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法會儀軌變遷
水陸法會是中國佛教中,儀式最隆重、功德最殊勝的法會,除了施食,普令一切有情皆得飽滿,並有誦經持咒的法施,可令受苦眾生心開意解。
關於水陸法會的由來,據傳有三:其一,往昔阿難尊者曾獨居於靜處中,夜時見一餓鬼王名曰「面燃」,向阿難言:「汝後三日生我趣中,能於百千那由佗恒河沙餓鬼,并百千婆羅門仙各施一斗飲食,并為我供養三寶,汝得增壽我得生天。」阿難向佛陀乞助,世尊以此因緣宣說施食餓鬼救度之法。其二,梁武帝(502~549年在位)曾夢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無量,何不作水陸大齋普濟群靈?」帝問沙門此夢何解?諸沙門中唯有寶誌禪師能應,勸請帝王廣尋大乘經典必有因緣,乃取藏經置法雲殿,躬自披覽創造水陸儀文三年乃成,首次水陸法會於金山寺舉行。其三,唐代(618~907年)距離南梁時期(502~557年)的水陸法會,年代悠久,許多儀軌已經消失乃至不全,咸亨年間(670~674年)長安法海寺釋道英從大覺寺吳僧義濟得此儀文,遂再興水陸法會於山北寺。
目前學界考據得知,最早出現「水陸」二字,為梁武帝的《東都發願文》,文中有多處提及,但此發願文屬於「無遮大會」,並非水陸法會。唐代時敦煌文獻中亦發現有「水陸」名稱,並且出現奉請神祇內容,此與宋代(960~1279年)水陸法會奉請神祇內容有部分相似之處,因此得知水陸法會最遲於晚唐時已經出現。但此時水陸法會與施食法、冥道供、奉請諸神祇的內容有所關聯,應在這些基礎上所建構出來的。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蘇軾為亡妻王氏籌設水陸法會,撰寫《水陸法像贊》,被稱為「眉山水陸」。熙寧年間(1068~1077年)與蘇軾同為四川人的東川楊鍔,依據故鄉水陸傳統書寫《水陸儀》三卷,乃歷史上首次出現記載「水陸儀軌」的文本專書。可惜此書已佚失,僅存三篇文章保存在南宋(1127~1279年)釋宗曉所寫的《水陸通覽》中,分別是〈初入道場敘建水陸意〉、〈宣白召請水陸上下堂〉、〈水陸齋儀後序〉。
北宋紹聖三年(1096年)釋宗賾集校各地所傳的水陸儀軌,加以刪補撰寫《水陸儀文》四卷,據傳該儀文即《天地冥陽水陸儀文》(其真實性還有待釐清,學界普遍認為該儀軌應出現南宋時期)。釋宗賾的〈水陸緣起〉記載當時:「江淮、兩浙、川廣、福建,水陸佛事今古盛行。」可知釋宗賾未修訂《水陸儀文》前,所流行是傳統舊儀的水陸法會,於沿海、四川一帶盛行,該儀文究竟為何?並未有相關文本傳世,難以知曉,但可推論該類水陸應屬「金山水陸」的舊儀傳統。而釋宗賾修訂的水陸儀軌,是在水陸舊儀基礎上所建構出來的。
南宋史浩為孝宗淳熙時期(1174 ~ 1189 年) 的高官, 他曾見過「金山水陸齋法」,因而對此法會感到欽羨。於乾道九年(1173年)施田地百畝,在家鄉四明東湖附近的月波山,設立專門的四季水陸道場,稱為「月波水陸」,該水陸儀軌主要依據當時所流傳的「金山水陸」(據傳該類水陸由梁武帝一脈傳承而來)更改而成。南宋度宗咸淳年間(1265~1274年),四明福泉人釋志磐撰寫《水陸儀軌》六卷,該儀軌融入「天台教法」給以貫通。《水陸儀軌》更改「金山水陸」與「月波水陸」的繁瑣內容,形成較簡易的儀軌,稱為「志磐新儀」。至此,水陸儀軌劃分為南、北水陸,「金山水陸」、「月波水陸」、「宗賾水陸」體系一派稱為「北水陸」;「志磐新儀」一派的水陸稱為「南水陸」。
南宋時釋祖覺依據楊鍔的水陸儀文,以及當時的北水陸版本,修訂《重廣水陸法施無遮大齋儀》。今日將《天地冥陽水陸儀文》與《重廣水陸法施無遮大齋儀》內容比對,可發現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地冥陽水陸儀文》自宋代以降乃朝廷、官方舉辦水陸法會的主力版本,一直持續到明代(1368~1644年),到了清代(1644~1911年)中葉後,此儀軌逐漸沒落,最後消失於歷史舞台。從《天地冥陽水陸儀文》的儀軌內容來看,主要是以唐密《金剛頂經》來貫穿儀文,並且融入大量的華嚴教法思想,與南水陸的「志磐新儀」,使用天台教法思想來貫穿儀文,二者有顯著的差異。
至於,南水陸體系的發展,到了明末雲棲袾宏(蓮池大師)重編的《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六卷,主要是依據釋志磐的《水陸儀軌》六卷。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年),杭州真寂寺的僧人真寂儀潤,依據釋袾宏的《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加以改編成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儀軌會本》六卷,對於《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加以補充說明,並在部分內容進行更改。
清代同治至光緒年間(1862~1908年),鄭應房撰《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九卷(略稱為《雞園水陸通論》)和《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十卷。《雞園水陸通論》主要對於水陸法會「內壇」的部分進行補充說明;《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則是針對水陸法會「外壇」的部分。二書用來補充明代釋袾宏的《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與清代釋儀潤《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儀軌會本》不足之處。一九二四年,釋法裕依據清人釋儀潤《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儀軌會本》重新編輯撰寫成了《水陸儀軌會本》四卷,並且請印光大師作序,乃今日佛教舉辦水陸法會主要依循的文本。
水陸畫的發展流變
水陸法會畫作特指在舉辦水陸法會時使用的圖像,其樣式有四:壁畫、掛軸、立牌及雕刻。目前所遺留明清時期的水陸畫作,主要以壁畫、掛軸為主,其次為立牌,最後為雕刻。
水陸法會懸掛水陸畫主要代表祈請的主尊神祇;此外,因參加法會的信眾,或有不能聽懂水陸經疏者,透過水陸畫像的運用便能直觀地啟迪他們,引導他們更好理解水陸法會的意義。所以水陸畫除了用來代表祈請的諸位主尊神祇外,還有直觀的引導作用。
據文獻記載,水陸畫始見於晚唐(846~907年)、五代(907~960年),並隨著水陸法會的興盛而發展,繪製的內容與軸數也越來越多。北宋(960~1127年)黃休復所寫的《益州名畫錄》(此書完成於1004年)就記載晚唐繪製水陸畫的情況:「府主陳太師於寶曆寺置水陸院,請南本畫天神地祇、三官大帝、雷公電母、山瀆神仙、自古帝王、蜀中諸廟一百二十餘幀,千怪萬異,神鬼龍獸、魍魎魑魅,錯雜其間,時稱大手筆也。」可知水陸畫到了晚唐僖宗(873~888年在位)時,水陸儀軌在蜀地已經極為盛行,且有一定的規模,畫作的內容除了佛教神祇外,也出現許多道教,以及民間信仰混雜的神祇。北宋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也記載,五代時期在成都寶曆寺,殿內繪有水陸功德畫。
北宋蘇東坡為亡妻修設水陸道場,並作《水陸法像贊》十六篇,與楊鍔所撰〈宣白召請水陸上下堂〉,二者在水陸法會中,分為上、下堂召請諸神祇,召請的內容是完全相互吻合。上堂八位:第一佛陀耶眾、第二達摩耶眾、第三僧伽耶眾、第四大菩薩眾、第五大辟支佛眾、第六大阿羅漢眾、第七五通神仙眾、第八護法天龍眾。下堂八位:第一官僚吏從眾、第二三界諸天眾、第三阿修羅王眾、第四人道眾、第五地獄道眾、第六餓鬼道眾、第七旁生道眾、第八六道外者眾。可推知當時該類體系的水陸畫,可能懸掛十六軸。而楊鍔稱《水陸儀》為「蜀中古法」僅召請十六位神祇,為現存水陸儀軌文本中所召請數量最少的神祇。
南宋時水陸儀軌分化為南北水陸體系,南水陸在釋志磐所撰《水陸儀軌》,規定懸掛水陸畫二十六軸。到了明末南水陸的畫軸數量有增加趨勢,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藏有一套崇禎年間的水陸畫,畫面題款云:「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初十,蘇州城南賈家莊觀音庵弟子性鳩檼會募造水陸七十軸,永遠供奉。」可知明蘇州一代「南水陸」的水陸畫一堂約七十幅。到了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真寂儀潤撰寫的《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儀軌會本》邀請上堂十席,下堂十四席的神祇,重訂了水陸畫作「畫式六十帖」作為參考,制定水陸法會繪製畫作「六十九幅」為一堂。到了民國釋法裕的《水陸儀軌會本》,明確指出一堂水陸畫作的數量:「一備水陸畫七十三軸。」至此之後,七十三幅就成為今日舉辦水陸法會的常規。
至於「北水陸」系統,在北宋時一堂水陸畫需要有多少幅畫作?在《釋門正統》記載:「東川楊鍔祖述舊規,又製《儀文》三卷,行於蜀中,最為近古。然江淮京浙,所用像設一百二十位者,皆後人踵事增華,以崇其法。」可知當時所流行的「金山水陸」一堂數量約一百二十幅,且該類畫作流傳地域甚廣。北宋時期「金山水陸」主要盛行於浙江、江蘇、福建、河南一帶。金代(1115~1234年)時盛行於北方,例如山西的巖山寺便繪製水陸壁畫。山西青龍寺的水陸殿壁畫,元代開始繪製,明代永樂四年(1406年)修補,畫面中人物多達三百餘位。山西寶寧寺所藏的一套明代水陸畫,現存明代作品一百三十六幅,數幅畫面已經佚失,可知此堂水陸畫原作應多於此數量。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典藏一本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的水陸畫刻印粉本《水陸道場神鬼圖像》,依其編號全書圖像應有一百五十幅。可知北水陸一堂畫作一般為一百五十幅至一百二十幅之間。若空間、財力、物力等限制,則可減至一百幅以下,六十餘幅以上。通常大型水陸畫一堂為一百五十幅至一百二十幅;中型水陸畫為一百二十幅至九十幅;小型水陸畫為九十幅至六十幅。
北水陸畫作中邀請諸位神祇、法界一切眾生降臨法筵,一般來說畫面並不分上、下堂排列,而是分左、右依序排列,按照尊卑次序奉請諸位神祇。至今所見南水陸畫體系,一般在水陸法會內壇設上、下二堂,每堂各有十席,唯自第十二席,再分出二席,即第二十一席、二十二席;自第十四席,再分出第二十三席,並增加正薦,共有二十四席。每一席都掛有所禮請的畫像,並列牌位。
成熟的水陸畫一般成套出現,稱一堂,在裝幀、尺寸、構圖上均有統一樣式。但水陸畫發展成熟的過程是長期和曲折的,地域橫跨度較大也導致區域差異性的產生,所以統一的形制在不同的地區和時期有不同的體現。
水陸法會名稱意涵
水陸法會南、北之分濫觴於宋代,北水陸系統在釋祖覺所撰《重廣水陸法施無遮大齋儀》中,水陸法會全名為「該羅萬有利濟四生即俗旋真融凡入聖重廣法施水陸無遮道場」;於《天地冥陽水陸儀文》一書,水陸法會全名為「該羅法界利濟四生凡聖圓融怨親平等水陸無遮法施大齋」,可見二者在名稱上十分相似。至於南水陸法會名稱在《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中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可見南、北水陸在名稱使用上有別,其表現內涵也有所差異。
《天地冥陽水陸儀文》中揭示法會題名斷句:「該羅法界,利濟四生,凡聖圓融,冤(怨)親平等,水陸無遮,法施大齋。」可知「該羅法界」,表「體」也,此包含法界一切有情眾生,而眾生本體應清淨明澈無所區別,但因眾生染濁而有差異。「利濟四生」,表「用」也,普濟利益一切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用廣大心包容,第一心度脫。「凡聖圓融」,表「事」也,十法界凡聖雖殊,皆是因緣造作而生滅無常,因緣和合則生。現象在變,本體的理就在變動現象之中,不可把外在現象當本體。當心無染濁差別,外在現象變動,心所見皆為清淨,外在與本體則無異。「冤親平等」,表「理」也,眾生本來同等,同一覺故,凡聖彼此無殊,自他不異。「水陸無遮」,表「悲」也,諸佛大慈教化,無遮廣施,利益一切鬼趣如恆河沙數,入華嚴藏海世界。「法施大齋」,表「智」也,佛法雖廣,以信能入,以智能度。諸施之中,法施為最殊勝,水陸法會以法施道場,盡虛空成為清淨妙會。 註1
另外,《天地冥陽水陸儀文》還對「水陸」二字意涵進行更深一層解說,這是北水陸系統所獨有的。該書云:「水喻上聖四義:一、水能清潔,喻體絕諸相,無纖瑕障。二、水能脫垢,喻大智心,斷盡煩惱。三、水能清涼,喻甘露味,消除熱惱。四、水能就下,喻大悲心,入纏化物。陸喻下凡四義:一、陸能堅厚,喻無明頓然,相續難斷。二、陸有肥瘠,喻人天鬼畜,流類不同。三、陸有高下,喻心不平等,趣有異故。四、陸無邊際,喻生死長夜,不可窮極。所以水無陸而不顯其用,陸無水而不彰其功,水陸相符,功用著矣。」
至於,南水陸在《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儀文中揭示法會題名斷句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該書對此名相進行闡釋:「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以此定名。此名既立,必有其義。名義若正,方是今宗。何謂『法界』?理常一故。諸佛眾生,性平等故。何謂『聖凡』?十事異故。佛及三乘,是名為聖;六道羣生,是名為凡。事雖有十,理常是一。何謂『水陸』?舉依報故。六凡所依,其處有三。謂水、陸、空,皆受報處。今言水陸,必攝於空。又此二處,其苦重故。何謂『普度』?無不度故。六道雖殊,俱解脫故。何謂『大齋』?以食施故。若聖若凡,無不供故。何謂『勝會』?以法施故。六凡界中,蒙勝益故。」
從上述名稱意義可知,「法界」指諸佛與眾生所具有的佛性是平等無二。「聖凡」即是十法界的四聖六凡。眾生雖然都有佛性,但由於迷悟的差異,便有十法界的事相差別。然而果報事相雖有十種,但其理體本性是恆常,是一如的。四聖是指:佛、菩薩、緣覺、聲聞。這四者雖覺悟程度有高低差異,修持成就有大小之別,然都已了斷無始劫來生死苦惱,因此稱為聖人。六凡是相對於四種聖人而言,指沈溺生死輪迴的六種凡夫: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此六類眾生輪迴不已,所以稱之為凡夫;凡夫生死糾葛,痛苦難當,正是此懺法所欲救度的對象。「水陸」,是六道凡夫依止受報之處;六道凡夫受報處本來包含水、陸、空三處,但以水、陸兩類眾生所受苦難特別深重,因此以「水陸」涵蓋三者,既稱「水陸」,實則已包含水、陸、空一切受苦眾生。「普度」,本指諸佛菩薩慈悲憫念六道眾生沈浮於生死大海中,因此廣施大法力普救群生,使脫離生死與煩惱苦海。此處專指行此水陸懺法令六道眾生皆悉得度解脫輪迴之苦,因此稱之為「普度」。「大齋」,是指行此水陸懺法時包含施食儀式。此齋會所供之多、之勝、之妙、之不可思議,所以稱之為「大」;凡來參與此會者,無論四聖或六凡,無不受供,一一皆能享受此平等齋供,所以?之為「大齋」。「勝會」,則說明此法會除施食外,更具法供形式,以此令施齋者、受供者齊聚一堂共聞大法,發心修行,並以此行懺功德令大眾斷除煩惱,得證菩提,因此稱為「勝會」。
水陸法會的核心要義在於「用平等心修無礙供,以大悲心施一切眾」。要如何具體落實平等心與大悲心,最重要的是藉由隨文起觀,如法修持,以契入平等與大悲的精神,成就自利利他的菩提道業。
註1:該書原文闡述其意旨:「該羅法界者,體也。謂此法界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從本以來,靈明廓徹,唯一真境而已。若無法當情,則可會萬法以為己。含眾妙而有餘,包染靜以融通,混真俗而無碍(礙),故曰該羅法界者,體也。利濟四生者,用也。群生無量,非廣大心難以包羅;七趣重昏,惟第一心方能度脫。願廣大則豎窮三際,行廣大則橫遍十方。行願若乃相符,利用方能普濟。故曰利濟四生者,用也。凡聖圓融者,事也。六位十身,元歸真體;四生七趣,盡屬染門。染淨凡聖雖殊,俱是生滅事法。所以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攝入而無礙。故曰凡聖圓融者,事也。冤親平等者,理也。此理本來平等,同一覺故,不待續鳧截鶴,方得坦平,移嶽塞淵,然後齊等。聖凡同體,高下一如。彼此無殊,自他不異。故曰:冤親平等者,理也。水陸無遮者,悲也。儻若意源沉靜,禮佛土則極日月於三千;悲心忘緣,拯鬼趣則遍塵沙於百億。徹聖凡於三世,融刹海於一塵。有何障碍。故曰水陸無遮者,悲也。法施大齋者,智也。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諸施之中,法施為最。若非般若神智,則所施之法不周。儻得正智現前,則能施之心寬廣。境智了不可得,能所亦自都捐。總大地為一法施道場,盡虛空為一清淨妙會。故曰法施道場者,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