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喬達摩
喬達摩>第134期

藝術•最美的發現
-吳榮賜的藝術人生


◎文/編輯部整理  ◎圖/佛陀紀念館

八大藝術之一的「雕塑」,含蓋「雕、刻、塑」三種創作方式,利用各種素材如:石頭、木材、或玉、瑪瑙、銅鐵等金屬等不同組合,所創造出具有質感、量感、動感、空間感,視覺與觸覺多重藝術形象之美。觀賞者因思考角度不同,在發現藝術最美的同時,觀者對藝術家的人生故事或美學創作,可能更感興趣。

美學十講第一講,就和大家來說說台灣國寶雕刻大師吳榮賜的生命故事與藝術人生。

吳榮賜從「匠」到「藝」

南北朝與隋唐時代,是中國雕刻藝術的極盛期,但留傳至今的作品,都是佛教傳統的產物,少有藝術家的姓名留傳。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校長暨美學家漢寶德生前曾說,「雕刻是三度空間的藝術,自古以來就不是文人的藝術。即使是古代,雕刻也無不出身於匠師。」

然而,吳榮賜好像異軍突起的黑馬,二十三歲時從南投鄉下到台北學雕刻,走入雕刻神像的世界,成為台灣佛具界的翹楚。但他的人生大起大落,三十歲前的意氣風發讓他一度迷失,歷經浪蕩,擁有的名利及財物驟然消逝,生命遭遇轉折,他突然覺悟了,「得意人生宛如木頭屑,風一吹就散」,那段落魄的日子,促使他改變自己,翻轉人生。在他三十一歲時,人生又有巨大的突破,遇到伯樂漢寶德的賞識,開啟他從「匠」到「藝」,通往藝術界的大門。1986年第一次的木雕個展,獨創「波紋」刀法,頓然呈現出時間與空間的流動,從此他的作品樹立起獨特的雕刻藝術風格。

「大師」必須要有深度

從蕉農到大師,吳榮賜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藝術和知識之間相輔相成,技藝之外還要有生命和文學的深度,才能刻畫出作品的神韻。吳榮賜在藝術界成名之後,感到自身的不足,以45歲中年之身,放下刻刀,重拾課本,從國高中乃至研究所碩士,十三年有成;吳榮賜認為讀書加深他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更加豐沛了創作上深度。

他在人生低潮時也曾向星雲大師請益,接受建議,放空自己,閉關半年,細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中國四大經典名著,揣摩書中人物,近八個月的研讀沉澱,以鬼斧神工技藝,雕刻出四大名著人物的風采。

漢寶德讚賞「吳榮賜是一位天才雕塑家。他不但會雕,而且會塑。雕是學來的,塑則完全是自悟而得。」吳榮賜打破一尺神像固定的格局,拓展到大型、超人體尺度的神像,將工藝的想像力和雕藝結合起來。2018年,吳榮賜在桃園造就兩件新大型公共藝術──「風調雨順」與「晶」,亦展現出藝術境界的深度。

好的作品會說話

星雲大師一向推行生活藝術化,佛法生活化,藝術和佛法一樣,在人世間、在生活中。當您在欣賞藝術時,會有無以名狀的感動,那便是好的藝術作品,不需文字言語就能傳遞訊息,如同「無聲說法」,也呼應吳榮賜的理念「好的作品會說話」。

對生命有深刻的觀察,才能創造出栩栩如生的動人作品,他刻的降龍羅漢及達摩祖師雕像展示於佛館本館大堂,賦予生命力的十八羅漢木雕原形展示地宮還原館外,以青斗石雕成十八羅漢及白麻石所雕的八宗祖師均呈現在佛館菩提廣場。吳榮賜當時謙虛說:「這是千秋萬世的作品,10年前可能做不好也做不到,如今屆耳順之年,磨練很多,有把握做好。」

台灣國寶雕刻大師吳榮賜本土藝術很強,但中外人士都看見其深厚的人文素養與藝術之光。他所雕刻的佛、菩薩、護法像,透過千錘百鍊的藝術生命,爐火純青的刀工,澈底展現神準精湛的作品。

提籃觀音展示-雙閣樓三樓駐館藝術家工作室


人物雕刻展示-雙閣樓三樓駐館藝術家工作室


佛館菩提廣場十八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