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喬達摩
喬達摩>第143期

佛館十周年
—故事藝起說

文/編輯部整理  圖/蔡清華、佛陀紀念館

佛館十周年,我們開始蒐集和佛館相關的人、事、物,十年來參與的、感動的故事,300-500字內,歡迎寄至bmcmail4198@gmail.com 與我們分享,若經選用可刊於佛館館刊《喬達摩》,也是至上的「法布施」。

第一座百花齊放的園林

「一定要種樹,讓大家來佛館可以觀賞山林之美!」2010年,佛光山都監院秉持星雲大師的信念,動員全佛光山大眾上百人,一起來到祇園撿石頭、舖草皮、幫忙種花樹。2011年,佛館對外開放前,祇園是最早完工的一座花園。佛館當初在興建時,塵土飛揚中,唯有祇園,成為大家出坡時,觸目所及最美的景象。

在佛教典故中,佛陀說法49年間,大約25年常駐於林木蓊鬱的「祇樹給孤獨園」(簡稱為祇園),為弟子講述《金剛經》、《阿彌佛陀經》等。在佛館,星雲大師還原建造了一座「祇園」,場景不同,仰佛之德不變,在這一片花草樹木群中,每種花木都以自身之姿,詮釋大自然的無言說法之奧妙,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好比北側環館道路要轉入鐘樓的入口,一棵巨大的印度紫檀,樹形優美,開花之時,飄落一地,黃澄澄散發金黃色光芒,彷彿黃金鋪地,如詩如畫。「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紫檀花期很短,彷彿告知世人,學佛要趁早。


第一棵移植新住民-桃花心木爺爺

佛光山分燈不僅從海內外道場、從建築、從人及制度裡,都是一一體現的。將佛光山的樹木移植栽種在佛館或在藏經樓,也脈絡可明。

佛館創建之初,來自臺東的桃花心木,就是當時移植的老樹之一,雖然經過遠程的移植,但枝葉茂盛,生命力堅強,屹立不搖,星雲大師建館之時常常來探視這株近百歲樹齡,並取名為「桃花心木爺爺」。

一日,一位媽媽帶著女兒走在長廊見及法師,問起:哪裡看得到桃花心木爺爺呢?原來,她聽人說及,母女一起來尋覓想一睹風采。法師指引,沿著北側環館路,經雙閣樓外之道路,倚傍藍毘尼園,有一處圓環分叉路口,即可和這一棵頂天立地的桃花心木相遇。

第一個捐贈樹種的國小

佛館當初建館時,不少植物都是從外地移植的新住民。外界一聽說佛館需要樹木,熱心民眾或團體就立刻響應,植栽從各地湧入。201111月,高雄縣岡山鎮後紅國小,時任校長黃孝宗因校園內原有榕樹、菩提樹,樹齡均達20幾年,當初栽種太密集,盤根錯節,破壞操場本體,得知佛館需要植栽,經原高雄縣府居中協調,捐贈了50顆菩提樹與榕樹,為此,小朋友還舉辦了一場感恩祈福活動,「老樹爺爺再見!」老校樹已成師生、校友們共同回憶,移植前校方特地為它們送別,在樹枝上掛滿祈願文。如今,它們在佛館園區一片生機盎然。


第一個在佛館種樹的換肝之父

有「換肝之父」美譽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以一雙救人無數的雙手,也是一雙育苗、種樹的雙手。陳院長說,種樹可以美化環境,豐富生態,也是對抗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的第一道防線。20202月,國際活體肝臟移植研究會第四屆世界大會在佛館舉辦,當時擔任大會主席的陳肇隆院長,偕同國際頂尖活體肝臟移植醫學專家們,在佛館雙閣樓外的榕樹林園區,種植了48棵賽赤楠作為紀念,也成為佛館重要的歷史紀事。

第一座得獎的公共淨房

有誰會在博物館一入口就蓋廁所,但又不像廁所,反而像一座公共藝術,佛館的「巴士淨房」,是因為智慧高超的星雲大師,力排眾議獨具慧眼,從佛館大門一進即見左右兩側的大巴士,和藍天白雲同一色系,融和在大自然之中一點也不突兀。2015年榮獲高雄市政府頒贈觀光風景區年度「優良公廁獎」,更納入在環保署「幸福守廁-便所王國的奇幻旅程」電子書中,名列優質特色公廁。

「原來巴士就是廁所!」這獨特造型的「巴士淨房」也代表了佛館的公共服務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