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喬達摩
喬達摩>第105期

遇•藝十二位藝師佛館相遇

文/編輯部  /佛陀紀念館

「遇•藝文資研創中心期末成果展」分為四個主題,同時包含了十二位藝師,1223日至27日在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二樓迴廊,工藝靜態作品展出外,也有影片可欣賞陣頭及原住民傳統樂舞文化。


主題一、植‧編‧藝

1.呂錦霞/藺草編織:出生於藺草故鄉苗栗縣苑裡鎮的呂老師,自幼習得編織技藝。除了藺編技法,巧妙融合竹編技法與中國結法,實際編織全靠手感與直覺,堅持不用其他針織與縫補手法,採用單一的藺草編織,無論裝飾的花草,提包、提袋、鈕扣完全以藺草呈現,呈現創新獨特的設計手法。

2.黃瑪莉/纏花(春仔花):為傳承纏花工藝(春仔花),老師不斷推廣及嘗試創新,更積極透過展覽、工藝競賽,將春仔花融入生活中,讓大家更近距離的欣賞其細緻與優雅,春仔花呈現的是一種用時間去纏繞出的美,蘊含了祝福的初衷。

3. 徐暋盛/竹編:師承李榮烈藝師,從此與竹藝編織結緣。2000年有感竹編的文化價值與傳承重要性,因而放棄原有的工作,全心投入竹編創作與教學,為竹編傳承貢獻一份心力。



主題二、漆‧陶‧席

1.史嘉祥/陶‧漆:老師用陶土一片一片堆疊而成作品,強化肌理的質量與力道,是最具特色的「堆泥系列」,將陶、漆、雕塑三者融合,分門突顯特色,變化多元,而立體形態是他唯一不變的靈感追求。

2.廖勝文/漆藝-夾紵漆器:2016年獲臺中市政府登錄認定為傳統工藝「漆工藝-夾紵漆器」保存者。漆藝,一項悠久的傳統工藝,為了推廣及保存漆器藝術,老師不斷嘗試,將漆器工藝與生活相結合,找尋漆藝文化的出路。

3.何堂立/金工:金屬工藝就是一般所稱的金工,老師從事金屬工藝十餘載,秉持「越在地、越國際」的理念,創作取材於大自然中的元素及生活經驗,從地方人文景觀、廟宇文化中汲取創作靈感,創作的方向也由配戴的飾物轉化為生活上的器物及藝術物件。



主題三、書‧紙‧道

1.陳景聰/毛筆製作:2020年獲臺中市政府登錄認定為「毛筆製作技術保存者」,致力於研究毛筆、胎毛筆、毛筆傳承、推廣,未曾間斷,具傳習熱誠,自16歲從事毛筆製作迄今45年,熟悉各式毛筆製程,可依使用需求客製化。

2.吳怡德/燈籠彩繪:為吳敦厚大師之第五子,自幼酷愛書詩文、繪畫及傳統技藝,12歲起跟隨父親製作傳統燈籠至今近50年,克紹其裘,將燈舖打理有聲有色並且享譽國際。(吳敦厚是臺灣最出名的『國寶級』燈籠老師傅,1988年榮獲國家薪傳獎)

3.王志揚/書法:是一位無師自通的書藝家、漂流木藝術創作者、同時也是生態達人。自幼喜歡玩墨,不拘泥於傳統,自學自創書法形體。



主題四、舞‧樂‧演 (影片展示)

1.台灣微笑唸歌團(儲見智、林恬安)/說唱傳統藝術表演:「唸歌」是臺灣珍貴的無形文化遺產之一,臺灣特有的一種說唱藝術,是農業時期民眾的娛樂,也是民間藝人走江湖的技藝,由一至二人組成演出,使用月琴及大廣弦伴奏,歌仔的內容「四句聯」組成,有民間故事、勸世文、古典。該團以傳承發揚臺灣唸歌文化為宗旨,致力於跨界發展及劇目新創新編及傳承。

2.九天民俗技藝團/陣頭:藝團由傳統廟會陣頭團體發跡,致力追求藝陣演出之專業化、精緻化,融入戲劇、舞蹈、音樂等多元藝術,近年來創作視野從傳統廟會文化擴大至台灣在地題材,在保存與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更積極開創民俗文化之現代風貌與未來性。

3.原舞曲文化藝術團/原住民傳統樂舞文化:為培育傳承臺灣原住民族樂舞文化藝術,連結地方社區部落、學校、團體,提倡藝術社區化、社區藝術活絡化,結合媒體、廣告、空間,地方資源衍生「創意增值」造出在地藝術,永續傳承效益。

1226日至27日更有體驗課程在七誡塔、文資講座在一教塔。

體驗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A8lyeY

講座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MdoX5v

1224日至1227日文創工藝「揪揪市集」攤位設於南北長廊,邀請臺灣工藝家工藝品與生活藝品共同參與,預計80攤,必然吸引愛好工藝的民眾駐足流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