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心浴佛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浴佛偈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是全球共同慶佛誕的日子,世界各地的信眾都很期待,今年正逢國曆4月30日,佛光山大雄寶殿外、佛光山海內外道場都有戶外雲水浴佛。在國定佛誕節4月29日至5月18日期間,佛陀紀念館在本館外設有浴佛區,讓來山遊客及信眾隨喜浴佛,也能以小向大,祈福消災,回向給COVID-19病毒全球疫情早日蠲除。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三寶節的意義〉文中說:「佛陀的聖德、自性、法身早就清淨無染,毋須灌沐,眾生不過是藉此洗滌自我罪業,期與佛心相應。」所以,藉由洗滌外在佛像的動作,其實是自我洗淨內心污垢,安定身心,共沐佛恩。

浴佛地點
佛陀紀念館本館蓮花廳下、本館金佛殿



浴像功德
在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佛說浴像功德經》載:「佛告清淨慧菩薩言,諸佛如來為求菩提,於往昔時所修三昧,戒、定、忍辱、智慧、慈悲喜捨、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種智,悉皆清淨,是故如來得清淨身。又以華香幡蓋而以供養,復以香水浴如來身。復以寶蓋彌覆其上,以諸飲食、鼓樂、弦歌,讚詠如來。以此功德迴向一切種智,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乃至得成無上菩提。」又,「我今為汝說浴像法,諸供養中最為殊勝。善男子,若欲沐像,應以牛頭栴檀、紫檀、多摩羅香、甘松、芎藭、白檀、鬱金、龍腦、沉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等種種妙香,隨所得者,以為湯水置淨器中。先作方壇敷妙床座,於上置佛,以諸香水次第浴之……」。

 中國佛教史上,在五胡十六國時期,西域高僧佛圖澄感化了後趙嗜殺的石勒、石虎,後來在每年四月八日佛誕節,石勒等人還親臨寺院浴佛,為諸子發願祈福;全民得以信奉佛教。

 唐朝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灌沐尊儀章》說:「大師雖滅,形像尚存,翹心如在,理應尊敬。或可香花每設,能生清淨之心;或可灌沐恆為,足盪昏沉之業。…」,義淨法師所譯的《浴佛功德經》也說日日灌沐尊儀,可以獲大利益。後來浴佛儀式也逐漸流行於朝廷和仕宦之間,魏晉南北朝時代,各地普遍流行。雖然在開寶藏、崇寧藏、趙城金藏、磧砂藏、永樂藏等都有《灌洗佛形像經》或《佛說灌佛經》不同的名稱,但總的說都指出,浴佛形像如佛在時,得福無量,浴佛功德不可稱數。



各國浴佛慶典
自古以來,佛教寺院在佛誕節這天,舉行浴佛儀式及慶祝活動,藉此緬懷與學習佛陀慈悲的人格。許多國家到了這一天,都是舉國放假,或以「潑水節」、「衛塞節」等不同名稱,來舉辦屬於他們的國家慶典。

南傳佛教的佛誕,除了衛塞節的象群馱負佛像遊行之外,還有「潑水節」慶,潑水節已和泰國、緬甸等地新年結合。泰國已連續幾年承辦聯合國衛塞節慶典,這可能是最具衛塞節氣氛的國度了。衛塞節期間,斯里蘭卡街頭巷尾到晚上都點亮了燈籠,代表了佛陀的智慧之光。

印尼爪哇省馬格朗縣著名的歷史古蹟,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婆羅浮屠佛塔,每年五月月圓前後,都會慶祝VESAK DAY。僧人和信眾們手持蠟燭,繞行於當地的三個寺院,最後在婆羅浮屠結束;還會在古蹟前舉行放天燈的祈福活動。

藏傳佛教在藏曆的四月十五日慶祝佛陀誕生、成道及涅槃日,即「薩噶達瓦節」,會持續整整一個月,整個藏曆四月都是佛誕節,在此期間,藏族、蒙族都要以轉經、朝拜、燒香、吃齋、布施、放生等形式紀念他們心目中的佛陀。

韓國、日本等國家也在佛誕日舉行慶祝活動,儀式多樣,其中莊嚴隆重而具特色者,首推「浴佛」。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還有「行像」儀式,是用寶車載著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種宗教儀式,又稱「行城」、「巡城」。

中國的佛誕節在盆中浴佛,也載行像遊行,自南北朝至於唐、宋,行像的風氣漸次推廣,用華美彩車載著佛像於城市街坊遊行慶祝,供民眾禮佛植福。後期為紀念佛誕,方式很多,浴佛儀式,除了祝香、供養及香湯沐浴悉達多太子像之外,許多寺院以鮮花、水果等莊嚴道場,並有佛誕花車、表演、誦經、講經說法及回向發願等佛事,現代化和傳統儀式均有。當今,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佛教節慶館,一般民眾都可以隨緣浴佛,讓自己種福田修福德。