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與佛同行特展 重現佛陀生命史

 2018年佛誕節,佛陀紀念館今年盛大舉辦慶祝活動,備受矚目的是,首次與英國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聯合策展「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5月12日起至22日和民眾一起共度這神聖莊嚴又具紀念性的佛誕佳節。

 在佛館本館第二展廳可欣賞到「犍陀羅佛像藝術及孔雀王朝銀幣」等32件展品以及八相成道版畫藝術、動畫影片外,5月12日至13日兩天更在佛光樓九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國際學術研討會,結合信仰、考古與學術,證明佛陀的誕生地就在尼泊爾藍毗尼,確鑿可證「佛陀是人,不是神」。此次研討會將透過網路直播與全球網友一起探討、發現佛陀的故鄉。歡迎下載 「台灣好」電視直播APP,屆時請鎖定直播訊息 https://goo.gl/5LBPu8 

展覽及學術研討會具有以下六大特色──

第一特色:首度與世界前百大英國杜倫大學合作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二特色:首次與媲美大英博物館的東方文化博物館合作國際指標性的活動。

第三特色:「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是首次大型的佛誕展。

第四特色:犍陀羅佛像及孔雀王朝錢幣首度在佛陀紀念館展覽。

第五特色:佛陀誕生地藍毗尼考古成果首度在佛陀紀念館發表。

第六特色:首次群集英國、美國、日本、巴基斯坦、尼泊爾、澳洲、臺灣等考古  學者專家,探討發現佛陀的故鄉。

從事多年考古研究的學者有英國杜倫大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羅賓‧康寧翰教授,發表論文為「佛陀年少時成長之地——迦毗羅衛古城的新發現」。2014年他主持帶領杜倫大學文化遺產考古研究,對佛陀誕生地的新發現,發現原來悉達多太子誕生(證悟成佛後名為釋迦牟尼佛)比文獻記載的還要早。藉由近十篇的考古研究論文,引領大眾探尋佛陀的故鄉,共同為佛教遺址歷史開啟新篇章。

  佛陀的誕生地藍毗尼園是世界各地佛教徒的朝聖地,1997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此次活動由英國杜倫大學、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尼泊爾藍毗尼發展信託等共同策劃,承辦單位之一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館長克雷格•巴克萊很高興,看到佛陀紀念館的各項展覽和活動,讓他嘆為觀止,認為沒有比在佛陀紀念館更適合舉辦此展,因為這裡就是佛陀的聖地。




佛館策展人如常法師 與佛同行專訪



【人間社記者 羅智華 大樹報導】

佛陀出生年代與地點向來眾說紛紜,為找出答案,知名學府英國杜倫大學與多國學者組成團隊,前往尼泊爾展開長期研究,終於確認佛陀誕生時間、地點,研究一發表除引起國際關注,成果更匯集成「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暨學術研討會,將於5月12日至13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登場。館長如常法師表示,這不僅是全球首見的珍貴佛教考古文物展,更是為佛教研究寫歷史、開新河。

佛教史上,對佛陀出生於何年何月?答案一直莫衷一是,光出生時間就有五十多種說法。為此,杜倫大學特別組成跨國團隊深入研究,歷經七年考古歷程與科學儀器探測,終於證實佛陀是在兩千六百年前誕生於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尼泊爾藍毗尼園,並為長年來各界對於佛陀究竟是人?還是神的疑問找到答案。

這項突破性研究不只受聯合國重視,各地博物館更希望能與團隊合作展出,歷經層層審核、考察,最後由佛陀紀念館脫穎而出,成為台灣唯一與杜倫大學簽署合作協議的單位,同時也是首次展出這些考古文物的民間博物館。

說起籌畫經過,參與策展的如常法師笑著說,光要通過杜倫大學審核就十分不容易,對方兩年前到佛館考察,展前討論更花了八個月之久,由此可見他們對合作單位之謹慎。

他談到,此次展覽共展出犍陀羅佛像藝術與孔雀王朝銀幣等三十二件珍貴展品,不僅前所未見,更是首次將佛陀誕生地遺址文物完整搬來佛館展出,同時還有來自尼泊爾、巴基斯坦、英國、日本等多國學者參與學術研討會、進行論文發表,攜手推動佛教學術研究深耕,不只深具意義,對當初因佛牙舍利而創立的佛館而言,亦是佛館邁向國際化、學術化的一大里程碑。

星雲大師曾說過,「佛教不是信仰,而是一種生活」。如常法師表示,佛像藝術之所以迷人,正是因為透過這些佛教文物,我們除能看到佛像背後的故事,更可藉此看見佛教千百年來的文化脈絡與發展軌跡,猶如走入時光隧道般,歡迎大眾共襄盛舉,欣賞這難得一見的佛教瑰寶展覽。

圖說:佛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此次展覽是全球首見的珍貴佛教考古文物展,更是為佛教研究寫歷史、開新河。梁清秩攝圖說:此次展出多件犍陀羅時期的文物。梁清秩攝

佛光山海外巡監滿謙法師 與佛同行專訪



【人間社記者 連憶蘭 大樹報導】

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長年在歐洲弘法,也是本次「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暨學術研討會策展人之一。5月12日,滿謙法師專程參加活動開幕式及研討會,能讓觀眾在不同的時空裡,遇見佛陀誕生地文物,重新認識佛陀、佛教文物與人間佛教,是一時千載的盛事。

此次展覽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透過文化遺產考古倫理與實踐專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授席位」的專家—英國杜倫大學的羅賓·康寧漢教授,與他領導的考古團隊,將尼泊爾藍毗尼摩耶夫人寺考古挖掘的成果,透過「實物」和「現代影像與數碼技術」,重現佛陀誕生的場景於佛館。

佛陀誕生遺址裡發現文物,穿越時空到佛館展出,除了犍陀羅佛像、孔雀王朝錢幣等32件文物展品、還有八相成道圖、以及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弘法全球五大洲。滿謙法師表示,從佛陀時代到歷代高僧一脈相傳,至今仍可聽聞佛法,令人感動。尤其,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的本懷,弘法全球建設佛光道場,處處看見法的延續。

對於促成此展最大的意義。滿謙法師認為,佛陀出世的本懷是為了讓大家找到一個解脫生死之道。佛陀誕生於尼泊爾藍毗尼,經過2600年後,佛光山佛陀紀念此次的展覽,因為佛陀而讓東、西方的博物館團隊結合,促成此次文物展出,讓世人看見佛學的精采。」

此外,滿謙法師更感動於星雲大師法傳五大洲。東、西方文化雖有差異,英國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和佛陀紀念館,以佛陀為主題,經過法國、英國、台灣三方密集視訊,無論是從歷史文獻、文物考古發現、藝術的角度,不斷的穿越地域、時間、時差籌備及研討會議,皆因佛陀而凝聚與相遇,共同舉辦學術價值性高、國際性的研討會和展覽,皆顯現信仰與法的傳承。

跨越時空與佛相會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佛館開展



【人間社記者 連憶蘭、蕭惠珠 高雄大樹報導】

佛陀是人還是神?悉達多由人成佛的修行、說法歷程,是虛構的故事嗎?5月12日起至22日,在佛陀紀念館推出的「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特展,展出佛陀誕生地「藍毗尼園」的最新考古研究成果,跨越時空回到2600年前,佛陀生活的場景,與佛相會。

12日開幕式上,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代表主辦單位致詞:「這是結合科學、考證、考古與信仰的展覽,讓人對佛法產生堅定的信心。」根據杜倫大學對藍毗尼園遺址的考證,肯定佛陀的確「出生、修行、成佛都在人間。心保和尚說,在國定佛誕節前夕推出「與佛同行」特展,格外殊勝。和尚期許觀展民眾,體悟佛陀教法,效法佛陀悟道,離苦得樂、遠離煩惱,提升信仰。

主辦單位之一的杜倫大學,和尼泊爾國家考古局自2011年共組「藍毗尼園遺址」考古團隊。這場展覽是考古研究成果的首次公開展出,透過考古和學術等科學證據,佛陀是人不是神,及其歷盡艱辛的成道歷程,獲得有力佐證。

杜倫大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羅賓‧康寧漢說明,這次展出的內容除了出土文物,還有許多首次公開的珍貴照片,包括曾多次主持印度河文明發掘的考古學家約翰‧馬歇爾百年前的攝影作品,以及國家地理雜誌攝影記者艾拉‧普洛克,為藍毗尼園遺址拍攝的完整考古紀錄,實實在在地還原佛陀當年的生存環境。

康寧漢感謝跨國專業團隊的支持合作,在短短一年內實踐夢想,讓考古成果展現在世人面前。「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由佛陀紀念館和英國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共同策展。

高雄市教育局局長范巽綠表示,「結合英國、尼泊爾、日本和佛陀紀念館團隊的展覽,是高難度工程。」透過32件珍貴的展品,讓人了解佛陀的事蹟,並效法佛陀從生老病死中覺悟,盡情學習和奉獻,享受快樂人生。

佛陀紀念館顧問、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教授張譽騰認為,展覽讓人「驚艷」,透過考古證據不僅還原了佛陀誕生地、生存環境,也可推論佛教如何從地方性宗教,逐漸推廣到全世界的歷程,成功把佛陀從「神」還原為「人」。他也推崇展出內容視野廣闊,呈現歷史遺址如何和朝聖、觀光、社區居民整合的過程。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李麗芳表示,「藍毗尼園遺址寄託了對未來佛的期待,成為全人類和平與和諧的精神象徵。」考古成果呈現了不同時間、來自不同地區的朝聖者,如何在藍毗尼駐足、修行,讓現代人反思: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與文化。

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表示,佛陀誕生人間,是為了帶領人們找到解脫生死之道。佛陀誕生於尼泊爾藍毗尼,2600年後,「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在佛館登場,因為佛陀而促成東、西方博物館團隊的結合,讓世人看見佛學的精采、法的延續、信仰的傳承。

展出內容包括七單元。佛館駐館藝術家林智信用八個月時間,創作出「八相成道」版畫,他以嶄新手法,栩栩如生地傳達:佛陀從入胎,到涅槃的生命歷程。用照片呈現的藍毗尼園遺址考古實況,可看見可能是世界最早佛教寺院的「摩耶夫人寺」,以及提供朝聖者飲水的「貴雙古井」。而來自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典藏的犍陀羅佛像,可看出早期佛教藝術的多元風格,其中一尊「沉默之神」銅像,和希臘神話的丘比特頗為神似。

在展覽開幕同時,藝術家許文融也獲聘為佛館駐館藝術家,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頒贈聘書。

圖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期許觀展民眾,體悟佛陀教法,效法佛陀悟道,離苦得樂、遠離煩惱,提升信仰。梁清秩攝圖說:杜倫大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羅賓‧康寧漢說明,這次展出的內容除了出土文物,還有許多首次公開的珍貴照片。 梁清秩攝圖說:開幕結束後,與會大眾至展場參觀,圖為英國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策展人芮秋‧巴克為大眾導覽介紹。莊美昭攝

「與佛同行」記者會 發現佛陀在人間



【人間社記者 羅智華 大樹報導】

今年五月的佛光山可謂熱鬧非凡、盛事連連,不只佛誕節慶祝活動比往年更盛大,佛陀紀念館更首度舉辦與英國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聯合策展的「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暨學術研討會,發表佛教界最重要的考古報告。

5月12日記者會上,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一語道出此次展覽的深遠意涵。對全世界佛教徒來說,藍毗尼園是最崇高的朝聖地之一,而佛陀紀念館當初是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館,今日佛館能在佛誕節舉行這場國際首見的考古成果展,將一件件佛陀誕生地的珍貴文物活生生展現在世人面前,而不是只能透過紙本畫冊來遙想其貌,除了別具意義,對於推動佛教學術研究亦助益良多。

帶領團隊的杜倫大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羅賓‧康寧翰形容:這是「世界級國際合作」,感謝佛館籌畫盡善盡美的展覽,讓大眾能跨越時空,重回兩千六百年前的佛陀誕生地藍毗尼園。

享譽國際的杜倫大學為世界百大學府,考古系名列全球前五名,學術表現有目共睹。此次展覽除介紹杜倫大學與團隊的考古成果外,佛陀紀念館長如常法師還親自前往杜倫大學東方文化博物館,借展館方典藏的「犍陀羅佛像藝術及孔雀王朝銀幣」等三十二件展品,讓民眾得以窺見古印度佛像藝術之美,更清楚了解佛陀一生的弘法足跡。

杜倫大學博物館總館長克雷格‧巴克萊談到,此次展覽是從故事與信仰的角度,並結合科技、考古、科學、信仰等四大元素策展,引領大家實際走入佛陀故鄉,藉此追尋釋迦牟尼佛當年是「如何從人修行成佛」的成道歷程,相信這樣的內容對佛教徒不僅重要,更是人間佛教精神的體現。

羅賓‧康寧翰在回答法國文化評論家林祖強提問時,表示「此次展覽內容從裡到外都令人驚嘆不已,謝謝佛館提供這麼完善的展廳,將遺址文物完整呈現在你我眼前。不過,雖然後人將佛陀故鄉遺址妥善保存下來,但隨著全球觀光業蓬勃發展,也讓這些有形與無形的世界文化遺產保存面臨嚴峻挑戰,因此也期許各國學者能透過這兩天召開的學術研討會,共同研議遺跡保存良方,並結合各國力量,讓彌足珍貴的佛陀誕生地可以達到永續朝聖與減緩貧窮兩大目標,將佛教歷史持續傳承下去。」

出席記者會的貴賓包括有心保和尚、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羅賓‧康寧翰、杜倫大學博物館總館長克雷格•巴克萊、尼泊爾藍毗尼發展信託首席聯絡官吉安尼‧萊、尼泊爾國家考古局前局長科什山‧普拉薩德‧阿查理雅等數十人。

圖說:「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舉行記者會說明展覽緣起。莊美昭攝圖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對全世界佛教徒來說,藍毗尼園是最崇高的朝聖地之一。梁清秩攝




學術考古慶佛誕 心保和尚會見「與佛同行」學者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者一行,5月12日早上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在佛陀紀念館本館東客堂會面交流,這群西方學者也雙手合十,迎接心保和尚的到來。心保和尚感謝大家參與,表示以學術研究、考古和論文發表慶祝佛誕,是少有的經驗。

心保和尚說明,佛教強調解行並重,透過學術印證佛法的修行,如同《華嚴經》說的「理事圓融」,一件事的背後有道理的支持,所以解行並重在修行上,是可以圓融不偏的。學者們彰顯的是解行並重的圓滿境界,而且相當科學;科學是可被證明的,佛法也是。

杜倫大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羅賓‧康寧漢表示,在藍毗尼研究的都是有形的相狀,此次結合考古學家、文物保護專家,甚至比丘和比丘尼的構思,是前所未有過的經驗。不僅在現存遺址做研究,還參考《大唐西域記》等文獻,將這些遺跡一一考證。

康寧漢說,團隊現在面臨很大的挑戰,因為在接近藍毗尼園處,兩年後將有飛機場落成,勢必將有許多公共設施的建設和大量遊客湧進,除了平衡遊客的需求,又不失朝聖者的宗教情操,這是團隊面臨的挑戰。

此次在佛館,如此大規模呈現佛陀的故鄉展覽,是一個寶貴的經驗。活動結合科學與信仰,達到有形、無形資產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康寧漢並表示,杜倫大學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十分重視文化遺產,而杜倫大學學生宿舍過去是修道院,在文化遺產上深具意義。

佛館館長如常法師介紹,佛館是為來自印度的佛陀舍利所建,星雲大師的理念是「以人為本」,希望打造一個友善的環境,從九歲到九十九歲、屬於大家的博物館,佛館開館第一年即湧進千萬人次,印證星雲大師的理念與想法。

現場與會者包括:佛館顧問張譽騰、佛光山菲律賓總住持永光法師、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倫敦佛光山住持妙祥法師、法國文化評論家林祖強、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李麗芳等二十餘人。




佛館顧問張譽騰 與佛同行專訪




【人間社記者 連憶蘭 大樹報導】

佛陀是人?還是神?佛教文獻記載,發現佛陀的生出年代、誕生地點,眾說紛紜。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教授張譽騰作為「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國際學術研討會觀察員,在此研討會上獲知英國杜倫大學新的考古挖出證據,佛陀是人不是神。

英國杜倫大學在尼泊爾藍毗尼考古遺址發現,和第一次考古的地點相同,也就是說兩次考古發現遺址地點吻合。考古團隊並於阿育王柱下面,發現木造的神廟,通過科技精算放射炭的測年,發現當地的種子、沙粒,估計在西元前500年,這與漢傳佛教文獻記載年代相允合。

第一次考古發現阿育王柱,約在西元前1至3世紀。張譽騰認為,通過第一次考古和第二次的考古發現,從文獻、考古與過去考古成果互相結合,得出一個結論:對於佛陀的誕生地、出生年代、生長環境,實證佛陀出生於2600年前的尼泊爾藍毗尼園。

佛館「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品中,重現佛陀的生活環境。張譽騰指出,從木造神廟也看見當時佛陀的生存環境,神廟中間的空地顯現種植一棵「無憂樹」,四周被欄楯柱圍繞。依據記載,佛陀從摩耶夫人右脇降誕,身旁確實有一棵樹的存在,古代印度文獻表示「這是聖人之地」。

張譽騰認為,佛館與知名的考古杜倫大學合作、研究,以佛教、佛陀為主題,舉辦展覽暨學術研討會和國際接軌,並看到千年前的佛教文物,串聯起歷史人物佛陀與誕生地點,對此時代而言,意義非凡。

張譽騰親眼見到佛館獲得ICOM認證的過程。2016年館長如常法師帶領團隊參加ICOM年會,讓全球博物館認識來自台灣的佛陀紀念館,佛館並成為ICOM國際認證的博物館中,最年輕的會員。大英圖書館還特聘 佛館館長如常法師為諮詢委員。

佛陀紀念館具備博物館的展覽、教育、收藏、研究四大面向,面對社會大眾,儼然成為一個具各種功能的綜合型博物館,得到國際認證,實至名歸。

曾經擔任歷史博物館館長的張譽騰教授指出,「北有故宮,南有佛館」是業界對佛光山的稱譽。佛館有先進的「地宮」收藏概念,星雲大師以非常創新的做法,讓後世的人可以認識現代人生活。佛館在展覽、教育方面,吸引遊客與校外教學學生參加,為全台博物館中之最,每年來館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


與佛同行 讓佛教學術深耕




【人間福報記者羅智華高雄大樹報導】

為推動佛教學術深耕、呈現佛陀誕生地遺址考古成果,佛陀紀念館與英國杜倫大學首度合作,舉辦為期兩天的「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學術研討會,來自英國、美國、日本、巴基斯坦、尼泊爾、澳洲等各地學者齊聚佛光樓,透過一篇篇擲地有聲的論文,引領大眾回到佛陀生長的年代,探究佛陀從出生到成道的弘法歷程,現場氣氛十分熱絡。

心保和尚:印證「成佛在人間」真諦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致詞時熱烈歡迎學者蒞臨,他談到這場學術盛會可說是為慶祝佛誕節而舉辦,此次研討會藉由考古研究發現佛陀降生年代比文獻記載還要早,不只證明了「佛陀出生在人間」的說法,也印證「修行在人間」、「成佛在人間」的真諦。

他表示,對佛教徒來說,透過親身修行體悟佛陀宣說的道理,是「悟道」的重要一環;藉由此次學術討論,讓我們還原兩千多年前佛陀誕生的時空背景,就如同「佛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心中」,令人備感親切,讓人對學佛、行佛更具信心,感謝學者提供多篇重要論文,共同成就這場殊勝論壇。

夢想化為真實 佛光山團隊令人讚嘆

宜蘭縣文化局長李志勇在開幕典禮談到,他身為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祕書長,長期結合國際團隊推動文化保存,樂見佛館舉辦這場研討會讓更多人了解遺址維護重要性。擔任開幕貴賓的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則藉此機會向各國學者介紹星雲大師成立佛教學院的宗旨,提到佛教學院是以融合古今與中外教育模式為特色,希望藉此培養學生與眾不同視野與胸襟。

「無論是辦活動還是策畫展覽,佛光山團隊最令人讚嘆的地方,就是能將不可能的夢想化為真實。」擔任佛館顧問的前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說,每次造訪佛館都有耳目一新感受,在他看來,佛館不僅是與時俱進的博物館,更是不斷創新的教育場域,也造就每年千萬民眾參館的高人氣。

維護佛教文物 遺址永續流傳

帶領團隊進行研究的杜倫大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羅賓.康寧翰,感謝佛光山與各界促成此次活動,讓各國學者齊聚一堂展開對話,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不僅發表研究成果,也研議如何因應佛教文物維護面臨的挑戰。他並以「佛陀年少時成長之地—迦毗羅衛古城的新發現」為題,揭開研討會序幕,以投影片圖文並茂地介紹團隊在當地考古情況。

他表示,此計畫結合跨領域專家進行地質考古學、物理學勘察,藉由石牆、土壤的科學分析,推算出迦毗羅衛古城等城市的建築形態與年代發展。除研究外,最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些珍貴遺址「永續流傳」,羅賓.康寧翰與團隊在當地辦教育活動,教導古城居民、學生,建立古蹟維護意識。

第二篇論文發表則由尼泊爾國家考古局前局長科什山.普拉薩德.阿查理雅以〈重新發現藍毗尼─佛陀誕生地〉為題,介紹團隊當初是如何發現佛教遺址,並根據前人留下的文獻找到藍毗尼園正確位置。眾人通力合作發掘出遺址文物,讓兩千六百年前的藍毗尼園,完整重現世人眼前。

圖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研討會印證了修行在人間、成佛在人間的真諦。人間社記者莊美昭圖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研討會印證了修行在人間、成佛在人間的真諦。人間社記者莊美昭圖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研討會印證了修行在人間、成佛在人間的真諦。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國寶檔案與佛同行 戴忠仁專訪如常法師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參與「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策展的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5月12日接受人間衛視「國寶檔案」主持人戴忠仁專訪,分享展覽從考古與科技,展現佛教歷史和佛教文化的深度和廣度。

如常法師說:「這場展覽,超越了時空。」佛館舉辦過「千年重光」、「光照大千」、「七寶瑞光」、「明清水陸畫」、「紫禁佛光」、「絕壁重光」等佛教藝術展,串聯起了時間和地域。但時間再往前的佛教文化和歷史呢?於是推進了這一場展覽「與佛同行」,從印度、尼泊爾到巴基斯坦,終於把這條線接上,此次展覽和學術研討會,讓大家看到佛教文化的考古、科技,還有國際上重要報告的發表,是信仰的盛事。

佛陀從藍毗尼開始,時間從西元前3世紀到5世紀,從阿育王到貴霜王朝,看到佛教弘傳的路線、佛教史的發展和國際化。而造像藝術即是所禮拜的佛像,從它們的演變,想見當時佛教的興盛。

從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對於佛陀是人的觀點來看,有個極好的觀念,那就是佛陀做為「人」降生「人間」,給予大家很大的啟發和鼓勵:原來悉達多太子,可以降伏內心的貪瞋癡,挑戰生命的解脫之道,尋求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是「人」這件事,告訴大家「我們也可以成佛」,這是極大的鼓勵,原來成佛的道路如此之近。

如常法師說,和考古世界排名第四的英國杜倫大學合作不是件容易的事。當中協商、溝通不知凡幾,在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倫敦佛光山住持妙祥法師的協助下,將杜倫大學的考古團隊、杜倫大學博物館總館長克雷格•巴克萊和策展人邀請到佛館,大家都非常興奮!因為他們在照片上見到的佛教神聖園區是遺址,沒想到2600年後在台灣的佛陀紀念館,是真實的置身由星雲大師創建的佛教建築,所呈現的現代佛教園區。

大家對於策展的方向、理念,除了達成共識,更挑戰時間、空間上不可能的任務,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從尼泊爾移到台灣,將現階段的考古成果,作如實的呈現。

圖說:杜倫大學策展人 Rachel Barclay為大眾導覽。莊美昭攝

從犍陀羅到中國 佛教藝術與文化的同化與創新




【人間社記者 唐福良 高雄 大樹報導】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國際研討會,5月13日上午第三場論文發表,由巴基斯坦伊斯蘭堡阿塔姆大學亞洲文明研究所前所長穆罕默德‧阿什拉夫‧汗,與澳洲南天大學佛教研修學系主任覺瑋法師,分別就「犍陀羅巴基斯坦豐富的佛教遺產」與「佛陀在中國十六國時期的重要性-中國聖王與佛教轉輪聖王的同化」為主題,進行論文發表。

穆罕默德‧阿什拉夫‧汗教授專精於佛教藝術與建築、文化遺產、及犍陀羅的佛教文明研究,身兼巴基斯坦政府考古和博物館部勘探和挖掘處處長等職,本次研討會上由英國杜倫大學博物館總館長克雷格‧巴克萊博士代為宣讀論文,會中展示自犍陀羅地區出土,包含刻有希臘雅典娜女神的古錢幣及不同風格的佛像、雕刻、建築與佛寺造型,讓與會學者更清楚了解犍陀羅豐富的文化遺產。

「犍陀羅」意指「芬芳的土地」,位於印度和西亞之間的邊界地區,其範圍包含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谷到現在的斯瓦特、布納(Buner)和巴雅爾(Bajaur)等地。從公元前六世紀以來,多次被來自印度、波斯、希臘等帝國輪番占領,最後,大約在公元465年時遭俗稱「白色匈奴人」的索埃土魯人帶來致命摧毀,索埃土魯人用火和劍摧毀所經之處的佛教寺院。

千來以來,伴隨著不同征服者的入侵,犍陀羅在語言、文字、口語、寫作與思想上愈加國際化,廣泛的文化分歧也親密的融入人們的宗教生活中,讓當地神明、信仰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加。因此當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對將佛教推展至當地,以及中亞希臘藝術的傳入,融合佛教文化與希臘文明的犍陀羅藝術,在貴霜王朝的統治時開花結果。

公元一世紀到四世紀是巴基斯坦歷史上的非凡時期,當時雕塑藝術成為犍陀羅精神追求的助力,在許多地區都採用灰色片岩作為雕塑藝術的主要材質,以滿足無數寺院及佛塔的大量需求。而在建築上,犍陀羅也具有顯著特徵,例如在塔克西拉(Taxila)的Sirkap城市規劃、布哈馬拉(Bhamala)等佛教遺址,及白沙瓦谷(Peshawar Valley)等地組成的一個融合海內外建築藝術的佛教建築群中,都充份反應了這種佛教文化現象。

穆罕默德‧阿什拉夫‧汗教授指出,犍陀羅佛教藝術的衰落始於薩珊人(Sasanian)和匈奴人(Hun)的入侵,當地人文藝術隨著城市和佛教建築被大規模毀滅而破敗,從中國朝聖者玄奘大師的記載中,精準的描述出該地區隨處可見毀壞的寺院、佛塔和其它建築,可以了解這個曾經繁榮的文化中心變得何其荒涼,而這場浩劫也影響了整個地區,形成了現今的巴基斯坦。但佛教信仰並沒有完全從這些地區消失,因為沿著絲綢之路所看到的各種石刻與雕塑,都見證犍陀羅佛教藝術繼續存在且流傳。

覺瑋法師於「佛陀在中國十六國時期的重要性-中國聖王與佛教轉輪聖王的同化」的論文中,主要探討在五胡十六國那個中國歷史上最動盪的時代裡,佛陀所代表的重要性以及對王權的影響力,也證明各宗教的同化過程需要長時期的創新與時機。

覺瑋法師指出,佛陀誕生的故事之所以與五胡十六國的遊牧民族首領產生連結,主要在於他們難以取得統治的合法性,因為中國皇室繼承制度,自古以來即是世襲黃帝血脈的傳承。但融入印度護國天王像與佛教轉輪聖王的君權觀,可以使邊外統治者為其在中國王室的繼承取得合理的替代方案,而此政治條件也促成佛教的創新。

中國古代的統治者,統稱為「王」,相傳孔子將上古傳說史上的堯、舜二帝,謂之為「聖王」,因其德才兼備,堪稱君王的典範。當秦王嬴政統一周朝後,認為王的稱謂不足以彰顯己身的功業,故號稱「皇帝」又自稱「秦始皇帝」。但因為皇帝的稱號蘊含著中國遠古黃帝的血脈與祭陵,因此,十六諸國統治者慣用「王」的稱謂,意味著仁慈與英明的治理,是中國臣民期盼聖王的特質。

而當這些統治者接觸印度和東南亞國家之時,他們注意到「天王」的稱號,天王,意味著「王」是君權神授之地位,外族君主對此深感興趣。而對於佛教徒而言,天王或「轉輪聖王」因過去世所造善業,故七寶具足,即輪、象、馬、珠、女、居士和主兵臣等,其中最殊勝者為「輪寶」,須以佛法治下,方能獲得此寶。而「主兵臣」是七寶之首,他是佛教聖者兼任國師,以正法輔佐轉輪聖王統御帝國,造福他的子民們。

佛教的天王—轉輪聖王模式始於後趙時期,後趙的開國君主石勒,是第一位引用天王作為稱號的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石勒禮龜茲高僧佛圖澄為師,諮以國事。石勒之姪石虎繼任王位之後,亦自稱天王及敬奉佛圖澄為師。

石虎為了證明在中國繼承王位的正當性,遂敕命巧匠解飛為慶賀佛陀誕生建造一座檀車。據《鄴中記》所記載,此輛檀車「廣丈餘,長二丈,四輪。作金佛像,坐于車上,九龍吐水灌之。又作木道人,恆以手摩佛心腹之間。又十餘木道人,長二尺。餘皆披袈裟繞佛行,當佛前,輒揖禮佛。又以手撮香投爐中,與人無異。車行則木人行,龍吐水,車止則止。」

這座展現公元四世紀神奇工藝的檀車,應由佛圖澄以轉輪聖王為典範所創,將佛陀誕生紀念日巧妙地成為慶祝石虎登上天王的平臺,融入中國只有皇帝有權呈現九龍之相的傳統,與南亞和西域地區的浴佛儀式有明差異。在現世和宗教世界的重要日子裡,石虎採用源自南亞的天王稱號,公然展示珍貴的輪寶與主兵臣寶,證明其統治的正當性,並間接地展現他的福德與君權神授之天命,意味昭示另一天下的王者誕生。

佛陀誕生事蹟允許征服者展現自己是位仁慈的佛陀繼承者,而佛教的賢明國師也能以善巧方便,用佛陀教義輔佐君王成為仁慈愛民的仁君,為當代造福,例如佛圖澄勸諫石虎處罰犯罪者,勿濫殺無辜,應行善積德。

覺瑋法師表示,石虎為了獲得大眾對其王權的認可,而造出眾人期盼的浴佛檀車,這就是「人要的」;採用佛典中的佛誕故事為主軸,這是「佛說的」;佛圖澄的創意結合解飛的工藝,創造出令人讚嘆玄妙的種種組構,弘揚佛法,達到「淨化」與「善美」的成效。而時至今日,佛誕節仍是佛教徒最盛大的慶典,這段歷史可做為我們效法的對象。

覺瑋法師在會前採訪時歡喜分享,本次澳洲南天大學特別籌組佛誕文藝朝聖團,一共20人回來佛館「與佛同行」參與盛會,成員們在澳洲已先參加教育特展,對於佛誕節皆有深刻了解,因此回到佛光山之後均感受到有如回到佛陀的降生地,迦毗羅衛國中的藍毗尼園一樣殊勝。朝聖團除了參觀佛光山及佛陀紀念館外,也將把握因緣,從南至北,參訪各地道場的佛誕活動,將是一趟精彩可期的參學之旅。

圖說:覺瑋法師指出,佛陀誕生的故事之所以與五胡十六國的遊牧民族首領產生連結,主要在於他們難以取得統治的合法性,因為中國皇室繼承制度,自古以來即是世襲黃帝血脈的傳承。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