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唐代圓雕造像成為主流,弟子、力士、天王、伎樂等開始做為獨立的尊像出現。佛像肉髻較高,身體壯碩,著出水式袈裟,下襬覆搭於圓形或六角形的台座上,形成懸裳。菩薩像通常束高髮髻,袒露上身,斜挎帔帛,下身著羊腸大裙,體表飾以瓔珞,身軀微微彎曲,既豐滿健康,又充溢動感與活力。弟子像著重於刻畫內心神韻,力士像側重於表現肌肉質感和力量,天王像側重於其威嚴儀態。佛座樣式豐富,尤以束腰仰覆蓮座最為精彩,裝飾華美,變化多姿。
◆菩薩立像◆唐,石,殘高158釐米,河北博物院藏,菩薩頭及雙手殘缺,身材修長,頸部有蠶節紋,佩項飾,身披帔帛,帔帛至左胸挽結,身著貼體長裙,裙上掛滿纓絡,跣足立於仰蓮台上。服飾華美,身軀豐圓,體態婀娜,雍容又華貴,瀟灑而飄逸。
◆菩薩立像◆唐,石,通高24釐米,座長14.5釐米,寬14釐米,河北博物院藏,菩薩頭梳高髻,髻已殘缺。面相圓潤,肩挎帛帶,下著長裙,跣足立於仰覆蓮臺上。右手殘缺,左手下垂提淨瓶。從這件像豐腴的軀體來看,應為唐中期造像。
◆羅漢立像◆唐,石,高29.5釐米,河北博物院藏,此像面容清秀,口唇塗朱,雙手殘缺,合於胸前,外披袈裟,內著僧衹支。衣紋極簡,但流暢自然,袖部殘存有彩繪痕跡。從其姿勢來看為羅漢立像,但亦有可能是比丘或弟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