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佛陀將入涅槃時教誨弟子,如有虔誠信者發心前往佛陀一生所到之四處朝聖禮拜,所得功德不可思議。這四處分別為:佛出生地「藍毗尼園」、成道處「菩提迦耶」、初轉法輪處「鹿野苑」、入涅槃處「拘尸那揭羅古城」。
佛陀誕生地藍毗尼園是全世界佛教徒最崇高的朝聖地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尼泊爾政府和日本政府在二○一一年通過日本信託基金會所發起的「佛陀誕生地藍毗尼的保存與管理加強計畫」,並由東京大學西村幸夫教授主導,因應世界文化遺產藍毗尼以及佛陀誕生地周邊地區所面臨的困境尋求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如何做好保存古蹟,維護和展示考古遺址,以及面對日益增加的遊客數量,在發展旅遊與保護遺產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本次展覽呈現始於二○一一年一月的考古活動及相關項目之成果,目前仍在進行中的專案是由尼泊爾國家考古局、藍毗尼開發信託基金會和英國杜倫大學共同組成考察團,在科什山·普拉薩德·阿查理雅和羅賓·康寧漢教授的指導下,來自尼泊爾和英國的考古學家和專家們與佛陀紀念館首次合作展出考古成果。
佛陀紀念館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在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以國際考古研究發現作為展示主軸,慶祝佛誕外,更深具教育意義。



第一單元:佛陀的一生SECTION 1: THE LIFE OF THE BUDDHA


八相成道   Eight Great Events

入胎 Entering the Womb

釋迦牟尼在降生娑婆世界之前,原是位菩薩,住在兜率內院。菩薩在入胎之前,觀察到北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性行仁賢,摩耶夫人前五百世曾為菩薩母,應往那裡入胎,於是便乘六牙白象,由兜率內院下生人間。是夜,摩耶夫人在睡夢中見菩薩乘坐一頭六牙白象,白象騰空而下從摩耶夫人右脇進入身體。

出胎  Birth

摩耶夫人懷胎將滿十月,依習俗回娘家待產。途中於藍毗尼園小憩時,夫人手攀無憂樹枝,太子自夫人右脇誕生。太子誕生時,行走七步,步步生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這是我在人間最後的受生,我是為了解救眾生、示教利喜,才來人間。」太子還宮後,命名「悉達多」,意思是太子生下來就具足了所有瑞相,一切成就。

出家  Renunciation

悉達多太子住在王宮,過著優越富裕的王族生活。有一天,他出城見到老人、病人和死者,深感人生無常。後來他遇到一位出家人,體悟到修行才是解脫之道,毅然決定出家求道。在一個全城熟睡的午夜,太子命令車匿一同出城。淨飯王知道後,命人去尋找,但是太子心意堅決,最後憍陳如等五位大臣留下來陪同太子一同修行。

苦行  Ascetic Practice

悉達多太子出家後各處尋師訪道,後又至苦行林,專修苦行。經過六年,原本雄健英挺的身姿,變成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然煩惱、妄想,不能斷滅;情欲、生死,不能解脫。太子悟出苦行非得道之因,於是,他到尼連禪河洗去身上的垢穢,並接受牧羊女乳糜供養,體力才漸漸恢復。憍陳如等五人以為太子道心退失,心生誹謗,捨太子而去。

降魔成道  Defeat of Mara and Enlightenment

悉達多太子出山,渡過尼連禪河,至菩提樹下結跏趺坐,發大誓願:「若不成佛,誓不起座。」魔王波旬懼怕太子悟道成佛會令自己失勢,於是率領魔女前去誘惑,又下令萬億魔軍攻擊太子,然都無功而退。太子通過重重考驗,對外降伏聲色貨利的魔,對內降伏貪瞋愚癡煩惱等魔障後,徹見自己本來面目,止息一切妄想無明。

初轉法輪  First Turning of the Dharma Wheel

悉達多悟道後,被稱為佛陀,首先他前往鹿野苑,拜訪憍陳如等五人。當初他們五位懷疑佛陀退失道心,所以佛陀首先告訴他們,捨棄苦樂,才能得到中道,接著又為他們說四聖諦。他們接受了佛陀的教法,成了佛陀座下最早的五位比丘弟子。此時佛教教團成立,有了佛──釋迦牟尼佛、法──四聖諦、僧──五比丘,為佛教最初三寶。

入世說法  Propagation of the Dharma

佛陀主張眾生平等,初期出家的弟子,僅限於男性比丘。佛陀成道後第六年,佛陀之子「羅睺羅」出家,是佛教有沙彌的開始。後佛陀的姨母「大愛道」求度出家,由是有比丘尼。佛陀教化凡四十九年,僅出家之弟子證得阿羅漢果的常隨眾比丘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之多,在家弟子,為數尤眾,上自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無不為佛陀慈悲所攝受。

涅槃  Parinirvana

佛陀臨終前於拘孫河作最後的沐浴,再到拘尸那揭羅城沙羅雙樹林,頭北面西呈吉祥臥。夜半,佛陀對諸比丘和皈依的弟子作最後的叮嚀:「我所要度的眾生皆已度盡,還未度的皆已作了得度的因緣。現在已沒有讓肉體繼續存在的必要,你們隨順我的教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處!」語畢,便安詳地入了涅槃。

*涅槃:不是死的意思,是指生命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



 



第二單元:犍陀羅與佛教的傳播 SECTION 2: Gandhara and the Spread of Buddhism


1.佛教早期的傳播 The Spread of Early Buddhism

佛教傳入南亞地區,最早可上溯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約在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曾走訪各佛教聖地,四處建造石柱和紀念碑,宣揚佛教教義。歷史亦有記載,阿育王曾下令開啟九座佛塔,取出所奉舍利分出,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
佛教隨後傳入亞洲,在西元二世紀貴霜王朝半游牧民族統治南亞地區及其首都(現今阿富汗)時,於中亞地區大興佛法。此時佛教藝術及建築逐漸興起,犍陀羅地區被視為佛造像之先河。

2.犍陀羅的地理與歷史.Gandhara and History

犍陀羅地區,位於印度西北部(約今西巴基斯坦白夏瓦)。犍陀羅佛教藝術與建築受到南亞的影響,並汲取西方古典的元素,推測應為佛造像最早的起源。犍陀羅內陸與高海拔山丘自古即為許多城市與宗教建築的所在地,如塔克西拉古城、巴基斯坦查爾沙答遺址、塞杜沙里夫遺址一號、布特卡拉佛寺遺址一號。這些遺址從原史時代的犍陀羅土塚(窣堵波)文化到孔雀王朝佛教的興起,乃至後期經由絲路將佛教東傳,皆有助於了解佛教早期的本質。

3.佛像 Picturing of the Buddha
最早的佛造像應始於西元一世紀,其確切的起源地、發展與影響仍待考察。早期的佛教造像中心有犍陀羅及秣菟羅,犍陀羅造像結合東西文化的匯聚,具有南亞和希臘的藝術風範。秣菟羅是位於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城市,其佛教藝術作品受到印度婆羅門的圖紋及型式所影響,偏重在一種超越自然主義的心靈層次。在此之前,多以佛座、菩提樹、法輪、佛足等物象徵佛陀。



考古學家約翰‧馬歇爾的攝影典藏   Marshall Collection 

約翰‧休伯特‧馬歇爾
約翰‧休伯特‧馬歇爾爵士(Sir John Hubert Marshall,1876-1958),生於一八七六年,卒於一九五八年。一九○二年至一九二八年間擔任印度考古調查總監。早年在劍橋國王學院就讀古典文學,隨後與亞瑟‧埃文斯爵士在克裏特島多處地點從事考古工作,之後被英屬印度總督喬治‧寇松派任到印度。他在位於塔克西拉市的犍陀羅地區考古之前,先後在其他佛教中心,如鹿野苑及桑奇遺址從事考古研究。馬歇爾爵士並在桑吉遺址清理及修復五十一座建築物,與過往遷移或收藏雕塑藝術作品的方式迥異其趣,現今的桑奇與菩提伽耶等遺址能重現眼前,主要是馬歇爾爵士保護的成果。他也在其他重要的佛教中心進行調查與保護工作,如阿育王首府華氏城、佛教大學那爛陀寺遺址。
馬歇爾爵士擔任總監期間,共收藏了4,910張照片,目前典藏在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這些照片詮釋上世紀陸續遭受遺失、損壞、保存或改變的重要佛教遺址,對於有興趣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員而言,是極為重要的資源。本展覽圖錄精選馬歇爾爵士收藏的許多圖片。



 



第三單元:佛陀誕生地藍毗尼的保存與管理加強計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信託基金第一階段工程,2011-2013):藍毗尼園
SECTION 3: STRENGTHEN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UMBINI (UNESCO/Japan Funds-in-Trust Phase 1 2011-2013): LUMBINI


重新發現藍毗尼  Rediscovery of Lumbini

一八九六 年,尼泊爾帕爾帕府總督卡德加.桑雪.雷鈉(KhadgaShamsher J.B. Rana) 將軍與印度考古局安羅.傅爾(Anton Fuhrer ) 博士在帕達利亞(Padariya) 村附近,參觀一座蓋在土丘上,當地人稱為魯米尼神(Rummin-dei) 的小神殿,在那裡發現了一根石柱。他們清除柱子周圍的殘骸,確認藍毗尼園阿育王石柱的銘文,並研究摩耶夫人寺遺址所留下的殘物。除此之外,他們還確定八座毀損的佛塔和浴池,重新詮釋魯米尼神石像,將祂視為佛陀誕生景觀的一部分。
印度考古局穆克赫吉(P. C. Mukherji) 在一八九九年被派任到該遺址並作紀錄。他的方案和照片證實阿育王石柱和摩耶夫人寺的存在,且建立在池邊的磚砌結構和瓦礫堆上。穆克赫吉描述,「藍毗尼園是一座古老及全毀的遺址,我挖掘出的古代城牆將重新被發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信託基金會藍毗尼計畫專案  UNESCO/JFiT Project at Lumbini



尼泊爾國家考古局、藍毗尼發展信託基金會及英國杜倫大學在二〇一一年一月組成「世界文化遺產尼泊爾藍毗尼計畫專案」第一階段工程,由尼泊爾考古學家科什•阿查理雅(Sri Kosh Prasad Acharya)及羅賓‧康寧漢教授(Professor Robin Coningham)負責主持,三年來,尼泊爾和英國的考古學家及專家們,致力於這片文化遺產的調查與研究。



第四單元:佛陀誕生地迦毗羅衛古城的保存與管理加強計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信託基金第二階段工程,2015-2017):提羅拉科特‧迦毗羅衛與佛陀誕生地 SECTION 4: STRENGTHEN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UMBINI (UNESCO/Japan Funds-in-Trust Phase 2 2015-2017): TILAURAKOT-KAPILVASTU AND THE NATAL LANDSCAPE OF THE BUDDHA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信託基金會專案第二階段工程 Second phase of UNESCO/JFiT Project

二〇一四至二〇一七年之間,東京大學西村幸夫教授所主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日本信託基金會第二階段遺址維護計畫,以藍毗尼園為基礎,旨在深究佛陀早年居住二十九年的迦毗羅衛古城(今尼泊爾提羅拉科特),以保存、呈現和保護這個遺址。





第五單元:佛陀誕生地的保護與維護 SECTION 5: PROTECTING AND PRESERVING THE NATAL LANDSCAPE OF THE BUDDHA


當代社區     Modern Communities

尼泊爾塔瑞區特有的文化與自然遺址景觀,隨著日益增加的開發與投資逐漸受到破壞,為了保護大藍毗尼園區,尋求當地居民的認同益顯重要。當地社區過去未全然參與遺址的規劃或決議,現今來看,徵詢當地居民的意見及需求,以獲得他們的支持和參與考古遺址、朝聖和遊客的維護與發展是必要的。在舉辦朝聖及觀光活動的同時,亦確保當地社區能在經濟與社會層面有所受益。



藍毗尼社區    Communities of Lumbini

藍毗尼擁有豐饒的土地,原住民與外來移民形成多元複雜的族群。二〇一一年國家人口普查資料顯示,藍毗尼地區由十一種不同語言及四十五種階級與族群所組成。即使當地有為數不少的穆斯林族群以及塔瑞原住民部落,此地的居民仍以信仰印度教為主。



第六單元:現代朝聖地──佛陀紀念館 SECTION 6: Buddha Museum as a Center of Modern Pilgrimage


佛教朝聖    Buddhist Pilgrimages

1.朝聖的意義

朝聖即巡迴參拜與佛、菩薩、祖師等有關的聖地、聖跡及聖物等。佛子朝聖可以追溯感懷聖者的悲智願行,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與自己做生命的結合,獲得來自他們的啟發。



2.朝聖的功德

據法顯譯《大般涅槃經》:「於我滅後,能故發心,往我四處,所獲功德不可稱計,所生之處,常在人天,受樂果報,無有窮盡。」經中說的「四處」,即是:

(1)藍毗尼園--佛陀誕生處

(2)菩提伽耶--佛陀成道處

(3)鹿野苑--佛陀初轉法輪處

(4)拘尸那羅--佛陀涅槃處

這是佛親自宣說的朝聖功德,真實不虛。

現代的佛教朝聖地──佛陀紀念館  Modern Pilgrimage Site – Buddha Museum

1.跨越時空,與聖者接心

佛陀成道後,從菩提伽耶走向人間,宣說所覺悟的真理;隨著僧團的建立、發展,佛法從印度傳向世界各地,在許多國家建立起佛教聖跡與獨特的朝聖形式。

2.佛陀紀念館建館緣起

只要有佛法流傳的地方,就有聖地。一九九八年,星雲大師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當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Kunga Dorje Rinpoche),感念佛光山寺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遂表達贈送護藏近三十年的佛牙舍利心願,盼能在臺灣建館供奉,讓正法永存,舍利重光,是為建館緣起。

3.現代朝聖地

佛陀紀念館以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四給」為核心價值;以「文藝化、電影化、人間化、國際化」為發展目標;樹立並落實「以人為本」理念。自2011年落成至今,受各界肯定,獲得多項獎項,創造了博物館的奇蹟。佛陀紀念館現不僅是國際郵輪必造訪的景點,更受到TripAdvisor 網站的好評推薦,吸引了無數朝聖者,真正成為現代佛教聖地。
佛陀紀念館就像人生的加油站,是心靈的百貨公司,是去除煩惱的清涼地,除了舉辦大型展覽、學術研討會,及深具指標性、國際性的大型活動,更設有繞塔、抄經、茶禪、心的旅程等課程,讓來館的人找到生命重新出發的力量!



第七單元:世界各地慶佛誕 SECTION 7: Buddha’s Birthday Celebrations Around the World


浴佛與行像   Bathing Buddha and Parade

農曆四月八日,是紀念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節日,稱佛誕節,又稱浴佛節。慶祝佛誕節的活動中,主要有「浴佛」與「行像」。

1. 浴佛    1. Bathing the Buddha

據佛傳記載:悉達多太子在藍毗尼園降誕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當時有九龍吐水洗浴聖身。據此,每年四月八日舉行法會,用花草作一花亭、亭中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釋迦太子金像,以香湯、水、甘茶、五色水等物,從頂灌浴,稱為「浴佛」或「灌佛」。

2. 行像    2. Parading the Buddha

佛誕日除舉行浴佛法會外,另有一盛大的「行像」慶祝活動,也就是用裝飾華美的車子載著佛像巡行城市街衢,供民眾禮拜植福。贊寧的《大宋僧史略》上說:「行像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親睹佛,由是立佛降生相,或作太子巡城相。」此乃佛教「行像」的起源。



佛光山全球慶佛誕    Fo Guang Shan Worldwide Buddha’s Birthday Celebrations

早年星雲大師初到台灣宜蘭,每年只要到了佛誕節,就會舉辦佛誕節慶祝大會,不但增進了大眾對佛誕節精神、歷史的了解,也帶動當地的信仰與文化傳承。

1954年5月8號,大師率領宜蘭念佛會慶祝佛誕節,慶祝活動持續四天,有遊行、念佛、放映幻燈片、浴佛典禮、表演晚會,並演出佛教話劇,近八千人參加。在當時,配合佛誕節利用幻燈片、音樂布教,可謂開創現代化布教之始。1958年,遊行隊伍還綿延了十公里之長。1959年,共有三萬餘人參加,造成宜蘭空前未有的熱鬧場面。

時至今日,全球佛光人皆為佛誕節慶祝大會而努力,帶動當地的發展與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