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喬達摩
喬達摩>第142期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
—新媒體藝術特展



資料來源/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文系終身榮譽教授  路易斯‧蘭卡斯特、香港城市大學邵志飛教授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中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公元初期,佛教藉由海路從印度恆河流域傳入東亞及內亞,可說是佛教歷史上重大的一環。而佛教得以廣傳至印度本土之外,海港及河岸轉驛站是重要的媒介。本次展覽聚焦於佛教如何經由海線網絡從印度傳入中國及東南亞。

佛教大圓環

佛教的修行、哲學、藝術及建築發源於恆河流域,最終橫跨歐亞東部、中部及東南部地區,覆蓋範圍統稱為「大圓環」。橫跨內陸的北面弧環穿越內亞,從印度西岸經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抵達中國;沿海前進的南面弧環以印度及斯里蘭卡的海岸線為起點,循海路經東南亞及鄰近島嶼抵達中國沿海城市,再前赴韓國和日本。透過陸路商隊及海上船旅,頻繁的經商活動沿著大圓環的「外緣」發展起來。其中,南面弧環的海路交通倚仗季風風向:夏季季風來自西南方(五至九月),冬天則是相反方向(十至四月)。由此,海上商人發展出航行網絡,利用季風遠航,風向逆轉時便啟程歸航。隨著國際海陸貿易系統的蓬勃發展,佛教得以興盛流傳。

海線絲路的貿易活動

海路作為另一種運輸模式,其較大的運載量更具經濟效益。比方一頭駱駝只能載運約四百磅貨物,而一艘船運送的貨物數以百噸計,因此陶瓷之類的沉重貨物經由海路運輸,獲得的利潤將更高。商船從東亞航行至西印度洋,向地中海出發,沿著海上路線運載的貨物種類多樣,涵蓋人工製品或天然原料,包括中國的絲綢、南印森林的黑胡椒、斯里蘭卡及印尼的肉豆蔻和玉桂,還有棉花、香木、寶石、象牙、玻璃、翠鳥羽毛及貝殼等,海線沿途的貿易港口因此應運而生,如:馬來半島的吉打、蘇門答臘的巨港、湄公河三角洲的俄厄港以及中國的廣州。藉由這些國際交易網絡,佛教僧人及朝聖者得以向外弘揚教法。

海線絲路的佛教信仰

佛教與跨國界的國際交易可說息息相關。據早期的碑文記載,渡海者常向佛陀祈求旅途平安,這是因為海上航行挑戰很大,除了氣旋和颱風的侵擾外,還有時常出沒的海盜,危險重重,且遠航航程可長達三個月,水手必須承受疾病和鄉愁。此外,由於遠航商人往往要守候多月,才能等到有利的風向啟程回航,故而會在海外設置住處,因此,海港及河岸內陸的寺院就成為商人及其眷屬的安憩之所,提供醫療照護、倉庫設備、兒童教育以及宗教中心。也由於商人的支持,海線絲路上的佛教得以蓬勃發展,雲遊印度境外的僧侶不僅能繼續過著修行的生活,亦能搭乘商船遠行,廣弘佛法,商人也因此種下福德善緣。

起源與弘揚

早期佛教僧人遠渡重洋,到亞洲各地弘傳佛教,隨著傳播歲月日久,佛教教義及傳統受到當地廣闊文化的影響,展現出題材廣泛多樣的畫像、雕像及建築型態。此外,融入音樂元素的儀軌及特定儀式也在流傳過程中,與各式文化交流,變得豐富多元。

僧人、朝聖者及工匠

佛教僧人及朝聖者的行旅方向有二:比丘、比丘尼從印度外移至新地區弘揚佛教;來自大圓環佛教社群的朝聖者則前往印度尋師訪道,求取佛教原典,朝禮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聖跡。來自各地寺院的僧人也扮演外交使節的角色,與商人及水手同行,而擅長佛教造像藝術的工匠亦前往佛教文化的新據點,協助打造佛教建築,使得文化及藝術在海路沿途得以傳播。不過,佛教早年在印度境外的弘揚事蹟鮮少留下紀錄,僅有少數著名的佛教人物流傳後世。

法顯(337442),史載最早的中國佛教朝聖者,他沿商隊陸路前往印度,期間停駐斯里蘭卡及爪哇,最後搭乘商船返回中國,於公元413年抵達山東半島。法顯西行是為了尋覓有關僧侶修行戒律的經典,歸國以後,便把在印度及斯里蘭卡求得的經典翻譯成漢文,當中涵蓋比丘和比丘尼的律儀規範。法顯見證了佛教從發源地恆河流域弘揚到海外的盛況,參與的同時,更留下《佛國記》這本珍貴難得的紀錄,讓世人得以窺見公元五世紀,佛教弘傳各地的規模和意義。

菩提達摩(440520470543)又稱為禪宗祖師,他在公元五世紀的旅程及修行軼事流傳版本甚多,難以從傳說梳理出這位歷史人物的真實生平,普遍認為菩提達摩從南印出發,沿海路前往中國廣州。據說菩提達摩以心傳法,不靠言語,其畫中形象多為面壁靜坐、凝神瞑想的神態。現今菩提達摩被視為中國禪宗初祖,在當代中國寺院修行及武術上亦深具影響力。

義淨(635713)是另一位早期經海路前往印度的中國朝聖者。公元671年,他搭乘波斯商船抵達室利佛逝(今蘇門答臘),停留六個月學習梵文,隨後遊歷印度的佛教聖地。在長達二十五年的朝聖之旅中,他收集佛教典籍,回國途中再度停駐室利佛逝兩年,於當地抄錄求得之梵文經典,並翻譯成漢文。他在公元694年返抵中國,帶回梵文經典及其相關譯著,其中包括唯識學派的著述,更間接促使了後來唯識宗在杭州成立研究中心。

阿底峽(9801054)是公元十世紀末至十一世紀初的海上佛教旅人。他生於孟加拉,鄰近地區包括那蘭達縣皆以大型寺院揚名。由於無法覓得師長指導他感興趣的密宗佛教,便遠赴室利佛逝旅居十二年(10121024),師從法稱大師,師徒兩人皆崇敬流行於東南亞及西藏的女性神祇──度母。法稱大師離世後,阿底峽歸國,其學者之聲名旋即傳開,後受邀到尼泊爾弘法,公元1038年左右,再從當地出發前往西藏。阿底峽餘生踏遍西藏,弘揚其在巨港習得的密法。至今,密教仍是藏傳佛教思想及修行的主流,反映出海線佛教弘傳至內亞及東亞的影響力。

建築

公元前三世紀,佛教建築在印度的主要發展形式有三種:1.佛塔,其基座深處供奉佛教珍寶,包括佛舍利、典籍和塑像。佛陀涅槃後,舍利分成八份,分別供奉在八座佛塔內,後來由篤信佛教的阿育王重新分配。故佛塔象徵佛陀的涅槃與法身,造塔亦被視為其中一種積聚功德的法門。2.支提窟或支提,是僅作禮拜用途的紀念寺廟,沒有供奉舍利。3.精舍(毗訶羅窟),乃僧團的住處,有時也附設佛塔和殿堂,供僧人禮拜及生活起居之用。

佛塔及支提在沿海國家以全新形態呈現,佛塔的設計演化成高聳的方形基壇,圍有欄楯供信眾以順時針方向繞塔巡禮。大型鐘形佛塔可見於斯里蘭卡的阿㝹羅陀城,緬甸與泰國的佛塔風格相同但融入本土元素;而在中國、日本、韓國及越南,佛塔演變成多層式寶塔;至於東南亞的佛塔結構,則融合了佛教宇宙觀和當地的演繹方式,例如爪哇的婆羅浮屠及柬埔寨的巴戎寺。

信仰意象

佛教是易於流傳的宗教,經文可傳播到各地,翻譯成各種語言,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威德力亦不受地域所限,無遠弗屆。佛教鼓勵僧眾行旅各地,與其他文化及宗教背景的人往來,或是修建佛塔。早期佛教的傳播始於人們對佛陀舍利的禮拜,當時沒有佛的塑像可朝禮,而是以足印、菩提樹或法輪象徵釋迦牟尼佛。公元一到二世紀起,佛教藝術更具形象化,人們塑造出佛陀及菩薩的雕像,廣加複製傳播。敘事浮雕則向信眾展示釋迦牟尼佛的重要生平事蹟,為朝聖之行帶來啟發。最終,佛像藝術沿海路廣泛傳播,禮拜佛像亦成為主流的修行模式。

弘傳方式

在印度尚無書寫的年代之前,佛教就已經興起。釋迦牟尼佛入滅後,當時的佛弟子以背誦及口傳的方式流傳佛陀教法,直至三百年後,佛教徒才開始使用文字記錄。後來,據大乘般若系典籍所載,抄經功德殊勝,勝造千座佛塔,於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開始出現在棕櫚葉、白樺樹皮和法器上,其中不少是經由當時的海路商人所流傳。其中中國書寫傳統悠遠,故公元二世紀時,流傳佛法的最早方式之一,便是將經典原文譯成漢文,抄寫在紙上。爾後,漢譯佛典逐漸流傳到海線佛教樞紐地,例如蘇門答臘的巨港。數世紀來,中國的僧侶朝聖者陸續從「大圓環」沿線林立的宗教中心帶回新的佛教典籍,漢文藏經的數量因而日益增加。如今,佛教藏經已有多種語文版本,如:巴利文、藏文、梵文、蒙古文、滿文、中文和西夏文等。現今佛光山更成為引領當代佛典文獻數位化保存的先鋒之一。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中作為慈悲的化身,在沿海環線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菩薩,是覺悟與慈悲的象徵,亦是水手遇難時的祈求對象。公元七世紀於東南亞各地,禮拜觀世音的風氣日漸盛行,在斯里蘭卡的海港隨處可見菩薩石像屹立岸邊,面向大海,守護揚帆出航的人們。當觀世音菩薩的塑像和信仰傳到中國沿岸時,中國早已有航海者的守護神祇,那就是媽祖。媽祖是大海的守護女神、航海的庇護者,與觀世音菩薩的角色類似。後來觀世音菩薩便與媽祖的女性形象結合,化身為「觀音」,在越南北部和中國備受崇敬,身為海上女神,悲憫庇佑一切眾生。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

展期:2021/5/16-2026/5

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三展廳

電話:07-656-303340024003

新官網:www.fgsbm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