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喬達摩
喬達摩>第122期

穿越時空千年法寶再現 精彩回顧
開幕的感動



文/節錄人間福報、人間社報導、編輯部  圖/人間社、梁清秩、佛陀紀念館、人間佛教研究院

開幕典禮89日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行,有佛教學者、文化界、教育界等千餘人參加。此次開幕融和信仰與學術,由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主法,眾多信眾代表手捧藏經法寶供奉於佛前,心培和尚帶領大眾恭讀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世界和平祈願文〉。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暨活動總指導慈惠法師致詞時,轉達星雲大師的祝福。並將此次殊勝難得的大藏經活動,稱為名符其實的「法會」,以法聚會,分三個部分說明:第一為國家圖書館珍藏的大藏經展覽。第二是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萬金川院長,邀請各界學者研討有關大藏經的學術研討會。第三是闡述藏經源起、形成及發展之大藏經通俗講座。希望透過活動,讓所有人尤其是佛弟子們,了解經典的形成過程,增加對法寶的信心。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致詞說:「這是國圖的經典第一次踏出大門。這些經典完整的保存在國圖的庫房,透過復刻、文創之外,很難讓更多人看到、了解到。佛光山用這麼隆重的開幕式來迎請法寶,這是我的第一個感動。整個籌備過程中,架構的設計、展場的佈置,完整的呈現,都和佛光山的法師們學習非常多,這是給我的第二個感動。在展場,看到很多法師、功德主參觀,這也是讓我非常感動的地方。」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萬金川院長則表示,很早就希望能夠辦藏經的展覽,今年終於達成藏經展覽、研討會、通俗講座的「三位一體」。如以佛教「勝義諦」、「世俗諦」來比擬,學術研討會是勝義諦,大藏經通俗講座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世俗諦,透過通俗講座,學者對廣大信眾做知識的回饋,是「財施」與「法施」的交流。經典也是有重量的,「千年經典經歷刀槍水火,終於來到眼前,這是一大事因緣。」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在臉書分享,參加「2019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目睹別出心裁的開幕式,有極具宗教性的梵唱「法寶讚」,功德主獻供法寶、捻花供佛、為世界和平祈願文等;還有很學術的主題演說,非常精彩。上海師範大學定源法師表示,第一次到佛光山,處處能感受到大師的智慧,譬如以佛法僧三寶連貫起佛光山。開幕式法師們進場時整齊的威儀,非常攝受,整個典禮時間剛好,氣氛莊嚴肅穆,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