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喬達摩
喬達摩>第140期

回向

文/《佛法真義》星雲大師

在佛教的寺院道場裡,每天早、晚課誦後都會以「三皈依、回向」作為結束;早、中午過堂吃飯後,也會「結齋回向」;平時為信徒所作的往生佛事有往生的回向偈,祈願祝禱有祈福的回向偈。

為什麼寺院的一日行事,最後都要來個圓滿的「回向」呢?「回向」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所謂回向,就是「寄存」的意思,譬如你有錢放在家裡不安全,要把它存到銀行裡;你做了功德,希望帶給父母健康、家人平安,這就是「回向」的意義。回向如同播種,小心照顧,讓它發芽、開花,而結成纍纍果實;以小小的因,成就豐碩的果。回向又如一根蠟燭點燃另一根,燈燈相傳,自身的燭光不會減弱,反而更亮。

回向也是一種「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的廣大心量,因此,回向含有「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有向空」等諸多意義。

所謂「回小向大」,如同我們布施一塊小小的麵包,普願回向天下蒼生都能得到溫飽;一百元樂捐大學建校基金,普願回向天下莘莘學子安住身心,學業進步。本來只是一塊小小的麵包、一百元,經過我們的回向,普天之下的人都能獲得這個功德。

而「回自向他」,就好像我把誦經拜佛的功德,回向給父母,希望父母長命百歲;參加助印藏經的功德,回向給兒女,讓他有聰明智慧。所謂自他兩利,這就是「回自向他」的意義。

什麼是「回事向理」?可以這樣的解釋,我願意化成一杯水讓人止渴;我願意鋪成一條路讓大家通行無阻;我願做一棵大樹給大眾消暑乘涼;我願做一個孝順的兒女,讓父母富足歡喜;我願做一個好的父母,成為兒女的模範。凡此種種,雖然「事相」上只是那麼一點點,但由於「心量無限」,這個「理則」即能普施一切。

還有「回因向果」,我們現世今生,所行所做,都是在「因地」;但是現世今生既然有了「因」,當然未來或來生必定會結「果」。就如春天播種,秋天收成;今年播種,明年收成。今生種了善因善緣,未來就會有豐富的果實,這就是「回因向果」。

另外「回有向空」,回向一定都有一個目標,但卻是有限的;你能從有限變為無限,就是「回有向空」。如虛空能包容萬有;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所以「有形歸無形、有為歸無為」,回向的心理,等同虛空,等同法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修持「回向」法門。只要有了一點善美的念頭,或者哪怕只是做了一點點的好事,也都可以回向。我們能以自己的能力所及回向給別人,就像再渺小的水滴,也能成為巨大海洋;再微弱的燭光,也能劃破千年暗室。回向是無私的給予,如果人人都能抱持如此善美的意念,必能為這個人間增添無比的和諧與快樂。

(佛光山法堂書記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