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喬達摩
喬達摩>第87期

玉意深遠─中原古代玉器文化展


文/河南博物院、編輯部       圖/河南博物院

您愛玉嗎?您對玉認識有多少?您可知與玉有關的成語又有多少?古代的娃兒可能一出世就開始玉佩在身,甚至玉佩也是至死不渝的定情物。古時官員佩戴玉飾、把玩玉器屢見不鮮,而代表最大的皇權卻是「傳國玉璽」,白玉者,白字下面加玉即皇也,可見白玉稀貴之一斑。昔時,漢高帝入關,得秦始皇白玉璽,佩之,曰傳國璽。

《禮記.玉藻》:「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從天子佩的是白玉,一直到諸侯、大夫、世子、士,因身分地位不同所佩戴的玉質自有差異。

玉,乃中華文化藝術精華

玉,孕育自山川大地的精華,在中華文化裡,隨著人文歷史的積澱,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中原地區玉文化歷史悠久,河南發現較早的玉器遺存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舞陽賈湖遺址。夏商兩代,社會階級與國家形成,作為政治與經濟中心的中原地區,提供玉器發展的良好基礎,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鄭州二里崗和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彰顯了此時玉器製作的最高水準。兩周時期,玉器使用逐漸等級化、禮儀化,玉器種類乃用於祭祀、喪葬的禮器,溝通天人的靈物,亦可作為追求不朽,保屍防腐的殮葬工具。秦漢以後,玉器逐漸褪去政治宗教外衣,成為人們賞玩陳設的生活器皿,承載著人們去禍祈福、安康吉祥的美好願望。

「玉意深遠─中原古代玉器文化展」遴選了河南博物院院藏中原古玉精品百餘件,展品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漢代,展覽內容涵蓋「禮儀玉:藏禮於器」、「佩飾玉:比德君子」、「喪葬玉:靈魂不朽」、「玉石類別與工藝簡介」等四部分,反映中原古代玉文化中的禮制、佩飾、葬制和認識玉石等面向,以豐富造型、多元工藝的文化內涵,見證中國玉器發展的精采絕倫。

禮儀玉:藏禮於器

古代貴族在進行祭祀、朝聘、征伐、宴饗、婚配等重大禮儀活動中,賦予玉器特殊的內涵,使之成為溝通人神的家國重器和貴族身分地位的象徵。禮儀用玉的歷史悠久,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在兩周時達到高峰,一般可分為瑞玉、祭玉、儀仗、玉兵等。禮制用玉中最重要的是「六瑞」和「六器」,六瑞是封官拜爵時所用的器物,王、公、侯、伯用的是圭,並以尺寸區分尊卑,子、男用的是璧,以紋飾分別官位高低;六器則為祭祀天地四方所用六種器物。

佩飾玉:比德君子

佩飾玉內容繁複,有專供裝飾者,有兼具裝飾與實用功能者,也有象徵君子人格、和諧體貌者,而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之語。佩飾玉的形制十分多樣,主要有頭飾、耳飾、項飾、腕飾、胸飾和腰飾等。佩飾玉的造型、紋飾與工藝,不僅述說著歷代的發展演變,也體現了豐富的美感。

喪葬玉:靈魂不朽

古人相信借助玉的靈性,可以防止屍體腐朽,因此發展出殉葬用的斂葬玉器,經過漫長的演變,逐漸形成一套喪葬用玉制度。主要形制有含在死者口裡的玉琀、握於死者中的玉握、蓋在死者面部的玉瞑目、填塞死者九竅或七竅的玉塞,以及喪葬玉最高等級、死者的斂服玉衣等。

玉石類別與工藝簡介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玉石之國」的美名,並將珍貴的玉石稱為「寶玉」。「玉」意指礦物學上的軟玉和硬玉兩大類,軟玉是閃石類中的鈣鎂矽酸鹽礦物,屬於角閃石質玉,質地細膩,韌性佳,成色帶油脂光澤,中國古代大部分玉器皆以軟玉琢磨而成,以新疆和田玉(舊稱和闐玉)為代表。硬玉則為含鈉鋁的矽酸鹽礦物,屬於輝石質玉。硬玉在中國的大量使用,是在18世紀晚期之後,以翡翠最具代表性,其主要產地位於緬甸。

《禮記‧學記》云:「玉不琢,不成器。」經過長時間形成的玉石,若非透過能工巧匠繁複的琢磨,終究只是塊璞玉,無法成為美器。琢玉的過程工序非常繁複,清末李澄淵所作的《玉作圖》,將應用現代科技之前的傳統琢玉工藝整理成十三道工序,分別為:1.搗沙2.研漿3.開玉4.扎碢5.沖碢6.磨碢7.掏堂8.上花9.打鑽10.透花11.打眼12.木碢13.皮碢。從這展覽,認識了玉石工藝,有機會買玉時,您就會高人一等了。



人首蛇身玉飾

春秋/外徑3.8cm、厚0.2cm

玉飾共兩件,呈扁平橢圓環狀,大小薄厚相同。兩件玉飾正反兩面紋飾皆作側身人形。器紋飾精美,玲瓏剔透,反映了春秋時期高超的琢玉工藝。玉飾所雕琢的人首蛇身的形象很可能與傳說中人類始祖伏羲、女媧有關。


獸面玉飾

春秋/長7.6cm、寬7.1cm

體呈扁梯形,四邊有對稱的脊牙,正面飾獸面紋、蟠虺紋,上下兩側各有一穿孔。春秋時期,楚國的玉牌、玉佩類飾物在裝飾紋樣上體現了與青銅器相同的時代特徵:龍首紋、蟠螭紋大量出現,勾雲紋、卷雲紋相互勾連,滿布在隱起的獸面、虎、龍等各種形狀的圖案之上。


雲紋鐵芯玉帶鉤

秦代/通長19cm、寬1.5cm

帶鉤,是古代扣接束腰革帶的鉤,材質廣泛,有金、銀、玉、銅、鐵、木等,以玉為帶鉤主要流行於春秋戰國與秦漢時期。這件帶鉤出土於秦墓,雕工精細,紋飾華麗,結構特別,實屬罕見。


鎏金嵌玉飾

西漢/直徑9cm

體呈圓牌狀。銅鎏金作托,嵌玉,托邊部鑄凸凹形鳥獸紋飾,中央鑲一凸起的圓形玉飾,上刻渦紋和雲紋。其外鑲五石榴形玉飾,各飾均刻獸面紋,背面鑄四鼻。


青玉穀紋璧

戰國/直21.4 cm、厚0.4 cm


青玉透雕龍形佩

戰國/長11.2 cm、寬5.8 cm、厚0.3 cm


七璜組玉佩

西周/通長約126cm

此組玉佩由七個由小至大依次遞增的玉璜,間以左右對稱雙排兩行紅瑪瑙珠、綠松石等串聯而成,璜上飾有夔龍紋,玉佩上部與玉項飾連在一體,玉項飾由串管、紅瑪瑙珠及最上部的玉龍紋飾構成。這件組玉佩上端以玉璜封口並與項飾配套,為研究西周晚期的佩玉制度提供了實證。

 

和氏璧完璧歸趙 您聽過這故事嗎

中國古代有名的玉-和氏璧,相傳為楚國人卞和所發現,據說和氏璧本身是一塊純白色的玉璧,加工後成為秦、漢、魏、晉、隋、唐等歷代王朝的傳國璽,最後在五代十國的動亂中下落不明。玉器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禮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氏璧的價值亦被民間廣泛傳頌。

《戰國策》記載著和氏璧一直是楚國國寶,楚威王時,攻打魏國有功的昭陽令尹被賜予和氏璧,一次在設宴招待門客時將和氏璧取出供賓客參觀,有人藉機起鬨,趁亂偷走了和氏璧。昭陽的門客指張儀是盜走和氏璧的人,在經過拷打訊問後放走張儀,張儀後來成為秦國相國後曾為此向楚國展開報復,但和氏璧自此下落不明,經輾轉去到了趙國。

 秦國君主秦昭襄王與趙惠文王同一時期,在得知和氏璧歸屬趙國後,派遣使者前往,希望以15座城市換取和氏璧,這便是「價值連城」的由來。趙國並未立即答應交換和氏璧,在商議後派遣藺相如為代表,攜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經過2次對秦王的試探後,認定秦國想借強大的國力為後盾,取得和氏璧後拒絕向趙國割讓城池。於是藺相如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飾,走小路帶和氏璧回到趙國,藺相如本人也平安回到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