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喬達摩
喬達摩>第84期

歡喜進入佛的世界



寶藏福地

文/高雄市民 何頻

車子行駛在高雄旗山往大樹的公路上,遠方出現一座高聳的鐘塔,我知道「佛陀紀念館」到了,這是我嚮往參訪的佛陀聖地。

站在「佛陀紀念館」山門口,莊嚴的聖殿矗立眼前,宏偉的建築隱含著清淨脫俗的韻味,一股內心的悸動油然而生,彷彿遠方的遊子回到故鄉母親的懷抱。進入禮敬大廳,人間的五味讓我有不虞匱乏的感覺,猶如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願眾生需要的物質飲食無缺無慮,也因此讓人不知不覺放下世俗的武裝,讓自己真心切願地進入佛的世界。

我沿著迴廊逐一參觀了八塔,每一塔均含藏諸佛菩薩的四無量心,無盡的寶藏近在眼前,瞬間融入清淨光明的蓮花世界。迴廊上也記載著諸多發心贊助共同成就的善士大名,感受到社會良善的清流。來到本館,另一種清新莊嚴的氛圍,喚起久未感動的記憶,尤其4D立體影片讓眾多的佛子進一步認識佛陀的故事。本館上的大佛俯視蒼生、悲憫眾生,觀音、文殊、地藏、普賢諸菩薩也不捨眾生苦,慈悲喜捨的護佑蒼生。

臺灣真是寶島,不用出國即可親近佛的世界,在五濁惡世的現代社會,人與人在物欲橫流、自私自利的習氣中,衝突不斷、災難不停,唯有仰賴佛陀的慈悲恩德,才能化解總總的障氣,所幸我們的寶島臺灣,在星雲大師的弘願悲心下建設了「佛陀紀念館」,讓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親近佛陀的聖地,藉由佛陀的智慧與悲願,減輕眾生業力的障礙與煩惱。

這一天真是充實感恩的日子,不僅有機會體驗了諸佛菩薩救度眾生的慈悲喜捨,也感受到星雲大師慈悲發心集結眾人力量,讓成千上萬人來到「佛陀紀念館」享受光彩的人生,引發一念善心,也燃起感恩之情。

「佛陀紀念館」不僅是佛陀聖地,更是蘊含無限寶藏的福地,慶幸自己有緣來到這個寶地,也希望更多的居士大德能多親近這個寶山,一定能收穫滿行囊。

心之趨向

文/東海大學中文系 許翌娟

城市喧囂的寂寞、繁忙工作的壓力、匆忙易亂的腳步、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是現代人生活普遍的現象。多久了?沒有傾聽自己的心聲,來場心靈對話?

來趟佛陀紀念館吧!收拾起焦躁不安的壓迫感,邁開胸前的步伐,來到此地,您會莫名喜歡上佛館。莊嚴的佛像,感到心如止水;優美的風景,使人怡然自得;沉寂的內心,可以得到昇華。星雲大師的「三好」、「四給」理念,佛館是其精神體現。漫步在風雨走廊,看見佛光小姐笑容可掬,是「給人信心」。每逢過年的光照大千煙火,倏忽而絢爛繽紛,留下感動的瞬間,是「給人歡喜」。虔誠地在各殿堂禮佛、點燈、抄經⋯等,可以提升對於信仰的歸屬,是「給人希望」。在此又有滴水坊,供大眾用餐;不便的長者、身心障礙的人士,有平坦坡道供他們使用,是「給人方便」。

閉起雙眼,坐在兩旁的石椅上,讓我用心去感受,置身於佛館的美好。無論是花草樹木的飄搖、鳥兒的啼叫、孩子的嬉戲、遊客的雀躍⋯⋯等,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彷彿萬物之間相契合,沒有距離。頃刻間,腦中的意識流,穿越時空回歸了佛陀時代,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蓮華色比丘尼、大愛道比丘尼等十八羅漢,佛陀講經說法,靈山勝境的盛況,猶如歷歷在目,當我在睜開眼時,發現我面前的淨土,原來正是「人間佛國」。

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東坡眺望廬山的風景,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從各種不同角度欣賞,呈現出不同的心境。徜徉於佛館,如同望廬山,從不同的視角觀看,每一處、每一景、每一物,隨著「心」境界的提升,都別有一番風味!

 

〈品味佛館〉徵文:700字內,凡投稿者一經錄用,致贈當期《喬達摩》乙本及精美小禮物乙份,同時刊載於《喬達摩》電子報及佛館官網。本刊編輯部有權刪減潤修,來稿請寄Emai lbmcmail@ecp.fgs.org.tw 並請註明本名、地址、電話、電子信箱,俾便寄送每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