簡潔的線條搭配淡雅的色系,呈現寬敞潔淨的用餐環境;提供中式料理,是參觀佛陀紀念館之餘,最適合休憩、聊天、品嚐素食的好地方。餐點主打星雲大師最推崇的簡食代表-「皇帝豆麵」、「翡翠菜飯」,還有精緻美味的小菜,如花生豆腐、泡菜黃豆芽、毛豆等,選用新鮮的食材及用心的料理,在您品嘗美味餐點的同時,亦把平安、吉祥帶回家。

「鮮果義式冰淇淋」,天然又健康,更是客人愛點的冰品。

服務電話 07-656-3033分機4018
供餐時間
平日:11:00-18:00
假日:11:00-18:30

 

禮敬大廳二樓─百味軒自助餐廳

「百味軒自助餐廳」位在禮敬大廳二樓,採自助餐式服務,菜色豐富,經濟實惠。除了主食飯、麵和湯之外,尚有數道佳餚供您選擇,全是佛光山招牌素菜。廳內空間寬敞明亮,大武山的美景在這一覽無遺。若於假日前往用餐,請提早前往,以免向隅。

禮敬大廳二樓 禪悅齋 合菜圓桌

「禪悅齋」,以當季新鮮食材烹調,兼顧健康、營養與美味的蔬食合菜。設有室內宴會廳,是家庭聚餐、工商聯誼或是喜慶宴客的最佳選擇。歡迎公司行號或社會團體預約。

服務電話 07-656-3033分機4021 、4023
供餐時間
平日:11:00-13:00
假日:10:30-14:00
星期六晚上:17:00~19:00(自助餐)

 

 

 

傍水而建 環境清幽-雙閣樓滴水坊

池畔上朵朵的荷花,襯托著金黃色的雙閣樓的雅致,雙閣樓一樓為滴水坊,從紅燒麵、炒麵、炒飯、香椿抓餅以及各式小菜經濟又實惠,很受遊客喜愛。

除此,許多戶外教學學生都會在這裡享用營養滿分的兒童套餐,法師別出心裁料理出幼兒餐「三色造型飯糰」,有小熊狀的原味飯糰、愛心型的番茄口味、星形的咖哩口味。為了營養均衡,還搭配翠綠青花椰菜和金黃南瓜濃湯,鮮亮的顏色讓小朋友快樂享受一餐。

服務電話 07-656-3033分機4335
4/11日起,供餐時間
平日:11:00-17:00
假日:11:00-17:00


一碗粥 溫暖人心-樟樹林滴水坊

沿著祇園小徑,隱約聞到樟樹釋放出的清香,遠遠即見一彎半月形的「樟樹林滴水坊」。進門剛坐下,還未點餐服務人員立刻端上一碗臘八粥,溫馨滿懷。原來,滴水坊有「以粥代茶」的特有文化,以紅蘿蔔、青江菜、米豆、油條等食材熬煮的平安粥,看似簡單卻又不凡,代表著星雲大師的感恩心及回饋心,一碗平安粥注入暖流般到人們的心和胃。

這裡主推一飯一麵,嚐一口佛光麵的湯頭,一股豆香味在唇齒間慢慢散開,這是一道大師親自傳授、指導的創意料理,以豆漿熬出香濃的湯汁,令人難以忘卻舌尖綿綿的滋味。

樟樹林滴水坊有一特別之處,大師秉持素食結緣的初衷,餐點不定價,讓遊客隨喜投功德箱。

服務電話 07-656-3033分機4062
供餐時間
平日:11:00-15:00
假日:11:00-15:00

豐富您的味蕾-佛光樓一滴

全台唯一在大佛座下的餐廳「佛光樓一滴」,其麵、飯、乃自小菜、小披薩、漢堡、潛艇堡、鬆餅都出自法師與義工服務大眾的歡喜心。中式小菜如紫蘇苦瓜、桂花蜜藕、豆腐沙拉,香辣蹄筋、五味茄子、紫米糕、素食壽司都是開胃聖品。

服務電話 07-656-3033分機4300
供餐時間
平日:11:00-17:00
假日:11:00-17:00

 

雙閣樓

清風吹拂老樹,池畔長滿荷花,佛陀紀念館北側長廊外有一處可讓身心靈休憩的空間,即是名為「雙閣樓」的金色建築物,樓閣式建築,高三層。周遭榕樹林、生態池圍繞,是體驗自然生態、學習生命教育的絕佳去處。

茶禪 與佛印心

中國茶禪文化源遠流長,在雙閣樓二樓的「茶禪一味」空間,正傳承著中華茶道文化,大眾聆聽法師指導,數息坐禪,時以佛門典故或禪門公案,說明吃茶事雖小,但如吃飯、挑柴、運水般無不蘊藏禪機,望人們在靜坐、泡茶、奉茶品茗間與佛印心。

  一群來自德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的青年,從沒見過如此別緻典雅的茶席,第一次體驗泡茶、聞茶、品茶、奉茶之趣,儘管動作生澀,弄不清各式茶具的用途,但來自美國的Kimberly Peterson很歡喜,終於學會如何泡茶,透過茶禪也了解文化的差異與特色。

帶領法師亦興起吟詩:「荷池塘上現雙閣,樓上茶香溢四方;有緣之人請上坐,品茶抄經任君挑。」打開吾人渾沌,來吧,來一場茶禪抄經心一味。

抄經 智慧入心

品茶之後,拾級而上,雙閣樓三樓「抄經堂」供給人們抄寫《佛光菜根譚》與《心經》,沉褐的桌椅給人分外踏實穩重。以虔誠之心抽張佛光菜根譚,「赫!這不是我所欠缺的嗎?」「怎麼與我此刻的心境相似?」多數人都會被自己所抽的字句震懾到,好似佛陀正指引您方向,臨摹的當下,將智慧法語謹記於心。

抄寫心經,是讓大眾修心養性、深入經藏的佛教行門之一,老的、少的收攝身心、端坐於前,筆下的一橫一豎一撇,都投射出內心的靜與定,實踐六度波羅蜜。

抄經禪與功德

抄經不只端正身心,怡情養性,而是以字字珠璣的文字般若,契入佛心,得以累積無量功德資糧,增長智慧,培養善根福德因緣。

抄經前先靜坐,待心平靜時才開始書寫,每一筆一劃配合呼吸,將專注力集中在筆端。抄經是以收攝身口意的戒行,用大悲智慧的法水,研以去除煩惱的定墨,寫出經文的實相法身,體悟佛法,令心不顛倒,具足正念,趣證菩提。

  抄經可實踐六度波羅蜜:
  1、 布施:回向諸有情,同登法界。
  2、 持戒:與佛法相應,清淨無為。
  3、 忍辱:降煩心瞋慢,證無生忍。
  4、 精進:一字一佛印,得不退轉。
  5、 禪定:制心於一處,入三摩地。
  6、 般若:悠游法海中,止觀雙運。

雙閣樓不僅作為茶禪一味及抄經等修禪活動的場所,也不定期的規畫講座,邀請文化與藝術專家在此注入更多的人文氣息。另還有「小小茶師培訓」課程,及有機會與駐館藝術家暢談他們的創作經歷。

本館

星雲大師說:「『本』是本師釋伽牟尼佛的本,在佛陀紀念館包括四聖塔及八塔的整體格局上,沒有主副之分,只有左右對稱,前後相輝映。」

智慧科技串古今 讓您驚喜連連 進入佛館彷彿回到佛陀的印度時代...

人間佛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

開放時間:9:00~18:00

佛陀紀念館為供奉佛陀真身舍利而建,「本館」是佛陀紀念館的主體建築,也是供奉佛陀真身舍利之所在,代表「本師釋迦牟尼佛」。高近五十公尺,占地約四千三百坪,外觀造型仿照印度佛塔,又具有印尼婆羅浮屠的方正規整;四個角落矗立四聖塔,形制有如印度菩提伽耶大菩提寺,塔身四壁浮雕龕像。本館底層外飾黃砂岩,四周高牆圍繞,彷如歐式城堡,正面中央再加築兩重門廊,做為玄關入口,外貌宏偉壯觀,融合古今、中印文化。館內軟、硬體設施齊全,結合尖端多媒體科技,具有現代化特色。

本館一樓有三殿、四個常設展、大覺堂及四個展覽廳等。三殿位於一條中軸線上,前為普陀洛伽山觀音殿、中為金佛殿,後為玉佛殿。另設佛光山宗史館、佛陀的一生、佛教地宮還原及佛教節慶等四個常設展。二樓挑高的大覺堂,可舉辦各項大型活動,或邀請海內外著名藝術家在此演出;還有四間展覽廳,不定期進行全球性的展出。

塔剎位於本館最高處,剎內藏經閣奉納全球百萬人抄寫的《心經》;方形剎座前方設有一門,座上為覆鉢形剎身,以繡石為質。圓球形剎頂,金光閃耀。「百萬心經入法身」是為了興建佛陀紀念館而發起的全球抄經活動,來自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每一字、每一句都與十方諸佛心流相應,除了供奉的經本之外,還封存著莊嚴殊勝的全球之心。
本館三殿、四聖塔均可點光明燈、造佛像功德、佛光大佛分香我家

「佛光大佛分香我家」,佛光大佛已成為佛館地標,眾多信徒希望迎請大佛回家供奉,將佛的光明和智慧芳香帶至家中。每尊佛像都是由藝術家親自上色,並依佛光大佛的原比例縮小,打造出1.6尺、1.3尺及8.8寸三種尺寸,供民眾有機會迎請大佛回家,讓信仰代代相傳

點光明燈的功德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需要光明,消除黑暗與荒寂;燈,給我們指引方向,照亮前方的路。如今我們心中更需要一盞佛燈,點亮我們的慈悲與智慧。星雲大師曾說,「人生最美,最有價值的事,就是心中有一盞明燈。」在佛教,每年正月初一有平安燈,平常的日子有光明燈。在佛菩薩的加被下,點亮自我內在般若、善良、正見、平和的心燈,讓我們做個明理、慈悲,又有包容心的快樂人。

依經典記載,點燈的功德有:
1.雙目四肢永遠完好,不生缺陷。
2.身無病痛,嗓門柔軟,聲音妙好。
3.心地清明聰慧,不為愚痴所轉。
4.視力良好,如摩尼珠,能照微細物。
5.生活安穩,衣食豐足,心無所懼。
6.身心自在,善財珠寶滾滾而來。
7.可以獲得美麗瓔珞及幽美林園。
8.身體健康強壯,充滿生命活力。
9.不會與人發生口角打鬥等事。
10.不會生無明煩惱。

造佛像功德利益

在《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若彼眾生作諸罪已,發心造像,求哀懺悔,決定自斷,誓不重犯,先時所作皆得銷滅。」因而得知,發心造佛像可滅諸罪,也可身心莊嚴,成就善事;願大家身體安康,福慧增長。

普陀洛伽山觀音殿

「普陀洛伽山觀音殿」,由星雲大師題名 「普陀洛伽山觀音殿」,由星雲大師題名 主尊千手觀音為藝術家楊惠姍女士所創作 主尊千手觀音為藝術家楊惠姍女士所創作

四周環繞三十三觀音,則為施金輝老師所繪 四周環繞三十三觀音,則為施金輝老師所繪 觀音殿外牆的《普門品》 觀音殿外牆的《普門品》

星雲大師說:「『華嚴世界』的設計,我是根據《華嚴經》中『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的理念而成。這當中的千手千眼觀音,是佛陀紀念館弘法的代表,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因為觀音菩薩象徵慈悲,代表佛陀精神普及於一切。」   

從本館的入口往前走,最先抵達「三殿」之一的普陀洛伽山觀音殿,殿內供奉主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為藝術家楊惠姍女士所創作。四周壁面以白色玻璃環繞三十三觀音,則為施金輝老師所繪;前後左右,互相照映,由近而遠,層層疊疊,綿綿相續。一尊觀音萬千慈悲身影,示現出重重無盡的華嚴世界。

觀音殿入口處「普陀洛伽山觀音殿」橫額為星雲大師親題。千手觀音是以莫高窟元代(1271~1368)觀音變相為模本塑造,神態雍容端莊,用色古雅,法相莊嚴;旁侍活潑生動的善財龍女,具有明代(1368~1644)造像的特色。觀音殿內以蓮花造型圖樣取代傳統拜墊,當您站立在蓮臺上,感受諸佛菩薩的慈悲與祥和。整個殿堂以中軸線形成蓮花式的展開,藉由殿內多重光影的變化,祈福祝禱別有一番殊勝體會。

當您誦經祈求後,協侍童子與龍女送出菩薩加持的大悲咒水,保佑大家身心平安,更應了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之廣大誓願。其弧形外牆印有一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經文,處處散發莊嚴妙境。

金佛殿

來自泰國的金佛,象徵著南北傳佛教的融和 來自泰國的金佛,象徵著南北傳佛教的融和 殿內四根晶柱透明晶瑩,分別刻上金剛、藥師、普門、阿彌陀經 殿內四根晶柱透明晶瑩,分別刻上金剛、藥師、普門、阿彌陀經

「心中疑難事,法語可告知」殿堂設有「古德法語箱」 「心中疑難事,法語可告知」殿堂設有「古德法語箱」 殿內四周供奉釋迦牟尼佛 殿內四周供奉釋迦牟尼佛

金佛殿供奉泰國僧王所贈的金佛,象徵著南、北傳佛教的融合。二〇〇四年,泰國十九世僧王九十大壽時,皇室為他舉行慶祝大典,製作了十九尊金佛,其中一尊後來贈予星雲大師。此尊泰國金佛可謂東南亞最高的金佛坐像,大師也允諾將金佛供奉在佛陀紀念館中。

佛通體金色,螺髮高髻,髻頂飾火焰紋,象徵光明智慧;半跏趺坐於蓮座上,瓔珞嚴身,華麗莊嚴。殿內壁龕供奉近五千尊小型釋迦牟尼佛坐像,象徵「一佛出世,萬佛護持」之意。金佛殿內四根經文柱,分別以金色鏡面刻上《金剛經》及《藥師琉璃光如來功德本願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及〈大悲咒〉、《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另有《佛說阿彌陀經經》供人誦念。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自建館以來,承蒙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共同護持佛館建設;秉持佛教與藝文融合的精神,舉辦各種文教活動及展覽,淨化人心。每週六下午13:30~14:00,為感謝護持委員的發心,舉行「為佛館護持委員祈福消災法會」,回向功德。

殿堂設有四個「古德法語箱」,分別以中、英文字樣供人抽取,並有法師可幫忙解答疑惑。所謂「心中疑難事,法語可告知」,法語不斷吉凶,除了感受法師解答法語的「布施(法布施)、愛語(說正向思考的好話)、同事(與信眾同理心的體會)、利行(讓信眾得到利益)」的「四攝法」奧義,更能將溫馨的法味帶回家,另也可點燈祈福。

玉佛殿

玉佛殿內供奉以緬甸珍奇白玉雕成的臥佛 玉佛殿內供奉以緬甸珍奇白玉雕成的臥佛 玉佛殿內香木塔林 玉佛殿內香木塔林

玉佛殿_西方極樂世界經變圖 玉佛殿_東方琉璃世界經變圖 玉佛殿_東方琉璃世界經變圖 玉佛殿_西方極樂世界經變圖

星雲大師說:「當人們藉由禮拜佛牙,將自己的心,化為佛心,以慈悲來關愛社會大眾;將自己的手,化為佛手,奉行善事,熱心公益,不做壞事;將自己的眼,化為佛眼,對他人沒有歧視差別;將自己的口,化為佛口,常說讚嘆的語言,沒有惡言毀謗中傷。那麼,佛牙舍利的功德,就真實體現為人生的悲智圓融。」

玉佛殿位於本館「三殿」的後方,殿內供奉以緬甸珍奇白玉雕成的臥佛,佛右脇而臥,呈吉祥臥姿。臥佛上方供奉佛陀真身舍利,是全世界僅存的三顆佛牙舍利之一,彌足珍貴,這也是佛陀紀念館興建的因緣所在。

臥佛兩旁各有一幅彩色玉雕,分別為東方琉璃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殿內兩側牆面以香木浮雕世界各國不同形式的寶塔,收錄印度、南傳、北傳、中國、西藏、尼泊爾及日本等世界各地及不同朝代的重要佛塔,木雕雄偉壯觀,佛塔形制各異,有窣堵波式、金剛寶座式、亭閣式、樓閣式、密檐式、喇嘛式及花塔等,象徵佛陀度眾的聖地。

佛右側壁面為東方琉璃世界圖,主尊藥師佛倚坐於高台座上;左側壁面為西方極樂世界圖,圖中央為阿彌陀佛、觀音及大勢至菩薩。全圖以天然玉石手工鑲嵌而成,人物、建築、各式圖樣、雕刻及配色極富巧思,呈現出東方淨土的歡樂氣氛。

臥佛與兩側彩色玉雕之間有星雲大師所題楹聯:「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至今才見如來身。」

玉佛殿開放給信眾自由參拜佛陀真身舍利,時段為法師主持預約參拜 13:00、14:00,自由參拜時間 09:00~12:30、14:30~18:00(例假日至19:00)。參拜內容:禪坐、祈願祝禱、法師開示,參拜時間為30分鐘。歡迎您前來禮拜佛牙真身舍利。

本館一樓《四常設展》

本館一樓設有四個常設展:「佛教地宮還原」,收藏臺灣震旦行集自世界各地的地宮文物;「佛陀的一生」,運用4D科技與聲光特效,重現二千六百年前的佛陀時代;「佛教節慶」,把佛教一年節慶,透過實物、場景一一呈現;「佛光山宗史館」,敘述佛光山開山因緣,如實紀錄人間佛教的發展歷史。

佛教節慶

位於本館一樓右方後區。每一個宗教為紀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對象,都訂有特殊的節日。佛教尤以三寶節,即農曆四月初八「佛寶節」、七月十五「僧寶節」、十二月初八「法寶節」為最重要。此外,一年四季裡,中國還有許多佛菩薩的節慶,寺院、民間也會舉行各種慶典、法會及相關活動等,反應佛教與民間固有文化、習俗、思想相融發展的信仰特色。

佛教節慶館

元月彌勒佛聖誕
一進門可看到高達三百三十公分的彌勒佛,笑容可掬,嘴部一開一合說著「恭喜,恭喜」,因為正月初一是彌勒佛的聖誕。小沙彌、童男、童女於彌勒佛上或嬉鬧、或修行,呈現「百子戲彌勒」,意寓人人都可歡喜自在與彌勒佛親近。

佛教節慶館

二月 觀音菩薩聖誕
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聖誕,展區設有朝山造景,山門、朝山步道等立體模型,呈現信眾朝山修持,學習觀音菩薩自在、慈悲及智慧,進而勉勵自己作個「日日觀音」。

六月觀音菩道薩成道日
六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現場呈現莊嚴肅穆的大悲懺法會,誦持〈大悲咒〉,祈願消災免難,所求滿願。

佛教節慶館

三月 慎終追遠清明節
藉由啟建孝親報恩清明法會,回向先靈往生淨土,陽上增福增慧。

四月 佛誕節
佛教徒為慶祝教主釋迦牟尼佛於四月八日誕生,故舉行浴佛法會。將大雄寶殿的浴佛場景,以實景布置成浴佛區,呈現世界各地慶祝佛誕節的盛況,讓參觀者體驗浴佛情境。

佛教節慶館

七月 結夏安居
佛陀制訂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為夏安居,僧眾聚居一處參修。現場展示僧眾禪坐、念佛、靜心參修的場景。

佛教節慶館

七月 盂蘭盆會
農曆七月,在佛門又稱為僧伽月、功德月、報恩月、孝道月、福田月。據《盂蘭盆經》所載,目犍連為了度脫母親,供佛齋僧、救母的故事。中國盂蘭盆會最早始於梁武帝,於農曆七月十五日普施諸寺,誦經施食,並有供僧大會。

此處呈現目犍連尊者供佛齋僧以及救母的故事。

佛教節慶館

九月 藥師佛聖誕
農曆九月三十日是藥師佛聖誕,藉由現場互動式的點燈獻燈,祈求藥師佛加被,身心健康、平安吉祥。

佛教節慶館

佛教節慶館

十一月 阿彌陀佛聖誕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為彌陀佛聖誕,大眾藉著誦念《佛說阿彌陀經》,慶祝阿彌陀佛的誕辰,並仰仗彌陀願力,虔誠念佛而發願往生西方淨土。現場呈現的是佛七法會,說明念佛的意義和佛七的進行方式。

佛教節慶館

佛教節慶館

十二月 法寶節
佛陀在未成道之前,曾苦修行六年,身形枯竭,因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在十二月初八這一天證悟成佛。後世為了紀念佛陀成道及供養助緣,每到臘八,便煮粥供眾。展區以壁畫呈現牧羊女供乳粥的故事,並有臘八粥與煮粥材料的模型讓觀眾深入了解臘八粥。

佛教節慶館

佛教節慶館

佛教節慶遍全球
佛光山全球各地的別分院致力於佛教本土化,邀請當地人士參與佛教節慶的活動,如新春祈福、佛誕節、法寶節等。

佛光法語求智慧
轉動輪盤,再依箭頭指示,至兩旁設置「平」、「安」、「吉」、「祥」法語箱中抽取法語。

吉祥平安帶回家
以虔敬的心伸出雙手,將掌中的文字捧回,至誠懇切將平安吉祥帶回家

佛教節慶館

佛教節慶館

佛陀的一生

位於本館一樓左方後區。入口處的4D動畫電影,將佛陀一生的經歷,作成短短八分鐘的影片,4D動畫運用在宗教上,可謂創舉。
走出電影院則有如片廠的實景布置,共有十二個展區敘述佛陀一生的事蹟----出生、成長、出家、苦行、降魔、成道、說法、涅槃。最後以「佛法的弘傳」與「佛陀的教誡」為結束。其間特別規劃「我是佛」、「敬心造佛塔」,讓參觀者透過說出佛陀的教誨及動手造塔,與佛接心印心。
繼《佛陀的一生》播映所締造廣大好口碑後,二〇一四年新春之際,佛陀紀念館再推出由導演曲全立歷時一年多製作的4D水墨風格動畫鉅片《貧女一燈》。

放映時間:
《佛陀的一生》10:00~12:30,每半小時一場,共六場
《貧女一燈》 13:00~17:00,每半小時一場,共九場

佛陀的一生 佛陀的一生

佛光山宗史館

此區以時序為主軸,透過沙畫藝術、歷史照片、影像與文物,加上模擬具有代表性的實景,帶領參觀者深入了解星雲大師的成長背景與思想,以及佛光山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的四大宗旨下,如何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里程碑,並將人間佛教從台灣傳播到全球五大洲。

以沙畫藝術表現星雲大師的母親老奶奶 以沙畫藝術表現星雲大師的母親老奶奶 模擬星雲大師駐錫宜蘭雷音寺時街道及講堂的場景 模擬星雲大師駐錫宜蘭雷音寺時街道及講堂的場景

模擬雲水醫院醫師義診現場 模擬雲水醫院醫師義診現場 1967年創辦佛光山 1967年創辦佛光山

佛教地宮還原

佛陀紀念館除了供奉佛陀真身舍利,同時,特別設計四十八座地宮,用來收藏各種文物,預計每百年開啟一座,希望未來的人,都可以目睹上世紀的文物,讓人類的文化得以綿延流傳。為此,震旦集團董事長陳永泰、陳白玉葉伉儷,發心捐出他們收藏多年的地宮珍寶文物一百三十四組件。
以此因緣,佛陀紀念館特地規劃「佛教地宮還原」展區,模擬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特別複製整套地宮文物,還原現場,並展出地宮文物珍寶。此展區的設計,融合了文化、教育、藝術,歷史的內涵,跨越時空,承接未來,期盼這批聖物再現世人,繼續發揮教化的功能,呈現人間佛教真善美的時代理念!

地宮文物徵集

地宮文物表現古人的虔敬謙卑與美學價值,既是還原歷史的史料,也是淨化人心的無價資產,其意義之廣,遍及普羅大眾,所以本館秉著傳承的精神,再造48座地宮,邀請大家捐贈具歷史性、當代性、紀念性等各類文物,在封存百年之後開啟,讓後人見證我們的生活歷史,延續人類文化發展的長河。

佛教還原館_模擬地宮中室的靈帳 佛教還原館_模擬地宮中室的靈帳 佛教還原館_八相成道 佛教還原館_八相成道

佛教還原館_開啟未來地宮的時間 佛教還原館_開啟未來地宮的時間 佛教還原館_文物區經文碑及佛塔 佛教還原館_文物區經文碑及佛塔

大覺堂

星雲大師說:「大覺堂,一切情境都是動態的,就像置身在佛國世界一樣。佛陀說法的聲音,很真實的在空中迴盪,雄厚、莊嚴、慈悲,遙遠而宏亮,字字句句透入人心,讓來到這裡的參訪者,都能帶著一個不同的感受回家,那就是歡喜與平安。」

「大覺堂」是星雲大師把經典上文字的描寫,化現為立體的空間,將劇場的理念結合在修行概念裡,運用高科技與多媒體裝置,帶您回歸佛陀說法的時代,產生最觸動人心的共鳴。

大覺堂

空間介紹

挑高三層樓的空間規劃,可以容納兩千人次的專業劇場,在這裡就好像親近佛陀。具有多功能與高科技的設備,包括三層升降舞台,讓各種的表演形式,都能在大覺堂完美呈現。
大覺堂的建築內部採用各項先進設施及精良材質,具有世界一流的水準,並以提升融合宗教藝術為首要目標,邀請國內外知名表演團體及藝術家演出,是一座宗教、文化最閃亮的舞台,為臺灣表演藝術的指標。

大覺堂

天花板設計:

中央造型主燈,利用漸進式燈光效果,呈現蓮花的一開一合。蓮花周圍的祥雲,則是利用燈光色彩的變化,營造出七彩雲朵效果,以表達「海會雲來集」的義涵。

蓮花及雲朵中間有全台第一座360度外投式環型螢幕,可以看到從天而降的巨幅紗幕,及動態的佛陀影像,提供民眾不一樣的視覺饗宴。

大覺堂

地板設計:

中央地面圓型升降舞台,共有三層。由外到內分別可升至30、51、102公分高;最內圈舞台以順、逆方向旋轉,可藉由旋轉的舞臺,讓四面八方的觀眾都能清楚看見位於中央的表演者。

大覺堂是國內最具國際水準的專業表演場地,透過文化藝術提昇本國表演藝術水準,並建立國際交流平台。我們持續安排一系列精采的表演,吸引國內外人士觀賞,並以此拓展國內團體邁向國際之路為目標,讓更多的人透過佛陀紀念館及大覺堂重新認識台灣之美。

大覺堂

二樓展廳

星雲大師說:「宗教如藝術,人在生活中離不開美感。」

我們在世間上生存,除了物質需求外,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它可以透過音樂、繪畫、雕塑等淨化心靈。您多久沒沉潛於藝術殿堂中了?享受一下慢活,信步於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各個展覽廳吧!

本館二樓設有四個展覽廳,分為南北兩側,南為一、二展廳,北為三、四展廳。第一、二展廳中設有可立體透視的中間島型櫃,參觀者能盡興觀覽展品的精髓;第三、四展廳間活動隔板的設計,讓藝術家更可自由移動佈展。四個展廳的開放,成就許多名家與大眾結下善因緣,提升人文藝術之風。

自二〇一一年開館後,佛陀紀念館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簽署五年合作協議。二〇一二年起,陸續展出山東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十六家博物館聯合展出絲綢之路、中國南方佛教藝術展、明清水陸畫、河南鞏義石窟寺拓片等佛教藝術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展覽,有少數民族服裝展、湖南民藝民風民俗特展、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山東、福建、廣西文化展等。

佛陀紀念館不僅館藏豐富,更突破一般博物館的經營理念,而是與各博物館作交流合作,大力推動展覽和展品在教育上的意義,著重在公眾服務性的用心。我們也致力落實星雲大師以藝術弘法的理念,透過不同的展覽,讓佛教藝術在無形中發揮潛移默化的功能,提升來館民眾對藝術與生活美學的涵養。

期望您能在此佇足聆聽,尋找到生命的價值。

更多展廳資訊請參考:活動訊息/展演活動

古德偈語與佛陀行化本事

古德偈語與佛陀行化本事

整個佛陀紀念館都是佛陀的課堂,星雲大師希望人們藉由建築、繪畫、聲光影像和表演,得到光照心靈的啟迪,更運用最古老、最安靜及最深刻的方式──佛經浮雕。

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兩側廊道壁面上,刻有二十二幅半浮雕的「佛陀行化本事」,其中再搭配二十二幅的「古德偈語」,述說著佛陀行化社會各階層的故事,將其一生重要的弘化事蹟和教法,以書畫展現出來。

「佛陀行化本事」巨幅畫作是由藝術家施金輝所繪,以戲劇張力的畫筆,用最適切的構圖、線條與意象,忠實地呈現佛陀行化、慈悲喜捨的精髓。這二十二輻畫作,後由葉先鳴老師水泥雕塑、彩繪家陳明啟製作成二十二面浮雕,讓參訪者隨著一幅一幅行化故事,看見佛的容顏、聽到佛的音聲、領悟佛的教法,學習佛陀不捨一切眾生的慈悲精神。

佛陀行化事蹟包含了佛陀為父擔棺、到忉利天為母說法、為弟子縫製袈裟、拈花微笑說法、用善巧方便度化摩登伽女和鬼子母等。每一面「佛陀行化本事」都有中英文的解說牌,字體大小清晰可閱讀,舒適的牌面設計,是星雲大師用意深遠的安排。

「古德偈語」亦序列於兩側廊道,為了讓人們明瞭佛陀的人間性格與大眾性格,以書法文字表達佛教義理的內涵;星雲大師特別自佛教經典中,精選讚佛功德的詩偈與經文,在2010年完成書寫。

內容有《華嚴經》的「大海之水可飲盡,剎那心念可數知,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功德。」及古德所撰的「佛地人多心甚閒,日看飛禽自往還;有求莫如無求好,進步哪有退步高。」如實地刻在黑色花崗岩上,體現了星雲大師書法的線條與空間之美。

禪畫禪話

仰望著蔚藍天空,早晨初升的太陽光輝燦爛,將佛陀紀念館南北側的「禪畫禪話」映照得爍亮閃耀、細緻生動。

星雲大師說:「禪如畫,可以美化環境;禪如鹽,可以促進食慾;禪如花,讓人欣賞;禪如胭脂,讓人亮麗。禪是幽默,是大自然、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禪是人間佛教的根本。」

禪是智慧、是幽默、是慈悲,而且一點也不遙遠,就在我們的週遭。在忙碌、緊張和紛擾的社會,有煩有苦的現代生活,不妨幽默一下、放鬆一點,看看白雲,參一參佛陀留給我們古老遺產──禪。

〈禪畫禪話〉位在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兩側外牆,是將畫家高爾泰、蒲小雨伉儷依《星雲禪話》所繪的禪畫作品,延請雕塑家葉先鳴、彩繪家陳啟明共同完成的四十幅浮雕系列,是全台最大幅的水泥雕塑作品。

泥塑與彩繪 相輔相成

葉先鳴老師運用傳統的水泥雕塑,融入現代美術的概念,鮮活地傳達禪心與佛性。由於水泥易乾的特性,需直接在壁面雕塑,人物的線條、角度及視覺效果須掌握精準,創作時間控制得宜,是創作難度極高的工法。

完成後的水泥雕塑,再經由藝術家陳明啟的妙筆描繪,禪畫人物更是栩栩如生。陳明啟老師從小在寺廟作畫,素描底子厚實,技法融合傳統與現代。泥塑與彩繪二者需相輔相成,泥塑需熟知彩繪,彩繪家亦需明瞭泥塑的原理,才能勾勒出有力道的線條。浮雕的畫面經由光影、色彩、視覺的角度,方能呈現完美的作品,讓觀者領悟禪畫精神的傳遞。

會心一笑 找到禪

佛陀在靈山會上說法,拈了一朵金色波羅花,大眾皆默然,唯獨首座弟子大迦葉破顏微笑,於是佛陀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禪宗從此流傳。

中國大文豪蘇東坡常與佛印禪師談禪論道,一日蘇東坡自覺修持有得,便作一首詩偈,派人送給禪師。詩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怎得佛印禪師批了「放屁」二字轉回,蘇東坡氣呼呼地過江理論:「你不讚賞就罷了,竟還罵起人來?」佛印禪師神態自若地說:「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打過江』了?」呵,智慧活潑的禪意在會心一笑間!

禪的教育 不說破

過去僧侶時常行腳四方參學修道,道謙禪師長途跋涉不堪勞累而退道心,同行的宗元禪師告訴他:「你既已發心參學,半途而回實在可惜,要不這樣好了!除了五件事你得自己處理外,其餘可為你代勞。」「哪五件?」「穿衣、吃飯、屙屎、撒尿、走路。」看似簡單的事卻「不能代替」,道謙禪師當下大徹大悟。

另如日本良寬禪師,因見小偷光顧他的寮房什麼也沒偷到,索性把身上的衣裳脫下來送給小偷。皎潔月光下,一棵枯槁的樹讓人以為自己一無所有,禪師感慨:「可惜我無法把這美麗的月亮送給他。」此際,觀賞的青年佇足於畫前,臉上本來充滿思量的問號,慢慢地眉頭舒展了,好似撥開心中的迷霧,找到生命的明月。

《禪畫禪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小叢書系列(三)可至佛陀紀念館四給塔請購 (07)656-3033 分機4140

《護生圖》

星雲大師說:「八十六幅的彩畫護生圖,是選自豐子愷先生的《護生畫集》,展現在長廊的外牆上,宣揚生命的可貴。家長可以帶孩子來欣賞,增長他們的慈悲心,對他們的成長會有好的影響。」   

〈護生圖〉浮雕設計來自星雲大師構思,源於弘一大師題寫詩文、豐子愷作畫。以人道主義為旨趣,提倡仁愛、勸人戒殺從善的《護生畫集》,是由藝術家葉先鳴以水泥雕塑製成,彩繪家陳明啟賦予鮮活色彩,穿插十四幅名家書法《佛光菜根譚》之書卷窗樣式,共同完成的大型浮雕創作。

以圖說法的慈悲

護生,是一種慈悲、不殺生,原是佛陀最基本的教誨。兩千六百多年前佛陀講的慈悲,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豐子愷八十六幅的《護生畫集》彩繪在佛陀紀念館南北廊道的外牆,每幅畫作皆表現仁慈愛物的悲心,勸導世人不濫殺生,愛護生命。

佛法融於藝術中

星雲大師收藏了《護生畫集》的真跡,並在佛陀紀念館以大型浮雕分享於世人,希望民眾透過藝術認識佛教、親近佛法,慈悲萬物眾生。

護生觀念 從小培養

佛陀紀念館重視校外教學,一群群國、中小學生們,在佛光老師導覽下,佇足聆聽,領受〈護生圖〉說法的涵義。無論是「輕紈(小扇)原在手,未忍撲雙飛」的小女生;或是冬日裡「自掃雪中歸鹿跡,天晴恐有獵人尋」的農戶;還是玩耍小童看到路上為糧食忙碌的螞蟻,趕緊築起長凳之廊,免得「螞蟻搬家」遭踐踏,每幅圖畫都在講述佛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甚至「小貓似小友,憑肩看畫圖」、「新竹成陰無彈射,不妨同享北窗風」、「阿黃(黃狗)啣傘遠來迎」,或是「唯有舊巢燕、主人貧亦歸」、「眠鷗知讓客」等更高的意境,《護生圖》都告訴您,人人以萬物生命和諧相處,平等無私的回饋,才是地球永續生存的不二法門。

⇱ 返回全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