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

隋代初期小型造像延續北齊風格,身體修長,衣紋更趨簡化。隋代中期,雙身像和背屏式造像漸趨消失,圓雕作品開始興盛。佛像肌體豐滿厚重,新出現了一種在左肩縫製紐襻繩帶用以固定的鉤紐式袈裟。大型圓雕菩薩像多精雕細刻,精美豔麗的瓔珞掛滿全身,雍容華貴。



◆劉元遵造阿彌陀佛三尊像◆隋 開皇十三年(593),石,殘高42釐米,座長23釐米,寬13釐米殘,河北博物院藏,主尊面相方圓,大螺形髮髻,腦後圓形頭光內飾蓮瓣。身披雙層袈裟,上衣為袒右式,袈裟一角搭在左肩上,中衣覆右肩垂至腹,再上折繞右臂下垂。衣紋以寬平刀法雕刻。右手殘,左手扶膝。善跏趺坐,雙腳踏蓮台。兩側脅侍菩薩殘缺。

座為長方形束腰疊澀須彌座,背面刻發願文:開皇十三年七月八日,佛弟子劉元遵為亡息德盈造彌陀像一區,上為梵釋、四王、龍神八部、國王、帝主、師僧、父母,法界眾生,俱登彼岸。



◆菩薩立像◆隋,石,通高30釐米,座長14釐米,寬7釐米,河北博物院藏,菩薩頭戴三葉式花蔓冠,繒帶自頭側下垂,面相方圓,肩挎結紐式帔帛,右手持蓮蕾,左手提香袋,下身著長裙,跣足立於覆蓮台上。長方形基座正面殘存彩繪雙獅、蓮花和博山爐圖案。這件菩薩像身姿修長,衣紋疏簡,刻工粗率,為典型的隋代初期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