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尼泊爾默帝耶法師 談佛陀誕生地的管理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尼泊爾藍毗尼發展信託副主席默帝耶法師(Venerable Metteyya Sakyaputta ),同樣出生於佛陀的誕生地藍毗尼園。默帝耶法師在此次「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論文
論文〈佛陀誕生地的管理:藍毗尼園〉(Managing Lumbini, the Birthplace of Lord Buddha),由尼泊爾藍毗尼發展信託首席聯絡官吉安尼‧萊代為宣讀。

論文提及,造訪藍毗尼的遊客人數每年都在穩定增長,像是在2017年,即有超過150萬人參訪,預計未來幾十年將達到約2000萬人,而且將藍毗尼與大陸連接起來的高速鐵路相關的談判協商已經啟動,為方便遊客和朝聖者,正計畫將藍毗尼與印度佛教聖地路線串連起來,這些基礎設施及有可能大幅增加藍毗尼的遊客潮。

如今,藍毗尼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交匯點,保護和恢復藍毗尼地區的完整性和棲息地,非常需要適當的規劃和長期持續的管理計畫,以維護佛陀的出生地和保護自然神聖美景。

默帝耶法師致力婦女和兒童教育的發展,他創辦女子修道院、兒童圖書館、菩提學園、和平教育中心等,身為自然環境保育者,也將自然環境保育的理念貫徹在計畫之中,並積極投入保護藍毗尼赤頸鶴的棲息地,2017年獲尼泊爾政府聘為尼泊爾藍毗尼發展信託副主席。

吉安尼‧萊強調,藍毗尼不是只有尼泊爾政府在管理,經由各方的合作聯繫,包括英國杜倫大學,還有日本、西班牙等地學術單位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的共同努力維護下,希望藍毗尼不只是處旅遊勝地,而是朝聖之地。當踏上藍毗尼時,彷彿就是「回到佛陀的故鄉」。

當被問及對佛陀紀念館的印象,吉安尼‧萊說,佛陀紀念館的專業程度令人讚嘆,佛館能夠使大眾很容易地在此展開學習交流。尤其佛館的法師、佛光小姐的親切,「讓人可以近距離的親近佛陀與佛教。」

吉安尼‧萊,過去10多年來服務尼泊爾藍毗尼發展信託,近期擔任行政處長,並且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科學委員會藍毗尼區成立以來,即為委員會委員。圖說:尼泊爾藍毗尼發展信託首席聯絡官吉安尼‧萊,此次在「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代讀尼泊爾藍毗尼發展信託副主席默帝耶法師的〈佛陀誕生地的管理:藍毗尼園〉。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尼泊爾國家考古局前局長:佛陀是屬於大眾的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信託基金項目考古調查主任科什山‧普拉薩德‧阿查理雅(Kosh Prasad Acharya),曾經擔任尼泊爾國家考古局局長,在此次「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論文「重新發現藍毗尼─佛陀誕生地」。

阿查理雅主任說,「我想傳達的是,佛陀是大眾的,不限於那個宗教,佛陀不是只有給佛教徒認識的。」各宗教團體也應認識佛教,透過這場會議,思考如何將佛陀介紹給更多人認識,不過有件需要跟大眾釐清的事,藍毗尼在尼泊爾,所以佛陀是出生在尼泊爾。

科什山‧普拉薩德‧阿查理雅表示,尼泊爾不只是佛陀出生的地方,更是佛教的神聖之地,從考古的角度來看,不是只有讓文物出土就足夠,而是完整的將佛教的歷史呈現給大眾,這才是比較重要的。他期盼未來在考古工作上能夠得到多方支持,畢竟很多地方仍然不足,都還是要下更多功夫的。而大家將此次在佛館交流所見所聞,帶回各自地方,是項重要的學習。

博物館的功能,已經不是只有讓觀眾來欣賞文物而已,而是要達到文物和觀眾之間互動的效應。阿查理雅說,此次在佛陀紀念館,他看到因為佛光山的努力,感受到博物館與人互動的關係,令人感到相當欣喜。

「與佛同行」古今東西方文明交會




【作者:江美英/南華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和學術研討會,是場感人的古今東西方文明交會。2017年12月英國杜倫大學東方博物館克雷格•巴克萊館長夫婦和 Jennifer教授在妙祥法師陪同下,到佛光山南華大學參觀,預告我們2018年佛誕節時將會有他們館藏的佛教文物展及佛陀誕生地藍毗尼園考古相關學術研討會,我當時就期待這場盛會到來。

此次展覽,讓我們一睹「犍陀羅佛像」藝術之美,對於藍毗尼園的考古工作及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在大藍毗尼園遺址大環境保護工作,均做了完整呈現,深入亦能讓人讀懂、讓人讚美與讚嘆的一個展覽。

佛館已經舉辦過很多場的國際研討會,但這場國際級研討會又有多個國際文化機構、多位國際學者提供研究成果論文,讓我們更深入了解佛陀誕生地的考古發掘、保護、教育和他們與當地居民的溝通互動等工作。

康寧漢教授從展覽開幕、研討會致詞,到座談時對藍毗尼園的熱誠,都讓我深受感動!尼泊爾國家前考古局局長科什山‧普拉薩德‧阿查理雅,選擇在發掘遺址照片前與我們合照,讓人很感動學者們跳脫門檻,不論宗教、藝術或是文化因素,他們仍然勇往直前,如此投入考古工作!

如常館長閉幕致詞說,這個展覽研討會不是追尋佛陀誕生地的一個起點,會永續的!在場的人聽了都很感動!這兩天研討會我有充實學習的激動!感謝佛陀,感謝搭起橋樑的佛陀紀念館!感謝所有學者專家!

 圖說:此次展覽,讓我們一睹「犍陀羅佛像」藝術之美。莊美昭攝  圖說: 駐館藝術家許文融欣賞 「犍陀羅佛像」藝術之美。蔡清華攝

與佛同行 佛教傳播新起點




【人間福報記者羅智華大樹報導】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暨學術研討會受到熱烈響應,創下許多新紀錄,不僅是首次在佛陀紀念館發表佛陀誕生地的考古成果,亦是佛館首次與全球百大學府杜倫大學合作的國際研討會,無論是內容之豐、層次之高,都受到高度肯定。


佛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感謝各界協助完成展覽,也期許未來能在聯合國、尼泊爾等地展出,讓更多人有機會探究佛教的發展源頭與珍貴歷史。


集體創作 延續好因好緣


如常法師表示,在佛館創立之初,就與大陸國家文物局合作推動五年策展計畫,從二○一一年開館迄今已舉辦過「千年重光」、「光照大千」、「七寶瑞光」、「紫禁佛光」等大型佛教藝術展覽,這五年的展覽規畫非常重要,不只奠定了佛館的基礎,更將佛館推向了國際化。


隨著這五年策展的完成,如常法師開始思考如何從佛教源頭開始做起,將佛教起源的古印度與現今的當代佛教串聯起來,形成佛教傳播發展的一帶一路。歷經將近一年與杜倫大學團隊的討論規畫,終於順利完成這場國際首見的佛教考古文物展。


如常法師說,佛館不只邀請到在遺址進行考古研究的原班人馬與大家見面,同時也透過展覽與研討會,帶領大眾了解兩千六百年前的佛教聖地歷史。對此,他要特別感謝海外都監院院長滿謙法師協助、倫敦道場住持妙祥法師與佛光山團隊的通力合作,共同成就此次因緣。


不只如此,如常法師希望能將此次展覽作為推動佛教傳播的一個起點,接下來能讓這樣難得一見的佛教展覽回到尼泊爾舉辦,並能有機會前進聯合國展出,讓此次活動締結的善因好緣,能一直傳承下去。



連結歷史 推動未來發展


對此,尼泊爾國家考古局前局長科什山.普拉薩德.阿查理雅表示,他十分樂見尼泊爾能與佛館攜手合作舉辦活動,他也會盡全力提供協助。他談到這是自己參加過最具水準的佛教展覽與國際研討會,活動內容不只關注佛教過去的傳播歷程,更推動了佛教未來發展;透過此次參與,也啟發尼泊爾未來在佛教遺址文物保存方面更多想法,感謝佛館與國際團隊大力協助,讓成果可以如此豐碩。


十二日、十三日為期兩天的與佛同行學術研討會畫上圓滿句點,不僅研究主題多元,論壇內容更是質量俱佳,發表多篇兼具深度與廣度的論文,引起諸多回響。像是日本神戶設計大學教授西村幸夫發表的〈尼泊爾大藍毗尼園區的朝聖規畫〉,就是希望藉由學術力量,來為佛教聖地制定更妥善的古蹟保存計畫,讓佛教徒可以永續朝聖。而知名美國紐約國家地理攝影師艾拉.普洛克,則是透過研討會發表的一張張動人照片,詳實記錄研究團隊在遺址裡的考古歷程,不只讓人看見團隊背後的辛苦,也讓人宛如親臨實境般重回考古現場、一睹這些佛教遺跡的珍貴面貌。

追本溯源 回歸佛陀本懷 林祖強




【人間福報記者羅智華大樹報導】

此次由佛陀紀念館首度與英國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攜手策畫的「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暨學術研討會,引起各界熱烈回響,更吸引各國學者專家一同參與,知名法國文化評論家林祖強也遠從歐洲前來共襄盛舉。
「這次展覽水準相當高,展出內容令人讚歎。」林祖強從文化觀察角度指出,對於此次展覽,印象最深刻的是整體策展,主辦單位除了從考古學角度來發現佛陀誕生地的古城遺蹟,還藉由文化及信仰面向來觀看佛陀弘法歷程,除具有學術上的意涵,更傳達人文及社會關懷思惟,「這不單是一場結合考古研究與宗教文化的深度展覽,更是一部介紹佛教法水,如何從古印度流傳至各地的重要傳播史。」


此外,林祖強也談到能在現代的佛教朝聖地──佛陀紀念館,舉辦難得一見的展覽與研討會,對佛教而言具有多重意義。第一點,藉由了解佛陀出生、成長、成道、弘法的歷程,不只是對佛陀本懷的探究,更是佛教發展歷史的追本溯源。


第二點,透過展覽循序漸進的介紹,也將古印度佛教與當代佛教有系統的串連起來。林祖強以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為例,星雲大師自身的弘法歷程,就是一部現代的佛教傳播史,也是當代佛教推動的「最佳典範」;尤其藉由在佛館舉辦的這場展覽,更清楚看到佛教傳播歷史的一脈相承。


第三點,藉由考古團隊對佛教遺蹟與歷史文獻的考究,讓大眾理解到佛教的推動必須與時俱進、因地制宜,思考如何與當代性、世界性相結合,而這正是此次展覽與研討會所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佛館「版畫體驗」 藝術家林俊賢創作教學




【人間社記者 梅勝傑 大樹報導】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將藝術與生活結合,5月13日在一教塔舉辦「版畫體驗」教學,邀請享譽國際版畫大師林智信的公子林俊賢授課,指導大慈育幼院師生等近三十人,體驗版畫雕刻與印製之美,大眾體驗藝術家創作過程的辛苦與樂趣。本活動共舉辦三場,另兩場將於6月24日、8月12日在一教塔舉辦。

林俊賢原本信仰道教,二十多年前,一次特殊的個人經驗,看一本佛教講因果的書,竟莫名的哭了一夜,內心深深懺悔年輕時捕魚、掏鳥窩、殘傷幼鳥、小昆蟲等不良行為。當即便發願、實踐素食、且開始認真尋找佛法。

林俊賢受父親的耳濡目染,從幼稚園起就喜歡繪畫,很早便接觸版畫,還帶來高中時,人生第一次刻的作品來分享,他主修藝術教育,也專研過油畫、水彩等各類藝術,曾任教台南教育大學,藝術造詣不在話下,教學幽默、且已將藝術與佛法結合,主張說故事要讓人能懂、並要以圖相轉法輪 。

大部分時間讓同學實際操作外,林俊賢教導、示範版畫相關的刻板、拓印、套色等方法,傳授使用顏料、版畫模板材、紙張、版畫相關名稱等的知識,老師表示3小時課程,只能給予基礎的概念,但卻非常重要。

教學中,不時穿插佛法教學,林俊賢要大家把佛的精神帶回家,學習佛的平常心、清淨心、不攀緣、不執著,並說藝術家、甚至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做功課,不只要教版畫的表面,更為傳承生命價值的重要意義而教。

「版畫體驗」是「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一系列慶祝佛誕及展覽活動之一,想體驗版畫的民眾請上網報名參加,報名網址http://lnago.com/ADMR3

圖說:林俊賢教學認真、話語幽默,不時穿插佛法教學。 人間社記者梅勝傑攝圖說:林俊賢帶來高中時人生第一次的版畫作品。 人間社記者梅勝傑攝

佛陀出生地考古新發現




【作者: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目前於本館第二展覽廳展出「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將考古新發現與學術界、大眾展示及推廣,引領觀眾認識佛陀的故鄉。

考古學者為何能再次發現佛陀出生地?那就要推介中國兩位高僧──東晉法顯大師、唐代玄奘大師,他們對西行路線的歷史地形的詳細記載文獻,成為考古學者能再次發現佛陀出生地的關鍵。

此次展覽是佛陀紀念館首次與英國杜倫大學合作的大展,展場以七個單元呈現,民眾步入展場首先觀賞版畫藝術家林智信老師所創作的佛陀的一生「八相成道圖」作品,「八相成道」是佛陀傳一生的縮影,也是佛教藝術常用的題材。民眾在觀賞第一展區之後,對佛陀的一生即有所初步認知,加上「八相成道圖」並結合動畫方式呈現,更加引人注目。

接著進入認識犍陀羅與佛教的傳播,犍陀羅地區位於印度西北部(約今西巴基斯坦白夏瓦),被視為早期佛教藝術創始之地,也是傳入亞洲各地的起源地。最早的佛造像應始於西元一世紀,在這之前為無像時期,多以佛座、菩提樹、法輪、佛足等物象徵佛陀。

在此單元民眾可觀賞由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藏犍陀羅時期多件佛教文物,有樹下誕生圖、太子沐浴圖、佛說法圖、禮拜佛陀圖等,以及考古學家約翰‧馬歇爾考古時珍貴的攝影作品。

此外,第三至第五單元,則介紹尼泊爾國家考古局、藍毗尼發展信託、英國杜倫大學考古學家及專家們,致力於藍毗尼這片文化遺產的調查與研究珍貴鏡頭畫面。包括藍毗尼、迦毗羅衛的保存與管理加強計畫、以及佛陀誕生地的保護與維護等,搭配有國家地理雜誌知名攝影師艾拉‧普洛克的紀錄照片。

佛教從古印度流傳至今,一脈相傳,走到第六、七單元展示區,則有現代朝聖地─佛陀紀念館,以及世界各地慶佛誕的盛況。以了解佛教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帶給人們無窮的希望。觀賞此次展覽,彷彿認識一部佛教的發展史、藝術史。「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即日起至9月30日止,歡迎您一同來到佛館認識佛陀的故鄉,與佛同行。

「這次展覽水準相當高,展出內容令人讚歎。」知名法國文化評論家林祖強從文化觀察角度指出,對於此次展覽,印象最深刻的是整體策展,主辦單位除了從考古學角度來發現佛陀誕生地的古城遺蹟,還藉由文化及信仰面向來觀看佛陀弘法歷程,除具有學術上的意涵,更傳達人文及社會關懷思惟,「這不單是一場結合考古研究與宗教文化的深度展覽,更是一部介紹佛教法水,如何從古印度流傳至各地的重要傳播史。」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2018-09-30

    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二展覽廳

圖說:民眾可在展場觀賞由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藏犍陀羅時期多件佛教文物。圖說:佛陀紀念館目前於本館第二展覽廳展出「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將考古新發現與學術界、大眾展示及推廣,引領觀眾認識佛陀的故鄉。

「與佛同行」專題講座 歡迎報名




【作者:佛陀紀念館】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是一場佛教藝術與文化的結合,也是信仰與歷史的尋根,展出期間,佛館教育推廣處特別舉辦三場專題講座,邀請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覺冠法師、日本筑波大學藝術學博士林保堯教授、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博士古正美教授,為聽眾梳理出佛教藝術的歷史脈絡。

首場將於6月30日(六),邀請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覺冠法師主講:「佛經傳譯的千年之路」。佛陀的法身,早期被稱為「佛經身」。本次演講說明這盞至今仍長明不熄的明燈,是如何從印度輾轉的艱辛過程裡,在歲月長河中遍照世間。

其次,7月28日(六) 邀請日本筑波大學藝術學博士林保堯教授以「古代犍陀羅美術」為題,深入介紹犍陀羅佛教藝術。犍陀羅是佛教美術的故鄉之一,換言之,此地是佛教美術、佛教造像的發源地。此地,誕生了不同於中印度本土式的「希臘式」佛教藝術而聞名於世,並影響今日的佛教藝術文化與流傳。

壓軸場,8月26日(日)邀請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博士古正美教授,主講:「陀羅佛教造像的性質與內容」。犍陀羅大量及系統性的開始製作佛教造像,貴霜王朝不但將其建國信仰的內容記載於大乘佛經,而且也用依經造像的方法表達其建國信仰的內容及轉輪王形象。本次的演講將談論經典與犍陀羅造像的關係。

透過佛教藝術研究專家及宗教人士,引領聽眾感受佛教藝術的浩瀚之美,以及蘊含豐富的佛教文化底蘊。以上三場講座時間:14:00-15:30,地點:禮敬大廳二樓五觀堂,請至佛光山聯合報名系統報名,報名網址:http://lnago.com/ADMNS




「佛誕印象」版畫體驗 收穫滿溢



【人間社記者 胡嘉蕙 大樹報導】 


佛誕印記-版畫體驗是「與佛同行 發現佛陀的故鄉」教育推廣系列活動之一,於24日下午,在佛館2樓第一展覽廳外廣場舉辦「版畫體驗」教學,邀請藝術家林俊賢授課,吸引高師大美研所學生、外籍配偶及民眾近20人參與,甚至還有5歲小朋友蘇柔縈專注地看大家創作。

在3小時內,林俊賢教導學生學習版畫的基礎概念、實際雕刻操作及拓印佛光山藏書票技巧等方法,並在教學中,把佛法真善美精神帶入藝術中,深獲在場學員一致的好評。最後一場將於8月12日登場,歡迎大眾把握難得的機會參加。

高師大美研所學生許沁玲分享,這次體驗對初學者來說很適合,用小型膠版、二支刀(圓、三角型刀)簡單的雕刻就可以完成,很有成就感。一般人會怕木刻版畫,應該是對刀柄的握法不了解。雕刻木版時,手務必放在雕刻刀後面,一件作品就輕鬆而成。她說,自己非常喜愛木刻版畫,因它非常環保,畢業論文也是論述版畫。渴望見到國寶級版畫大師林智信父子的她,特地來學習,相當開心,最後一場版畫印記,她還會再來。 

學員龔名俐表示,老師指導用真誠不做作的禪意來作畫,圖畫要有「善」的教育任務,啟發善念、修生養性,到達至善的境界,並且要自我約束與成長,如同《藥師佛經》經文「南無日光徧照」裡的日光代表智慧;「南無月光徧照」裡的月光代表著禪定。尤其,藝術是一種公益理念的開發,我們的創作,要有自己的思想、靈性及創意,更要付出情感,表達出自己的個性,如此雕琢出來的作品才會有靈魂。再者,取材也是藝術家內在的修為,所以藝術家要有文藝氣息,道德與人文修養。老師勉勵的「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深具意義。

「真的是很棒的體驗課程。」楊富蓉非常感謝林老師的教學,老師細心、貼心的準備教材和工具,並非常有耐心的教導一群門外漢雕刻版畫,不但傳授雕刻版畫的入門技巧,也淺顯易懂的教大家創作概念。

蔡慈娟說,感謝佛館舉辦「佛誕印象」版畫體驗,林老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導學員,領略四大藝術之一的版畫之美,並認知藝術真正的美在傳達「真善美」,用真誠的心,傳達善知識。短短的三小時,可說是收穫滿溢,不僅動手做,帶回了屬於自己的首件版畫雕刻作品,也豐饒了心靈。

圖說:林俊賢老師說雕刻木版時,手務必放在雕刻刀後面,輕鬆雕刻一件作品, 人間社記者胡嘉蕙攝

圖說:林俊賢老師用鋅版製作佛光山藏書票。 人間社記者胡嘉蕙攝



「與佛同行」特展 英國媒體報導




【作者:佛陀紀念館】

英國報紙媒體大幅報導「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在佛館展覽,近期Durham Times《杜倫時報》新聞介紹佛館及與佛同行展覽,還特別刊登佛館春節光照大千的盛景。Newcastle Journal《新堡日報》以「佛陀之光」推荐夏天來台的旅客要來體驗這難得一見的展覽,並可以看到杜倫大學研究關於佛陀誕生的新發現,由考古學家羅賓‧康寧漢教授在尼泊爾藍毗尼共同開拓發掘這個佛教地區最聖潔的地方。

杜倫大學不但舉辦佛誕節,在durham university dialogue magazine《杜倫對話雜誌》也作了相同介紹,佛館每年都會吸引超過千萬名遊客,這次展覽也伴隨著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兩種專業出版刊物。杜倫大學博物館總館長克雷格‧巴克萊說:「此展覽是向廣大的國際遊客展示杜倫大學珍貴展品以及杜倫大學重要的考古發現的寶貴機會。」今年雙方透過合作這個以研究為主題的展覽,包含了犍陀羅佛教雕像,以及3D技術重建藍毗尼早期寺院。

該展覽在佛誕節開展是為了紀念佛陀的誕生;連最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上面刻有藍毗尼為佛陀誕生的遺址。這殊勝難見的展覽展至9月30日,歡迎來山的社會大眾切莫錯過與佛相會,一定要來佛館了解西元前三世紀最早的佛教聖地景觀及佛教文物。

圖說:Durham Times《杜倫時報》。 圖說:durham university dialogue magazine《杜倫對話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