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佛經傳譯千年路 法輪常轉燈長明




【人間社記者 王虹月、邱雅芳 高雄大樹報導】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是一場佛教藝術與文化的結合,也是信仰與歷史的尋根,展出期間,佛館教育推廣處特別舉辦三場專題講座,6月30日首場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五觀堂舉行,邀請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覺冠法師,以「佛經傳譯的千年之路」為題,與大眾分享歷代高僧歷盡艱辛,堅持完成佛經傳譯的輝煌歷史。六百餘人至現場聆聽,座無虛席。

法師引用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研究的世界宗教人口比例圖,表示目前信仰人數最多的是基督宗教,其次是伊斯蘭教,而佛教徒只有6.9%,「但為什麼我們仍稱佛教是三大宗教之一?因為佛陀針對人的有限性的乘載,所會遇到的普遍性的問題,給出了佛教式的解答。」指出基督教哲學起源於「罪」,而佛教談得是「苦」。

覺冠法師表示,佛陀留給世人兩樣東西,一是佛色身,如現在供奉在佛館的佛牙舍利,一是佛陀的法身,早期被稱為「佛經身」,梵語Dharma-kaya的意思就是「真理的聚集」。說明佛陀的教法是戒、定、慧的結晶,從佛世時的口傳心授,佛陀入滅後,由於各地僧團對戒律和教義的理解各有不同,才有聖典結集,並在三、四百年後教義轉變為文字化、最後成為佛教向世界的傳播。

覺冠法師也比較口傳與書寫,如:聽覺與視覺取向、靈動思考與如實紀錄、重脈絡情境與重細節準確性等。述及梵文至漢文,到現今超文本的時代適應,如佛光山電子大藏經。法師並從佛典東傳漢地,乃至細數佛教書寫文字種類。也簡介佛典書寫材料、多種語言的傳播、超文本的時代適應。從講經、寫經、刻經至今的經摺裝幀等各種傳譯弘法,說明經典中的文化反浸現象及經典詮釋的文化轉向。

覺冠法師以玄奘大師為例,引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從是已去,即莫賀延磧,長八百餘里,古曰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是時顧影唯一,心但念觀音菩薩及《般若心經》。」玄奘大師西行取經,整個艱辛過程,大眾彷彿真實跨越時空,歷遊了一趟文化之旅。縱然千年傳譯路漫漫,祈願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在「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系列活動期間,世界各地的人湧進佛陀紀念館來看展。值得一提,近期《倫敦時報》也來報導「與佛同行」展覽,今日特別邀請佛光大學助理教授覺冠法師講演「佛經傳藝的千年之路」。並且7月28日將邀請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林保堯教授講演「古代犍陀羅美術」、8月26日新加坡大學客座教授古正美教授講演「犍陀羅佛教造像的性質與內容」。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把展覽國際化、學術化以及社會教育化,最重要還有一些教育推廣活動,希望大眾對此有興趣的朋友,「與佛同行」這個展覽到底有什麼樣的特殊內容?從佛教史、佛教的傳播甚至釋迦摩尼佛這個人,是一個考古學術成果報告,百年難得一見.歡迎大眾來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參觀,更要把握時間要來館觀展。

圖說:覺冠法師與大眾分享,佛教的語言如何走進世界,並講解法身舍利。 劉家源攝圖說:「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出期間,特別舉辦專題講座,6月30日邀請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覺冠法師,以「佛經傳譯的千年之路」為題,與大眾分享。劉家源攝




倫敦佛光山 「與佛同行」講座




【人間社記者 黃素璇 英國倫敦報導】

英國杜倫大學的東方博物館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合作,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杜倫大學東方博物館總監克雷格.巴克萊(Craig Barclay)和瑞秋.巴克萊(Rachel Barclay)6月24日下午蒞臨倫敦佛光山,透過考古發掘和歷史遺跡,為近80倫敦人主講「與佛同行」展覽會,並分享了整個籌備過程的心路歷程。當中許多感人的故事讓倫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瑞秋更盛讚佛光山團隊的專業和團隊精神。

克雷格首先為大家介紹「與佛同行」的靈魂人物─羅兵.科寧漢教授(Robin Coningham),以及他如何追隨著佛陀的腳步,在其出生之地藍毗尼考古挖掘、研究和發展建設﹔其中包括了藍毗尼地下所挖掘的三神殿、迦毗羅衛國,及輔修重建後的摩耶夫人寺廟等等。這些考古研究獲得了聯合國的鼎力支持﹔羅兵教授的挖掘發現都獲得了全球擴大的媒體報導。

瑞秋接著為與會的佛光人介紹杜倫,這座位於英格蘭東北部,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封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她介紹杜倫大學的東方博物館,講述博物館成立的因緣和杜倫大學所進行的佛教研究。他以圖像介紹和講解東方博物館所收集與佛教有關的文物。當中包括了著名古董大師的珍藏如:斯伯丁(H N Spalding)、亞歷山大.漢森.本(Alexander Henderson Burn)、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和馬科斯. 馬洛灣(Max Malawian)等。

談到參與「與佛同行」的感想,瑞秋分享了展覽會的緊密籌備過程,在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團隊專業的合作下,所有的挑戰都一一迎刃而解,讓他非常的讚嘆和尊敬。克雷格則說,在他考古生涯裡,參與了無數項目,和佛光山合作的「與佛同行」最讓他回味無窮,也最引以為傲。他鼓勵大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到佛館或東方博物館去參觀。

在問答環節時,倫敦佛光人都積極的提問,大家在兩位主講人的引領下,彷佛踏上了時光的列車,回到了佛陀時代。從考古發掘探索佛教的起源,大家都上了寶貴的一堂課。

圖說:克雷格.巴克萊(Craig Barclay)為大家介紹「與佛同行」展覽。 人間社記者李燕燕攝圖說:瑞秋.巴克萊(Rachel Barclay)以圖像介紹和講解東方博物館所收集與佛教有關的文物。 人間社記者李燕燕攝

跟著校外教學 走進佛館文化立體書




【作者:佛館教育推廣處、國際組】

為迎接暑假的到來,佛館教育推廣處為來館校外教學團體設計一系列不同體驗課程,課程中將引領孩子沉浸於文化藝術饗宴,並注入生命及品德教育,將三好、四給實踐生活中,相信在豐富的旅程裡必能滿載而歸,不虛此行。

星雲大師興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時,即定位「它是文化的,是教育的,無論個人、家庭、學校、機關團體,都可以在這裡圍繞、教學。」因此,佛館教育推廣處特別針對學校教育團體設計校外教學,內容有「與佛同行-集印學習單」、「二眾塔─品德教育科技互動」,另有「人間菩薩遊佛館戶外寫生趣」、「佛館藏書票拓印」、「悉達多與偶同行」、「衍紙繪大佛」、「珍珠版印畫」等豐富的課程,期望讓來館的學子們走進佛館,猶如置身一本佛教文化的立體書,從佛館的建築、浮雕與佛教藝術、科技劇場互動,以及抄經和茶禪,深度體驗佛教與中華文化。

近日,佛光山極樂寺2018兒童夏令營108位小朋友參與校外教學,體驗二眾塔互動劇場及佛教節慶館,對會說話的彌勒佛與二眾塔3D劇院最有感覺。小朋友也至大佛平台繞塔祈福,跟隨法師誠心合掌念佛,感動佛力護佑,也感動來到大佛平台禮佛的遊客,跟著加入繞塔行列,度過快樂的一天。

各級學校可向佛館申請中文、英文校外教學公益導覽,預約專線:886-7-656-3033分機4002、4003,或上佛館官網:www.fgsbmc.org.tw (下載預約表單)。

圖說:跨越千年的探索之旅,就在佛陀紀念館。圖說:兒童夏令營,歡樂一下。范馨亞攝



「古代犍陀羅美術」林保堯主講 歡迎報名




【作者:佛陀紀念館】

犍陀羅是佛教美術的故鄉之一,也是傳入亞洲各地的起源地。佛館教育推廣處舉辦「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專題講座,將於本月28日邀請日本筑波大學藝術學博士林保堯教授主講:「古代犍陀羅美術」引領聽眾深入認識早期佛教的藝術文化與內涵。

犍陀羅地區,位於印度西北部(約今西巴基斯坦白夏瓦)。此地區與佛陀的生平史蹟雖無直接關聯,卻被視為早期佛教藝術創始之地。而藝術雕刻多以浮雕表現,較少有圓雕的作品。其式樣模仿希臘人的骨相,一反中印度的螺髮,而呈現波狀髮紋。佛像體態生動,高鼻深目,衣褶厚重,形象寫實、精緻、富有西方華麗尊貴形象。民眾可從此次「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出的文物,窺見一二。

為使民眾深入了解佛教藝術歷史淵遠及其文化內涵,館方特別在「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出期間,安排三場專題講座,本月28日將邀請台灣重量級的佛教藝術專家林保堯教授主講:「古代犍陀羅美術」。講座時間:14:00-15:30,地點:禮敬大廳二樓五觀堂,報名網址:http://lnago.com/ADMNS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

日期:即日至09-30

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二展覽廳

攝影比賽評審會 為「與佛同行」留下歷史




【人間社記者王虹月 高雄大樹報導】

為慶祝佛誕節,佛陀紀念館與英國杜倫大學5月份共同舉辦「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和考古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舉辦攝影比賽,鼓勵愛好攝影者對展覽及佛誕節、浴佛法會等活動,透過攝影呈現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感動的作品,讓社會大眾乃至世界各地人士,更能響應並參與每年佛誕節活動。7月26日在佛館禮敬大廳五觀堂舉辦評審會。

此次評審邀請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永融法師、有賢法師、台灣攝影學會資深顧問張慶祥、中國攝影協會理事劉盛興、高雄市高青攝影協會第五、六屆理事長梁清秩擔任,近千件作品經過初審、複審、決審之三輪審核,最終底定前三名、優選及佳作共56件。

「以圖為鑑」永融法師表示,此次攝影比賽,可以說把這個時代為慶祝佛誕節、舉辦「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和考古學術研討會留下歷史,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時希望未來若有類似比賽,繼續參賽、支持與指教。

張慶祥老師分析,此次參賽作品多符合基本要求,因此評審重心將注重「與佛同行」活動範圍,以及浴佛節活動,如眼神、感情的流露,而一些較無內涵性的照片則比較可惜,會流於表象。他也舉例,有許多作品都以浴佛為主題,如何在眾多作品中挑選?他認為,是浴佛者的眼神和動作,透過畫面或光線影響了觀賞者。

 劉盛興老師評析,舉辦此次攝影比賽的重點是期待在大家的作品上看見「歡喜心」,因為參加此次活動,無論入鏡、掌鏡的人都很歡喜,這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至於器材的部分,不一定要專業相機,有些手機也可以照出很美的照片,重點是有沒有扣住活動的重點,「我們講求人間佛教,就是跟生活扣在一起。」他也提及,此次投稿的照片範圍重複較多,是非常可惜的一點。

梁清秩老師講評,此次攝影比賽的主軸有兩個,一個是「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另一個則是佛誕節的活動。現場還有許多作品呈現佛館的景觀,但卻沒有扣緊主軸,只是純粹拍攝「佛館之美」,因此令人扼腕。

副館長永融法師感謝三位攝影老師共同協助此次評審,也感謝所有參賽者積極參與此次攝影比賽,同時認識佛館的活動之可貴,希望未來大家依然熱情地共襄盛舉。永融法師也頒贈感謝狀及結緣品予三位評審老師,並感謝大家對此次比賽的協助。

得獎名單

金牌獎:陳玉統

銀牌獎:林世淹、李清吉

銅牌獎:廖秀櫻 、張琨輝、蘇素香

優選:廖秀櫻、許哲嘉、林文雄、徐欣莉、林文河、方宏達、余宗政、林鴻棋、鄭袁達、張琨輝、莊佳穎、朱阿連、徐一夫、林珽佑、莊明昆、張凱智、

曾 漢中、林志明、薛如媚、林鑛銀

佳作:洪明春、朱阿連、莊伯安、徐哲暉、黃靖雯、王梓齡、許育財、孫仲義、李清吉、蔡雙喜、徐美鈴、徐欣莉、陳永昌、蔡淑芬、張悅、王文祥、蔡銘 彥、莊佳穎、張家進、王文祥、林文雄、陳國斌、許郁琳、王梓齡、甘勝元、徐哲曜、許素燕、李茂楓、許素貞、林育全圖說:近千件作品經過初審、複審、決審之三輪審核,最終底定前三名、優選及佳作共56件。莊美昭攝圖說:透過攝影呈現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感動的作品,讓社會大眾乃至世界各地人士,更能響應並參與每年佛誕節活動。莊美昭攝

林保堯教授 細說古代犍陀羅藝術之美




【人間社記者 吳仕英 大樹報導】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教育推廣講座,7月28日由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林保堯在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五觀堂主講「古代犍陀羅美術」。一幅幅出土文物,見證了佛陀的一生。佛陀出生在人間、生長在人間、成佛在人間、弘法在人間。250位各行各業的精英,細細品味犍陀羅時代佛教藝術的真善美。

林保堯說明犍陀羅藝術的起源,有希臘說及羅馬說兩種。指出在本世紀初期,法國美術史學大儒福修(A.Foucher)首先於1913年,提出希臘起源論的學說,即這種雕像作品,實為希臘風位與印度風味相互混合而誕生的,就是所謂的歐亞混血兒的佛教雕刻家們的作品。

另外,馬歇爾在1960年出版的著作《犍陀羅佛像》中作出全面性的結論,他以Sirkap遺跡的發掘,明確地斷定出:「犍陀羅的佛像創始與起源,是無法追溯至貴霜王朝以前的。」這個重要且有依據性的見解,是促使其後學者,朝向所謂的犍陀羅美術,是源於羅馬文化影響而來的「羅馬起源說」更有力的催生劑。

林保堯指出希臘雕刻特徵,希臘美術是將衣服明顯顯示出體軀輪廓的有機性與其特徵的表現方式。也就是身衣不二,有韻律感、流動感及波浪感。至於羅馬雕刻特徵,羅馬美術是將衣服脫離體軀而獨立且具有量感,衣襞更如垂掛的窗簾或布幕,採取深雕又平行的手法,也就是身衣為二,垂掛式及掛架式。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為此次精采的演說總結四點:犍陀羅與犍陀羅藝術、犍陀羅的羅馬式及希臘式風格區別、犍陀羅有哪些內容及有關佛傳的部分,以及將來自日本、德國、美國、大陸、台灣等各大博物館等的圖像述說佛陀的一生。

來自台北故宮博物館的鄭念雪老師,為了聆聽這場珍貴的演講,特地先到佛館展廳「佛陀的一生」展區做功課,對於展出的佛像及文物,用顯微鏡仔細觀察細節,再對照教授的圖文,覺得收穫太豐富。

圖說:「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教育推廣講座,7月28日由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林保堯主講「古代犍陀羅美術」。 人間社記者吳仕英攝圖說:林保堯教授以一張張圖片細說古代犍陀羅藝術之美。 人間社記者吳仕英攝

「犍陀羅佛教造像的性質與內容」講座 歡迎報名




【作者:佛陀紀念館】

穿越時空與佛同行,佛陀紀念館自5月份展出「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出期間,教育推廣處規畫集印學習單、版畫體驗以及系列講座等各項活動,引領遊客穿越二千六百年前古印度的佛教聖地的莊嚴殊勝,時空交錯,佛教藝術之美印記在每位來訪者的心底。

佛教的經典記載與佛教造像藝術息息相關,8月26日(日)將邀請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博士古正美教授主講:「犍陀羅佛教造像的性質與內容」。本次的演講就是要談論經典與犍陀羅造像的關係。

 在犍陀羅時期,由於開始大量及系統性的雕塑佛教造像,貴霜王朝不但將其建國信仰的內容記載於大乘佛經,而且也依經造像,表達其建國信仰的內容及轉輪王形象。透過古正美教授此次的講演,聽眾可以深入了解佛經與佛教造像藝術之間的關係。講座時間:14:00-15:30,地點:禮敬大廳二樓五觀堂,報名網址:http://lnago.com/ADMNS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

日期:即日至2018-09-30

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二展覽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