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件介紹

觀音菩薩銅鎏金像

年代: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尺寸:高23釐米
說明:

觀音頭戴寶冠,前駐一尊小化佛,大圓耳璫。面相慈善,兩頰豐圓,神態沉靜。

雙手牽蓮花枝蔓,花莖上繞至肩部。左肩蓮花上托一鳥,面朝觀音,雙翅上揚,長尾貼花鬘上。右肩蓮花上托一雙耳瓶。

佩戴華麗的項鍊、臂釧、手鐲、瓔珞,背部帛帶稍上翹,頗富動感。右舒坐於吼獅上。坐騎回首怒吼,瞠目闊口,脊背渾圓有力,長尾捲曲於臀部,跪臥於覆蓮瓣座上,造型生動傳神。蓮瓣尖上卷,呈三顆圓球狀,上下邊緣飾聯珠紋。整尊造像銅質精良,工藝精湛。

銅鎏金阿育王塔

年代:宋 (公元960年-1279年) 尺寸:高54.4釐米,座寬20釐米
說明:

銅鑄,鎏金。由托座、塔基座、塔身、塔刹幾部分組成。托座四面浮雕覆蓮瓣,座下四個如意雲狀支腳。束腰上承托須彌座塔基,其下部淺浮雕仰蓮瓣,中部斜線陰刻覆蓮瓣,上部四壁面各陽刻佛像四尊。
塔身四面鏤雕佛傳故事圖像,因表面銹蝕,細辨為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屍毗王割肉貿鴿、快目王舍眼、月光王施首等本生故事。四邊角置迦樓羅(金翅鳥神)。塔刹四角為山花蕉葉,內向凹成一龕,龕內各鑄一尊力士像;外向部分以凸脊分為四個小框,框內圖像與塔身圖像內容相同。塔刹中間立刹柱,有七級圓形相輪,刹頂為火焰寶珠。
阿育王,為古印度摩羯陀國孔雀王朝國王(前268-前232),在位統治時期,立佛教為國教,為了供奉佛舍利,建造了八萬四千塔,其中有19座塔曾藏於中國名山中。
五代吳越王錢弘俶仿照阿育王塔建造八萬四千塔,大小不等,埋藏於國內名山中。考古發現和流傳至今的金屬阿育王塔,塔上有「吳越王敬造」、「吳越王記」、「吳越國」等題記的初步確認是吳越王錢俶建造八萬四千塔中的倖存物,剩餘無題記的「阿育王塔」,很可能一部分亦為吳越王錢弘俶建造八萬四千塔中的倖存物,一部分為宋元時仿阿育王鑄造的。李塔出土的這件「銅鎏金阿育王塔」應為宋代鑄造。1995年上海市松江區李塔地宮發現

供養人銀鎏金立像

年代: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尺寸:高11.5釐米
說明:

供養人形象清秀,眉目與髮髻表現精細。身著飾有桃形雲紋的圓領大袖長裙,腰束寬頻;雙腳直立,雙手曲於胸腹際,體態端莊。

在佛教文化中,以香花、燈明、飲食等資養三寶為 「供養」,有供養行為的人,稱為供養人。此像應是按照明代供養人的真實形象所作。1997年上海市松江區秀道者塔天宮發現。

龍鳳環體玉佩

年代:元(公元1271年-1368年) 尺寸:直徑6.5釐米,厚0.4釐米
說明:

玉質瑩潤,鏤空透雕。龍首尾相繞成環狀,環內一鳳鳥回首翹尾同龍連為一體。

佈局有致,構思巧妙,琢工細膩。1994年上海市松江區圓應塔地宮發現

一佛二菩薩銅像

年代:南朝-隋代(公元420年-618年) 尺寸:通高12.1釐米
說明:

此像為一光三尊式,即主尊和二協侍共用一個蓮瓣形背光。主尊阿彌陀佛螺發高肉髻,光素無紋。面相方圓,神態靜穆安詳。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領部下垂成U字形,領褶凸起,胸腹部的衣褶呈階梯狀,下擺向兩側外揚,衣紋斷面呈階梯狀。右手掌心向前施無畏印,左手下垂施與願印,赤足立于高覆蓮瓣圓臺座上。

身後有圓形頭光,頭光中有同心圓弧三重。兩側各侍立一尊菩薩。菩薩均頭戴寶冠,面相端莊圓潤,身材修長,帛帶飄垂,赤足立於蓮座上。左側菩薩施手印同主尊相同,右側菩薩左手掌心向前施無畏印,右手下垂施與願印。蓮瓣形背光上滿刻火焰紋和三尊化佛,化佛結跏趺坐於仰蓮瓣座上。

背光背部刻發願文:「華亭縣奉佛信女沈素真,自無男女,今發心鑄造金佛一座,所祈願亡故父母、祖宗往生蓮界。正統十年六月十八日舍施。」底座呈覆缽形,邊沿加寬,中空。此像整體風格與南朝金銅造像樣式相似,背部銘文應為後人補刻。1994年上海市松江區圓應塔地宮發現

雙螭紋玉爐頂

年代:元(公元1271年-1368年) 尺寸:高3.6釐米
說明:

平底,頂部渾圓。透雕雙螭布列前後兩面,口銜靈芝。

螭面部似貓,額頭寬鼓。靈芝作卷雲狀,枝莖葉纏繞。

1994年上海市松江區圓應塔地宮發現

泗洲大聖銅像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 尺寸:高14釐米
說明:

此像發現時端坐于地宮漢白玉石函之上,考古簡報認為興聖教寺塔地宮為北宋熙寧至元祐年間(1068-1094)所置,僧伽像與建炎(1127-1130)通寶等為南宋初年放入,此像當為12世紀上半葉作品。

坐像銅質,結跏趺坐,袖手腹前,頭戴風帽,為標準的僧伽形象。下置束腰重層須彌座,為多層台座的組合,台座內壁有一「上」字標注組合方式和位置,為原配台座。

僧伽(638-710),蔥嶺北何國(今吉爾吉斯斯坦的阿爾別希姆)人。少年出家,誓志游方,31歲入中土。始至西涼,次曆江淮。在唐高宗時曾至長安、洛陽一帶化緣,後來又去了吳楚等地。唐高宗龍朔元年(661)來到泗州(今江蘇境內臨淮、泗洪,原有泗州城,清康熙年間沉入洪澤湖)定居,說法造塔並建起了普照王寺,傳經佈道,為民治病、治水、降伏水母,安定淮泗。景龍二年(708)僧伽應唐中宗召,赴京城,入長安居薦福寺(即今小雁塔),成為唐中宗師,皇帝親筆題寫了其住持的佛寺「普光王寺」的匾額(因避太后武則天諱,改「照」為「光」)。景龍四年三月二日,僧伽在薦福寺坐化,享年73歲。圓寂前曾上書唐中宗,要求歸葬臨淮泗州普照王寺。唐中宗為其敬漆肉身,送回泗州臨淮起塔供養。後世尊為 「泗州大聖」或「泗州文佛」。1974年上海市松江區興聖教寺塔地宮發現。

宋代的僧伽崇拜盛極一時,特別在江浙一帶,塔藏多有發現。著名的有:1957年出於浙江金華萬佛塔塔基的宋代僧伽像,1965年出於浙江溫州白象塔第一層塔身的北宋僧伽像,1966-1967年出於浙江里安仙岩寺塔塔基舍利函內的北宋僧伽像,1978年出於江蘇蘇州瑞光寺塔第三層塔心磚穴幢頂的北宋僧伽像,1982年出於浙江寧波天封塔塔基石函中的南宋僧伽像,1995年出於上海松江李塔塔基的南宋僧伽像等。所出僧伽像均形象有定式、風格相近,可互為對照。

德化窯觀音坐像

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尺寸:高15.3釐米
說明:

頭飾觀音兜,雙目微睜,嘴唇稍抿,雙手相合於腹前,攏于寬大衣袖中,結跏趺坐於圓形蓮座上,造型優雅,神態端莊。通體施白釉,呈奶油白色,釉面純淨瑩潤,胎體厚重,潔白堅實。

德化窯位於福建省德化縣,宋代開始燒造,元代有很大發展,明代燒制的白瓷形成獨特風格,稱「白建」。德化窯白瓷以燒制藝術塑像最為著名,塑造的佛像、達摩、觀音等形象逼真,線條優美。

1996年上海市嘉定區法華塔天宮發現。

太子誕生銅像

年代:元(公元1271年-1368年) 尺寸:通高12.5釐米
說明:

太子面相圓腴,濃眉大眼,鼻樑挺括。挺胸鼓腹,軀體強健,充滿力量。胸前刻「卐」字紋。右臂折上舉,右手四指相握、食指指天,左臂自然下垂,左手指地。立於並蒂蓮座上。

此像造型出自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出生後,上下左右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並說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1993年上海市松江區圓應塔天宮發現。

水晶兔

年代:元(公元1271年-1368年) 尺寸:長6.2釐米,寬4.4釐米,高2.6釐米
說明:

兔身臥伏,四肢收屈,弓背豐臀,短尾下垂,長耳後抿緊貼相背,全身圓潤飽滿。

兔雙眼為圓圈狀,眼梢線向左右延伸,抿嘴,鼻子、鬍鬚和四爪均用陰刻粗線條勾勒,以平行的細短陰線刻飾兔毛,裝飾性強。

腹背豎穿一孔,可系可佩。這件水晶兔整體形象似覓食狀,質樸敦實、憨態可掬,有唐宋遺風。1994年上海市松江區圓應塔地宮發現。

白度母鎏金銅像

年代:清(公元1644年-1911年) 尺寸:高9.1釐米,最寬7.6釐米,縱3.6釐米,重量560克
說明:

白度母是藏傳佛教中和無量壽佛、尊勝佛母一起被認為是長壽三尊。他們能使修持其教法的信眾增長壽命和福德智慧,避免夭折和意外身亡。藏文典籍中的二十一度母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而二十一度母中的綠度母和白度母最受西藏人民歡迎。因此,在藏傳佛教的寺院中隨處可見白度母的造像和繪畫,民間供奉白度母的也非常多。

此尊白度母戴高冠,眉間有一眼,後部的背光內飾有圓形頭光;造像五官刻劃精准,面部表情端莊;結跏趺坐,頸飾瓔珞,身掛珠串,左手拈蓮花一株于左肩處緾立,右臂微曲,右手置於右腿結與願印。白度母最顯著的特點是除了臉部的三隻眼睛以外,雙手和雙腳各有一隻眼睛,所以俗稱白度母為「七眼女」。信眾認為白度母的這些眼睛象徵她能關照人間的一切,幫助人們解除痛苦。

此像背光後滿刻藏文轉梵文的白度母咒語,並刻「大清順治年制」款,順治年間的藏傳佛像極為少見,故此件造像極為珍貴。

思惟觀音鎏金銅像

年代:明代永樂(公元1403-1424年) 高21.3釐米,最寬14.8釐米,縱11.0釐米,重量2,251克
說明:

思惟觀音,為沉浸于思維中的觀音。觀音為西方三聖之一,與大勢至菩薩成對,是阿彌陀佛的脅侍,幫助阿彌陀佛推行教化。

此尊觀音頭帶五葉花冠,額前有白毫;隨著坐姿,頭部朝向右方,略微低垂;菩薩細眉上揚,兩眼微合,俯視下方,呡嘴,鼻挺;袒露的上身,飾以珠串瓔珞;臂釧和圓花形耳飾、交相輝映;加上肩部二側含苞欲放的蓮花,更呈現出觀音菩薩的雍容華麗。

菩薩右手置於右膝之上,結禪定印;左臂屈肘支膝,腕支於頤下,現沉思狀,體現出思維觀音的特徵。造像下部的蓮花寶座,蓮葉飽滿、花瓣細長、較窄,體現了明代蓮花圖案的特徵。造像銅質鎏金,精工細雕,造型優雅;觀音面相秀麗,形態嫵媚,體現了明代漢地造像的風格和特徵,是為永樂金銅造像的精典佳作。

獅吼觀音菩薩銅坐像

年代:明(公元1359年-1644年)
說明:

獅吼觀音為觀音菩薩的化身之一,是為降伏一切龍魔所生的病苦,使三界眾生脫離苦海所化現的觀音,具有極為威猛的力量。觀音菩薩頭戴花蔓高冠,冠中飾有化佛,這是觀音的表徵。花冠二側寶繒飄逸,垂至雙肩。觀音面相豐滿,眉毛細長,眼睛下視,鼻樑高挺,櫻桃小嘴,下頜圓潤,容貌秀美,給人以親切、慈祥之感。菩薩頸部有三道,頸帶項飾、胸掛瓔珞,左右兩手持花莖,花開於二肩。觀音的雙臂戴臂釧,雙腿裝飾瓔珞,半跏坐於蓮花座上,姿態優美生動,線條自然流暢,通體裝飾極盡華麗,充分體現了觀音菩薩嫵媚動人,充滿智慧及大慈大悲的神態。
坐獅睡于觀音菩薩身下,怡然自得。整件作品以失蠟法一次鑄成,工藝精湛,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佛禪定鎏金銅坐像

年代:明(公元1359年-1644年) 尺寸:高80.0釐米,最寬64.0釐米,縱45.0釐米,重量92公斤
說明:

釋迦牟尼佛作高肉髻,螺發施紺藍色,寶珠頂嚴。眉眼細長,雙目下視,面龐豐滿,嘴含笑意。佛像兩耳碩大,頸有三道,袒胸,袈裟從右腰出,向上繞過左肩、搭於右肩;袈裟鑄造精細,裙邊刻有精緻的蓮花圖案。佛左手作禪定印,右手置右膝上,掌心向上,作與願印,手指節紋表現分明。佛像結跏跌坐於蓮花寶座中央,蓮座由仰蓮和覆蓮組成,蓮花頂部飾有圓形寶珠。台座的圓珠和蓮瓣周圈做滿,這是明代造像的典型風格。造像蓮花後部刻鑄:浙江紹興府山陰縣把關都柯山村信官潘承福等造寶像……共38行,四百六十多字的長篇銘文,末尾刻:萬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四日鑄造。
此件大型銅鎏金造像,鑄造精細,鎏金純正,且鑄有銘文,故為南方浙江地區少見的佛像精品佳作。

菩薩鎏金銅像

年代:唐(公元618年-907年) 尺寸:高30.7釐米,最寬11.5釐米,縱6.5釐米,重量2120.0克
說明:

菩薩束髮上攏,頭戴花冠;寶繒結帶,順兩肩自然飄下,左邊殘斷嚴重。菩薩眉線橫長,鼻挺,嘴秀,二眼微睜,面相秀麗,神情安逸。菩薩裸上身,戴項飾,掛瓔珞,長串瓔珞在腹部系環而下,深垂過膝;菩薩下著長裙,裙腰系帶,翻轉的裙邊在腰際折成花邊;菩薩帶臂釧和珠串,右手上舉,似無畏印,左手自然下放;赤足直立,足底有插入下部的突出的榫頭,惜底座佚。造像頭後留有的頭光插孔較大,說明原像頭光極為考究。

此尊菩薩造像面相豐潤秀美,神態沉靜慈善,身姿呈S形彎曲,顯得嫵媚婀娜,通身鎏金完好,堪稱唐代菩薩鎏金銅像的精典之作。

經CT測定發現:銅像為渾鑄,頸部實心,頭部及身體內的泥芯分別製作。銅像的足與手臂為實心。銅像的後腦勺有一個長方形泥芯孔,身後也有2個長方形孔,後被金屬封閉。頭部泥芯中可見4個金屬針插入,其中3個在同一水平面上,較平均分佈于一周。身體內部也可見金屬針插入泥芯內,分佈較規律。

阿嵯耶觀音菩薩鎏金銅坐像

年代:大理國(大理國937-1254年) 尺寸:高36.5釐米,最寬19.1釐米,縱15.2釐米,重量3260克
說明:

觀音頭戴三葉寶冠,冠上飾化佛,化佛袒右肩,結定印,結跏趺坐在蓮花座上。觀音眉眼細長,兩眉間有白毫,鼻正且挺,嘴唇厚突,臉形削長,下顎削尖。觀音大耳,耳垂戴倒垂式蓮蕾的耳璫。觀音袒上身,脖頸上戴鑲寶項圈,雙臂戴釧,右手腕戴聯珠形珠串。右手抬起向前,拇指與食指相拈,結妙音天印;左手微抬,似結與願印。觀音肩寬腰細,上身袒露,下著薄裙,裙帶於兩邊結扣,並在腹前結花形扣;裙子正面陰刻的裙裾表現規整;觀音立像的裙腰上部另束一金屬或皮質刻花的腰帶,赤足下部有插入佛座的榫頭。
觀音坐像于擱起的左腳帶動裙擺呈半圓形下垂,下垂的裙褶突起,富有動感;右腳的裙邊向兩邊展開,富有美感。
有學者認為:觀音髮髻是用一根長而粗的絲織線束頭髮,織線兩端編成連續小花分多股下垂。這一觀點似可探討。

佛鎏金銅坐像

年代:唐(公元618年-907年) 尺寸:高21.0釐米,最寬12.5釐米,縱 8.5釐米,重量1593克
說明:

釋迦佛鎏金銅坐像,高肉髻,面龐方圓,神態端莊,眉目向上部左右挑起,鼻翼略收,嘴角秀巧,頸部呈三道。佛右手上舉施無畏印,左手下放置於左膝;造像肩寬略帶圓潤,著通肩袈裟,中衣呈現出條格狀紋飾,中間飾圓心蓮花圖案;袈裟遮住結跏趺坐的雙腿,露出雙足,並形成懸裳形態,整個袈裟的褶紋、質感強烈,線條刻劃流暢;此件造像的面相特徵和諸多特點,都為初唐時期的造像風格和製作手法,故可定為唐代早期佛金銅造像。

此件造像的背部可見二個突出的插入孔(一損),說明造像原先應有背光;造像袈裟懸裳部分的內面,刻有「徐家造」三字,這在中國古代金銅造像中極為少見。

經GT檢測,佛像為整體鑄造,其頭部內的范芯也清理的異常乾淨。在頭頂上見一嵌接的金屬塊,推測其在鑄造後,清理完頭部內的範芯,然後在頭部留有的空洞中嵌入金屬以封護。

觀世音菩薩石像 大勢至菩薩石像

年代:隋(公元581年-618年) 尺寸:高148.0釐米,最寬35.0釐米,縱25 釐米,重量275000克 尺寸:高150.0釐米,最寬42.0釐米,縱28 釐米,重量250000克
說明:

觀音與大勢至菩薩是佛教淨土宗主尊阿彌陀佛的脅侍。二菩薩頭部雖然都為後配,但面相都極秀美。

二像均寶繒披肩並掛於手臂處,但其上下二個玉環相連的裝飾,又具特色;二尊菩薩胸前滿飾瓔珞,有虎形面飾、穗形珠串及磬形掛飾等各種珍寶。

隋代菩薩石像,身體正直,與唐代菩薩呈S形態明顯不同;隋代菩薩身體側看,明顯有腹部突出的感覺; 此對菩薩造像形態相近,但於細處又各顯異樣。

觀音菩薩身材尤顯苗條,其上身最寬約36釐米,近膝蓋處寬約32釐米;而大勢至菩薩上身最寬處約為43釐米,近膝蓋處寬約38釐米,明顯比觀音菩薩體寬七分之一以上。由此可見隋代造像的豐富多彩。

佛鎏金銅像

年代:北魏(公元386年-534年) 尺寸:高18.0釐米、最寬7.5釐米、縱5.6釐米、重量850克
說明:

佛像螺發肉髻,面相頗為豐滿,眼大而橫長,鼻眉連線,鼻樑直挺,唇角內收,臉含微笑,表情端莊,神情慈祥;身披通肩外衣,繞過右手搭於左手,胸前的中衣結帶,外衣下部露出中衣和下衣,其衣紋向下並外揚,猶如迎風飄展的羽翼,極具裝飾趣味。

佛右手施無畏印,左手無名指與小母指彎曲、食指與中指向下、惜殘缺,但應是施與願印;這類二指彎曲,二指向下的手印在北魏時期較為常見;菩薩赤足立于佛座之上,它那寬厚的身軀和端莊的姿態,開啟了北魏佛像向東魏過渡的新風尚,堪稱北魏晚期造像的精典之作。

此件造像中衣上部,裸露的胸部,明顯可見一枚方形墊片。

經CT測定發現:銅像連同底座為渾鑄,明確為陶範法鑄造。底座下側中心有一圓柱孔,可插入一金屬銷。頭部及雙足為實心,身體內充滿泥芯,泥芯中心區域較粗糙,周圍細膩。身體壁厚約2.5mm。銅像身上發現多處小方塊的金屬墊片,其密度比基體低,設置規律,常成雙地設置在同一平面上。

菩薩鎏金銅像

高25.3釐米 10.5釐米 縱7.4釐米 重量900克
說明:

菩薩束髮帶冠,寶繒由兩側向上飛揚;面相圓潤,略帶微笑,兩耳垂肩;頸飾項鍊,身上帔帛在胸前形成交叉,有圓形環相扣,另由兩肩向下繞過手臂的帔帛、成股狀下垂;菩薩右手上舉持蓮花,左手下握帛帶,赤足立於圓臺蓮座上,覆蓮座下的壺形四足方座,顯得厚重平穩。菩薩身後為舟形背光,內飾頭光呈圓形、中間為蓮瓣;內飾身光素面,大舟形背光外緣為熊熊燃燒的火焰紋。

造像背屏刻有菩薩立像,菩薩寶繒、帛帶飛揚,菩薩右手上舉持蓮蕾,左手下握善鎖。赤足立於蓮花座上。
四足方座後背處刻銘:太和五年……等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