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初到蒼耳間

《維摩詰經》記載,在娑婆世界之極上處中有一個妙香城,那裡的一切皆以香作樓閣,有許多得道聖賢住持,不為他國所侵害。後世傳說這個聖城就在中國西南的蒼山洱海之間。相傳,阿嵯耶觀世音菩薩化身為一位梵僧來到當地,通過神力幫助農夫細奴邏登上王位,其子孫最終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南詔滅亡後,段思平建立大理國,全盤繼承了南詔的政治、軍事和文化制度。南詔、大理國統治者崇奉佛教,遂被後世譽為「妙香佛國」。1253 年,忽必烈「革囊渡江」,攻克大理。元代早期,西臺御史郭松年來到大理地區,他驚奇地看到:「其俗多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珠。一歲之間,齋戒幾半,絕不茹葷飲酒,至齋畢乃已。沿山寺宇極多,不可殫記。」

東來佛韻
七世紀,唐王朝積極經營洱海地區,此時位於唐朝西鄰的吐蕃也不斷壯大,統一了青藏高原各部並不斷進攻唐朝邊境,為了遏制吐蕃,唐王朝選擇支持蒙舍詔統一洱海地區,建立南詔。期間,中土佛教文化也隨之大規模傳入。元代李京《雲南志略》記載,唐開元二年,盛邏皮「遣其相張建成入朝,玄宗厚禮之,賜浮圖像,雲南始有佛書」。《南詔野史》記載,唐咸通三年(862 年),南詔王隆舜率軍進攻四川,「取萬壽寺石佛歸」。1990 年考古工作者在巍山巃嶼圖山遺址發掘出石雕佛教造像一八○餘軀,其藝術風格與成都萬佛寺、邛崍龍興寺、廣元千佛崖等石刻造像頗為相似。目前發現最早帶有南詔紀年的佛教遺存是大理劍川沙登箐1 號窟阿彌陀佛蓮座下方有天啟十一年(850 年)題記,內容使用了唐武則天時的「仏」(佛)、「圀」(國)等字。南詔早中期文物中,並未發現阿嵯耶觀音像以及大理國常見的密宗造像,卻依稀可見在中原盛行的淨土、禪宗和華嚴信仰。



圖說: 銀鎏金供養塔      宋大理國(九三七至一二五三年) 一九七九年大理州崇聖寺千尋塔出土     塔高十二釐米     雲南省博物館藏

建國聖源
梵僧與觀音——王權的神聖起源

關於南詔的建立,有個充滿傳奇的開始——梵僧點化細奴邏。南詔晚期繪製的《南詔中興圖傳》, 明清時期的《南詔野史》和《白國因由》等史料都記載了這樣的故事。

一千三百多年前,一個叫細奴邏的農夫自哀牢國避難,舉家遷至大理巍山。一日,有位美髯梵僧,頭戴赤蓮冠,披袈裟,持缽到細奴邏家乞食。當時細奴邏與其子邏盛在巍山之下耕種,而細奴邏的妻子潯彌腳和兒媳夢諱正準備去送飯,見到梵僧乞食,便把飯食供養給了梵僧。第二天,潯彌腳和夢諱去送飯時,再次遇到梵僧乞食,潯彌腳和夢諱依然把做好的飯食供養給了梵僧,隨後返回家中重新做飯。當她們帶著做好的飯食來到巍山時,看見梵僧盤坐在石頭上,前有青牛,左有白象,右有白馬,天空雲氣翻湧。雲中有兩個童子,一個執鐵杖站在左,一個執方金鏡站在右。梵僧問她們有何願望?兩人不知怎麼回答。於是梵僧便授記說:「鳥飛三月之限,樹葉如針之峰,奕葉相承為汝臣屬。」兩人急忙呼喊細奴邏和邏盛,但等他們趕到時,只見一人持缽坐在五色雲中,而磐石上餘留了衣痕及牛、象、馬的印跡。

之後在一次祭祀銅柱的大典上,柱頂雕鑄的金鳥忽然變為五色神鳥飛了起來,並落在細奴邏(或說邏盛)的左肩,眾人駭異,以為是天意,最終白子國酋長張樂進求禪位於細奴邏。取得政權的細奴邏在巍山建立了蒙舍詔,築巃嶼圖城。



圖說: 背光金阿嵯耶觀音立像      宋大理國(九三七至一二五三年)一九七九年大理州崇聖寺千尋塔出土      像通高二十六釐米,背光高二十九點五釐米      雲南省博物館藏

傳說與文獻——阿嵯耶的身世之謎
「南詔圖傳」中的梵僧阿嵯耶觀音利用神力幫助蒙舍詔立國,但實際上蒙舍詔是在唐朝的幫助下才統一六詔,力抗吐蕃,逐漸在祖國西南發展壯大。以官方圖文形式布告天下的「南詔圖傳」,卻隻字不提唐朝和中原,其中的歷史動機值得反思。



圖說: 南詔圖傳      唐南詔中興二年(八九八年)      長五百八十釐米,寬三十釐米長五百八十釐米,寬三十釐米      現藏於日本京都藤井有鄰館

 史料記載南詔建立初期,佛教在其政治體系中難覓蹤影,同時期的梁建方《西洱河風土記》和樊綽《蠻書》均未記載當地有崇佛之俗,梵僧觀音更是無從談起。南詔晚期,國力達到頂峰,經常與唐朝在安南(今越南)、廣西、四川發生戰爭,並征服了西鄰的驃國(今緬甸北部)。軍事實力的壯大催生了政治上脫離唐朝的訴求,而此時的唐朝正遭受兵變與農民起義,也無力控制南詔。《新唐書》記載南詔豐祐時期就向唐朝索要質子。世隆時遂與唐朝決裂,稱「皇帝」,建元「建極」, 自號「大禮國」。戰爭讓南詔找到了政權自信,下一步就是斬斷與唐朝的歷史文化臍帶,從而獲得精神文化領域的完全獨立。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不拜唐使拜和尚」的南詔統治者,在攻佔安南後把東南亞的新式觀音菩薩作為崇拜物件引入大理地區,試圖重新樹立與中原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並通過「南詔圖傳」的形式構建出自身神聖的王權體系。於是,阿嵯耶觀音的罕見藝術形象及其充滿神蹟的傳說故事,在南詔晚期完成了「組裝」,並深刻影響了後繼的大理國政權。

 
西天梵像
《史記•西南夷列傳》載張騫出使西域大夏(今阿富汗一帶)時,見當地有蜀布、筇竹杖,便詢問來源,當地人回答說中國西南到印度東南有條商貿之路。南詔、大理國佛教文物中也偶見東印度地區舶來品。相傳南詔晚期,以贊陀崛多為代表的印度僧人開始介入政治文化領域。明代萬《雲南通志》記載:贊陀崛多,神僧,蒙氏保和十年(835 年)自西域摩伽陀國來。《南詔野史》記載南詔豐祐天啟年間,有一次公主到崇聖寺進香,在城西被一騎白馬的人攝去,尋之不得。贊陀崛多說此乃山神也,便用燈照尋,果然公主被搶到了蒼山下。贊陀崛多忿怒行法,欲移山於河,山神懼怕,於是獻出寶珠供佛。「宋時大理國描工張勝溫畫梵像卷」中也有贊陀崛多畫像。八至十一世紀,伊斯蘭教勢力強勢入侵印度,許多印度教神廟和佛教寺院都在被劫掠一空之後縱火焚燒,大量印度僧人流散到東南亞和中國河西走廊、西藏以及雲南地區,由於懂得演秘密法,他們很快與當地權貴階層結合,開始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新秩序。



圖說:水晶釋迦牟尼佛坐像     宋大理國(九三七至一二五三年)     一九七九年大理州崇聖寺千尋塔出土     通高五點七釐米     雲南省博物館藏

 這尊釋迦牟尼佛坐像由天然水晶雕成,體型寬厚渾圓,螺髮齊整,結跏趺坐;左手結禪定印,右手施降魔印,衣紋採取了薩爾納特式(印度鹿野苑)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