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廣布彩雲南

時移世易,妙香城的裊裊熏煙逐漸散去,卻為雲南留下了虔心向善的佛教傳統。宋代以後,雲南的佛教傳播格局逐漸形成,其分布表現出明顯的民族化與地域化特點:世居於滇西北的藏、納西等民族世代信仰藏傳金剛乘佛教;滇南西雙版納、德宏、紅河等地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則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則在滇中東部的多個民族中都有信仰。雲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同時也成為中國唯一同時流傳有藏傳金剛乘佛教(藏語系)、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和漢傳大乘佛教(漢語系)的地區,各種教派在這裡和諧共存,猶如一朵盛開在紅土高原上的並蒂蓮花。

自性圓通
1276 年,元朝在雲南建立行省,並把政權中心由大理遷至昆明。有元一代,朝廷崇尚佛教,對雲南施行比較寬鬆的政治宗教政策,段氏繼續擔任大理總管,國家免除寺院田產稅賦,新建大型寺院。雲南與內地聯繫更加緊密,許多釋子赴中原求法後回到雲南立派講宗,佛法隆盛,尤以禪宗為最。元代開始,在中央政府的壓力之下,阿吒力教逐漸與政治精英階層脫離,走向了民間鄉土。明、清時期,中央政府加強了對雲南的集權管理,除大規模外來移民軍屯外,各地曾設府、縣,置孔廟,重科舉,徹底改變了大理國以來的釋儒現象。政府多次禁止火葬習俗,並打壓阿吒力教。明末清初,由於時局動盪,不乏高人隱士,雲南出現了擔當和尚、蒼雪和尚、白丁過峰等名僧,他們不僅精通佛學,藝術造詣也頗高。晚清「咸同之亂」對雲南佛教打擊巨大,寺廟毀壞殆盡。民國初年,虛雲法師中興雲南佛教,在雞足山、華亭寺等地重建叢林,從此祖燈重耀,法鼓再朗。



◆木雕阿難像◆明(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通高一百○三釐米雲南省博物館藏,此尊造像雕刻精湛, 氣韻生動。曾供奉於雲南著名禪宗寺院—— 安寧曹溪寺。根據楊慎《重修曹溪寺碑記》記載, 此尊造像極有可能就是明代嘉靖年間重修曹溪寺後所立。阿難, 梵語A n a n d a 的音譯, 意為「歡喜」、「喜慶」。他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後跟隨佛陀出家,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在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難儀容俊秀莊嚴, 記憶最強, 在當時僧團中年紀最輕,聰明而多聞, 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阿難與迦葉總是侍立在釋迦牟尼佛左右,成為佛祖的脇侍。文殊菩薩曾經這樣讚歎阿難:「相如秋滿月, 眼似青蓮華, 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

雲鶴高士——擔當和尚
擔當俗姓唐,名泰,字大來,雲南晉寧縣人,曾師事董其昌。擔當詩書畫皆精,時有「三絕」之稱。在年輕時,擔當曾遊歷各地,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官場的腐敗,加深了他對明朝的不滿;尋師訪友,使他大開眼界,加上自己的努力,詩、書、畫三方面都大有進步。眼看明朝滅亡,他感到報國無門,就至雞足山削髮為僧。擔當的詩、書、畫作品很多,內容廣泛,多是反映他的愛國感情和堅貞不屈的品格。

◆擔當高士圖◆清(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長一百○八釐米,寬五十九點三釐米雲南省博物館藏 ,紙本墨筆。《高士圖》為擔當的代表作之一,畫中近景一老一少兩人立於一大石塊之上,老者右手執扇,左手指向對岸的茅亭,回頭對身後的小童言語。小童身後背著一酒罐,老者似乎在對小童說到對岸休息。畫面遠景怪石林立,亂石間有一茅亭。整幅畫面以平遠構圖,給人以天水相連之感。用墨以濃墨為主,酣暢淋漓,用筆大膽自由、放縱。畫中人物用筆簡潔,其中的禪意耐人尋味。畫面左上角自題詩一首:「此畫是誰作,此人何落落,若非陸士龍,定是荀鳴鶴」,落款「擔當」二字。擔當用陸士龍、荀隱兩位西晉時期的名士與自己相比,可見其對自己的才華頗為自信。此畫以古代品行高尚之士的生活情趣為主,體現了超脫的氣質。再加之幽深的自然山水之境,襯托出作者閑淡的內心世界以及孤傲的性格。

雪域佛光
雲南西北部地處東喜馬拉雅橫斷山脈,為青藏高原的延伸地帶。這裡是三江並流核心區域,高山與大江相間分布其間。屬寒帶型氣候,長冬無夏。這裡處於以拉薩為中心的藏文化邊緣,也處於以德格為中心的康區邊緣,是藏彝走廊的核心地帶,活躍著藏、彝、白、納西、怒、傈僳、普米等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這一地區的鮮明特色。唐代是吐蕃王朝的全盛時期,唐永隆元年(680 年),吐蕃在今麗江玉龍縣設置鐵橋節度使。天寶戰爭爆發後南詔與唐交惡,北臣吐蕃,吐蕃勢力一度到達洱海地區,苯教和藏傳佛教隨著吐蕃軍事擴張傳播到滇西北地方。在朗達瑪滅法時期,由於康區地處藏文化邊緣地帶,地理環境複雜多變,苯教與佛教都在這裡保存了下來。元代,薩迦派受到中央王朝支持,建立了薩迦政權,薩迦派傳入雲南。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明朝中央授予納西族頭人阿甲阿得為麗江府土知府,賜姓木,從此木氏土司成為滇西北地方的實際掌控者。由於木氏土司的大力支持,滇西北地方一度成為噶瑪噶舉派的傳教中心。清代,中央王朝扶持格魯派,格魯派最終取得滇西北藏區宗教主導權。千百年以來,藏傳佛教文化已經深深根植於滇西北地方,虔誠的信仰不僅造就了當地獨特的人文環境,也發展出獨具特色的佛教藝術,苯教與藏傳佛教對生活在藏區周邊的納西、傈僳、普米等民族的原始宗教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銅鎏金宗喀巴坐像◆清(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通高九點五釐米雲南省博物館藏,宗喀巴( 一三五七至一四一九年), 原名羅桑紮巴貝,出生於青海湟中地區,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著名的佛教理論家。湟中在藏語又被稱為「宗喀」, 為了表示對宗教大師的尊重,所以不直呼其名,而稱宗喀巴,意思是宗喀地方的人。造像中的宗喀巴頭戴尖頂的班智達帽,這也成為後來格魯派僧伽衣著的顯著特徵。宗喀巴大師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雙手於胸前結說法印,手中各撚兩朵曲莖蓮花盛開於身側,蓮花之中分別放有經書和寶劍,這也是宗喀巴大師造像的標誌。

雨林梵唄
在中國,唯雲南可見南傳上座部佛教,並且流傳久遠。西雙版納的神話傳說中,早在釋迦牟尼時代佛教就已經傳入雲南。西雙版納橄欖壩在傣語中稱為「勐罕」,「勐」意為一片地方,「罕」則意為卷起來。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曾到這裡講經,信眾們就用棉布鋪在地上,請佛祖從上面走過去,佛祖走過去後,又把布卷起來,猛罕因此得名。史料記載,七世紀南傳上座部佛教開始由泰國傳入雲南西雙版納地區,最初在西雙版納地區主要靠口傳心授的方式流傳,發展緩慢。十二世紀以後,傣族人民根據巴利文創製了自己的文字——傣泐文,並用於書寫貝葉經。明隆慶三年(1569 年),緬甸金蓮公主嫁與第十九代宣慰使刀應勐時,緬甸國王派僧團攜三藏典籍及佛像隨來傳教。次年,金蓮王后在景洪建金蓮寺,至此,西雙版納的南傳佛教進入大發展時期,至今已經成為雲南乃至東南亞地區的重要佛教中心。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德宏、臨滄、普洱、紅河等地要晚於西雙版納,如今已是寺塔遍地,佛法大盛。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以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為主,特別在全民信教的傣族地區「家家會賧佛,寨寨有佛寺」,至今還奉行男子一生中必須到寺廟出家一次的原則。漫步在傣族村寨中,暮靄沉沉、梵唄陣陣、佛鐘悠揚,令人不覺有時空交錯之感。



◆銅釋迦佛坐像◆十四世紀通高六十釐米雲南省博物館藏,此尊佛像為十四至十五世紀泰國素可泰風格佛教造像。素可泰王國是泰國第一個由泰族建立的王朝,素可泰造像最大特點就是佛像身形秀美, 手形纖柔, 高鼻圓臉, 頭頂飾火焰形頂光。該佛像品相完好,歷史悠久,十分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